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霞
(上海薇凱醫療門診部藥劑科,上海 200031)
藥學信息服務是以藥學和醫學知識為基礎,以信息科技為依托,以病人為中心的專業技術工作,具有多樣性、時效性、公開性、可加工性、可存儲性、可傳遞性等特點。無論醫院門診藥房,還是社會藥房,藥師作為藥學服務的主體,不僅要管理和發放藥品,更要掌握藥學知識信息,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新形式下,藥學信息資源由印刷型向網絡型轉變,藥學信息服務范圍由局部向全面、服務對象由單一向多元化、服務方式由靜態向動態、服務內容由專業向多層次轉變。本文通過筆者親身工作經歷及相關文獻資料,回顧和分析了醫院門診藥房和社會藥房藥學信息服務的不同特點,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促進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藥學信息服務的發展。
1.1 門診藥房是醫院面向患者、服務患者的重要場所,在確保用藥安全、有效、經濟,減少不合理用藥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病患者、醫師、護士、藥學人員對藥學信息需求和依賴的日益增加,藥學信息服務已經成為門診藥房必不可少的業務之一。門診藥房藥學信息服務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病人為中心,強調服務的最終受益者是病患者;以知識為基礎,承擔藥學信息服務的藥學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長期的知識積累和較高的外語水平、計算機水平;以高科技為依托,以計算機、全球信息網等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是藥學信息服務的主要支持。利用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立藥學信息,從處方開具、用藥醫囑等方面全面實施信息化,開發醫院臨床用藥分析和評價軟件,實時動態用藥監控[1]。

1.2 藥師面臨大量來自于醫生、護士等關于藥物使用和療效的信息查詢要求。在“一切為了病人”的目標下,許多情況下醫生會接受藥師的用藥建議,藥師的專業知識也開始得到醫護人員的認可。藥師應主動采用多種方法、途徑,以窗口為媒介,向病人主動宣傳介紹有關藥物知識。每次向病人發放藥品,不僅做到“四查十對”,更盡可能多地提供相關的藥物信息,為門診患者提供藥物咨詢服務,同患者面對面交談,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藥師必須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學習、繼續教育,進一步提高臨床技能,做既懂醫又懂藥的結合型人才,為藥學信息服務進入臨床而努力。
2.1 社會藥房提倡的藥學信息服務的核心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以顧客利益為導向,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構建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務,留住原有顧客,吸引新顧客,實現零售藥店盈利的目標。在我國,過去零售藥房關注的是藥品,藥房的主要任務是銷售。而現在,藥品零售企業的銷售策略重心已經向提升藥學服務質量轉移,品牌效應和藥學服務成了競爭的關鍵[2]。2003年,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發布了《優良藥物工作規范(試行)》(good pharmacy practice,GPP),作為實施GSP基礎上更著重藥學服務的行業自律性規范。藥學服務要求藥師從后臺走向前臺,直接面對消費者,提供消費者迫切需要的藥學信息服務。除此之外,國內藥店的“多元化”發展,要求藥店還能提供保健品、醫療器械、日用品等產品的信息服務。
2.2 目前,零售藥店特別是定點零售藥店都推行了計算機管理系統。藥店能及時、準確地提供有關數據信息,獲取每日銷售量,開展用藥評價,為用藥咨詢提供科學、權威、全面的信息。隨著公眾自我藥療意識的提高,在OTC領域,零售藥店不僅要扮演好健康信息傳播者的角色,還要努力做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報告。
3.1 門診藥房和社會藥房提供的藥學信息是一致的。這些藥學信息包含藥學領域所有的知識數據,如藥理作用、藥效學、適應證、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等。藥學信息的收集包括藥學文獻、手冊和數據表、期刊文獻數據庫、Internet上的藥學信息檢索等。目前多數藥學信息服務是免費的,雖然藥學人員開展藥學信息服務增加了自身的工作壓力,提高了日常業務工作的難度,但藥學信息服務是全程化藥學服務的重要支持,沒有高水平的藥學信息服務,就不能實現新時代全程化藥學服務的工作模式。
3.2 醫院門診藥房和社會藥房藥學信息服務都相當廣泛,但在內容和方式上兩者又存在差異。
醫院門診藥房可提供的藥學信息服務包括:①為患者提供咨詢服務,回答門診患者及家屬的用藥相關問題;②制定醫院基本藥物目錄和處方集;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及時向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藥品不良事件;④定期出版《藥訊》等內部刊物;⑤為醫務人員和患者提供即時、準確、合理、公正的藥物和治療信息;⑥對藥品的使用進行回顧與評價,為藥物研究和開發提供文獻支持;⑦建立和維護醫院藥學信息系統,保證藥物基本信息數據庫來源可靠;⑧對藥學專業人員進行在職教育和培訓,舉辦專題講座;⑨為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委員會等提供信息支持;⑩建立網上公告板,發布各類藥品公告信息;11建立電子論壇,組織所有員工參與醫院醫藥知識、行業法規等問題的討論;12參與制定院內合理用藥方案;13在適當場所張貼、發放藥物信息快報等。
由于大多數醫院門診藥房工作量大,藥師忙于調劑處方,與病人的交流時間較少,讓患者感覺距離疏遠,藥師往往不能真正參與到臨床藥物治療當中。
社會藥房可提供的藥學信息服務包括:①為顧客提供咨詢服務,做好用藥指導;②通過印發藥物手冊和活頁材料、制作VCD、播放宣教片等多種方式進行用藥宣傳教育;③通過電話回答顧客咨詢,提供一些恰當的、有指導性的建議;④設立健康宣傳欄;⑤建立健康檔案,成立社區活動中心,到社區定期開展服務,普及藥學知識;⑥面向社會開展咨詢服務,為群眾提供義務咨詢服務和健康指導;⑦清理家庭小藥箱,提高市民藥品質量意識;⑧舉辦健康講座,推進自我藥療;⑨虛心聽取顧客意見,認真處理好顧客咨詢或投訴,給出必要的答復或相關資料;⑩放置觸摸屏,讓顧客隨時查詢藥品信息等。
藥店藥師能面對面與顧客交流,時間也較充足,讓患者感覺距離親近,便于溝通和理解藥品的使用。
3.3 如何發揮藥房的窗口優勢,利用日漸增多的信息資源,提供優質高效和人性化的門診藥學信息服務,是當前醫院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藥學信息服務將不再是少數藥師的工作,而是全體藥師的共同職責。未來醫院應在現有信息網絡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臨床藥學信息網,實現電子化藥歷;逐步建立患者治療藥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用藥史或咨詢情況數據庫;逐步實現藥物相互作用、超劑量等處方在線審核;逐步實現藥品用量與用藥費用的合理性報表管理;逐步建立醫院之間、地區之間、甚至全國聯網的臨床藥學信息網,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4.1 上世紀90年代,不少藥店和坐堂醫生曾經出于經濟利益驅動,開“大處方”,提供虛假藥品信息,誤導誘騙消費者購買藥品,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用藥安全。這些現象已逐漸得到規范,以筆者所在的上海為例,《上海市藥品零售企業藥學服務規范(試行)》自2006年5月1日起實施,對藥師藥學服務的內容、藥學服務的培訓等做出了明確規定。但目前,社會藥房藥學信息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藥學信息服務所能提供的項目有限。
4.2 美國的零售藥店早已實現由單純的藥品提供商轉變成為醫療服務的提供商,藥店的藥師也從單純的藥品推銷員轉變成提供藥學服務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因此,我國的零售藥店非常需要能夠提供藥學服務的執業藥師,但目前真正工作在零售一線的執業藥師并不多,執業藥師隊伍建設亟待推進,以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的藥學信息服務需求。
4.3 200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建立了網上藥店的準入制度,隨著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藥店提供的藥學服務正借助網絡延伸,藥師可通過網絡提供遠程藥學咨詢、在線疾病管理等新形式的藥學服務。
4.4 我們知道,消費者真正需要的不是藥品,而是健康,藥店只有提供周到的、個性化、高水平的藥學信息服務,真正改善消費者的健康狀況,才能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競爭。因此,零售藥店應主動參與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建設,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起創建居民健康檔案,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健康教育,包括藥學信息服務活動,介入慢性病管理等。
2009年3月,我國公布的新醫改方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中明確指示,要“推進醫藥分開,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增設藥事服務費”。醫院門診藥房和社會藥房面向公眾提供高質量的藥學信息服務是收取藥事服務費的前提,因此,藥師提供優質高效的藥學信息服務不僅是現代藥學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的需求。
[1]楊婉花,袁克儉,索仲良,等.信息技術在醫院藥事管理中應用[J].藥品評價,2008,5(9):389-392.
[2]李艷秋.藥品零售企業監督管理的地方性立法——以上海市為例[D].復旦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