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偉長,指導:胡耀輝
(吉林農業大學,吉林長春130118)
酒精對于人類肝臟的損害已得到了證實[2]。泥鰍魚屬鯉形目、鰍科、花鰍亞科、泥鰍屬,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泥鰍有保肝護肝等功效[1],有“水中人參”之稱。對于泥鰍的這些功效并沒有完整的研究數據報道,筆者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雙酶法酶解制取泥鰍魚蛋白,觀察對于酒精致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的系統研究,為泥鰍的藥用研究與產品開發提供了比較詳實的數據。
1.1 試驗動物 泥鰍魚(長春光復路市場購得),SPF級昆明種小鼠,體重(18~22)g,共120只,由吉林大學藥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2 試劑和儀器 無水乙醇分析純;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組織勻漿機桑翌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數顯恒溫水浴鍋:北京意成東方科技有限公司;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尤尼柯(上海)有限公司;FD-1D-50型真空冷凍干燥機:北京博醫康實驗儀器有限公司;DD-5M離心機:湖南凱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 酶解泥鰍蛋白的制備 將活泥鰍用清水靜養24 h,去頭和內臟,用絞肉機絞成魚糜。取魚糜置于反應瓶中,調整底物濃度1.00%,按魚糜中蛋白質含量的1.50%加入1∶4混合的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在65℃水浴反應6 h,然后沸水浴加熱15min,使酶失活,經4500 r/min離心10 min得上清液,真空冷凍干燥得淡黃色酶解泥鰍蛋白粉末,密封冷凍。人體推薦日攝入量為0.02 g/kg。
1.4 試驗方法[2]實驗設3個劑量組、1個空白對照組和1個模型對照組,以人體推薦量(0.02 g/kg)的10倍為其中的1個劑量組,另設中劑量和高劑量組。用無水乙醇(分析純)造成肝損傷模型,無水乙醇濃度為50%(以蒸餾水稀釋),小鼠灌胃量12~14 mL/kg BW(折合乙醇的劑量為6000~7000 mg/kg BW)。受試樣品給予30 d,經口灌胃。動物每周稱重2次,按體重調整受試樣品劑量。給予受試樣品結束時將模型對照組及各樣品組1次灌胃50%乙醇12 mL/kg BW,空白對照組給予蒸餾水。禁食16 h處死動物,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測及病理組織學檢查。
1.5 檢測指標 肝組織中丙二醛(MDA)、還原型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按照試劑盒的詳細說明進行檢測。
1.6 數據處理和結果判定 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方差齊,計算F值,F值≤0.05,結論:各組均數間差異無顯著性;F值≥0.05,P≤0.05,用多個實驗組和一個對照組間數的兩兩比較方法進行統計;對非正態或方差不齊的數據進行適當的變量轉換,待滿足正態方差齊要求后,用轉換后的數據進行統計;若變量轉換后仍未達到正態或方差齊的目的,改秩和檢驗進行統計。
結果判定:滿足任一條件,可判定受試樣品具有對酒精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肝臟丙二醛MDA、還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3項檢測指標結果陽性。肝臟丙二醛MDA、還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3項指標中任兩項指標陽性和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陽性。
各組肝臟甘油三酯、谷胱甘肽、丙二醛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肝臟甘油三酯、谷胱甘肽、丙二醛檢測結果
肝臟甘油三酯(TG)、還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3個指標的檢測結果均呈陽性,故判定酶解泥鰍魚蛋白對酒精致肝損傷有保護作用。
[1]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9:305-307.
[2]大西久仁房.酒精與肝病[J].日本醫學介紹,1997,18(1):6-7.
[3]黃雨三.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范實施手冊[M].北京:清華同方電子出版社,2003:7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