劉 琦 ,范 坤 ,陳學彬 ,呂香茹 ,潘愛英
(1.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心理研究所,甘肅蘭州 730000;2.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甘肅蘭州 730000;3.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心理咨詢中心,甘肅蘭州 730000;4.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蘭州 730000)
衛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問題相對較多,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關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長,還關系到今后所服務患者的心理健康。為了解衛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更好地提高衛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筆者進行了本次調查與研究。現報道如下:
分層整群抽取甘肅省衛校學生375名,年齡15~21歲。
使用心理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問卷調查。由學生對每項內容作書面回答。采用5級評分方法,無癥狀為1分,輕度為2分,中度為3分,癥狀較明顯為4分,癥狀嚴重為5分,最后計算量表各個因子的得分,并以因子均分≥2分作為陽性篩查標準[1]。共發放問卷375份,回收有效問卷363份,有效應答率為96.8%。
應用SPSS 1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陽性檢出率為51.52%,其中,輕度心理問題者占74.33%,中度以上心理問題者占25.67%。10個因子的異常得分中,以敵對最高,其次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偏執等,與潘麗紅等[2]的研究一致。在不同學習類型和生源地的學生之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陳燕[3]對職高生心理狀況的研究相一致;筆者將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定為A組,其余為B組,進行比較,發現兩組學生心理問題陽性率分別為46.49%和56.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省衛校學生SCL-90得分與全國青年組常模得分[4]比較,各項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說明衛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佳;A組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低于B組(P<0.05,P<0.01)。 見表 1。
調查結果顯示,省衛校學生有一半以上(51.52%)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問題,明顯多于同齡人,其主要心理問題依次為敵對、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偏執等,這一結果遠高于張金國等[5]的研究結果,表明衛校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表1 省衛校學生心理狀況與青年組常模的比較分析(x±s,分)
在研究中發現,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相比,較容易出現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問題,可能因為農村學生經濟實力差,無更多能力進行人際交往或參與社交文娛活動等,心理負擔較重,容易產生自卑心理[6]。
對于衛校學生,目前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同于基礎教育,學習內容和方法均需改變,特別是醫學課程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多,學生普遍感到學習負擔較重。衛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問題相對較多,他們強烈的成人感、獨立意識的增強,自我意識要求的提高,與家庭、學校管理模式存在矛盾沖突,這樣的學生集中在一起,是心理健康的弱勢群體[7],容易產生焦慮、叛逆、心理壓力大等不良心理問題。
綜上所述,目前省衛校學生心理狀況不佳,且影響因素多樣,及時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1]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33-35.
[2]潘麗紅.安慶衛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12):1115-1116.
[3]陳燕.職高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8(5):518-520.
[4]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0):260-263.
[5]張金國,方益榮,管效武,等.3所衛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疾病控制雜志,2003,7(2):126-128.
[6]成作霖.中專衛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17):124-125.
[7]劉登蕉,廖偉堅,謝濤,等.中專護校學生心理需要及其結構特點[J].中國學校衛生,2004,25(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