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發展中拉經貿合作關系的幾點看法
黃士康(中國前駐智利、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大使)
看了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岳云霞博士的“投資拉美”—文,我很贊同岳博士關于“投資拉美正當時”的觀點,并補充以下幾點:
中拉經貿合作互補性強,我國的和平發展離不開拉美這個經濟戰略伙伴。目前,我國對拉美投資合作也在快速發展,在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秘魯共拿到地質儲量10億噸的權益區塊,未來可形成年產5000多萬噸原油的生產能力。在礦業方面,我們已經有了7個大型礦業項目,涉及金額超過60億美元。我國在拉美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近3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對拉美貸款余額近200億美元。中拉經貿合作進入了大手筆、高投入、勢頭猛、后勁足的新階段。
的確,拓展中拉經貿關系不應只考慮或重點放在增加出口上,應更多推動雙方投資,特別鼓勵我國企業走出去。在這方面,我們還有許多工作需要改進。近期國家領導人提出通過金融這個發動機來促進貿易和投資;金融開路,帶資進人;金融投資資源,融資換取項目。如中委聯合融資基金規模從60億美元擴大到120億,委每天向我提供38萬50萬桶石油;開發銀行向巴西石油公司提供100億美元貸款換取石油(每天15萬20萬桶);中石油以10億美元貸款換取厄瓜多爾每天提供5萬桶石油。中國人民銀行簽署了700億人民幣/380億阿根廷比索的本幣互換協議。最近中委又簽訂了在委修建長達480公里的鐵路協議,需投資75億美元。這是發展中拉經貿互利合作的一個重要的新思路。
當然,到拉美投資也存有不少不利因素。“中國威脅論”在拉美有一定的市場,拉美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還有文化差異、缺乏了解、管理人才不足、相距較遠等。因此,去拉美地區開展投資項目仍宜謹慎,多調查研究,成熟一個,開展一個。有關企業在當地要有社會責任感,注意保護社區利益。(2010年第5期《投資拉美:荊棘叢生的必然之路》)
寬廣視野下的海南國際旅游島遲福林(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最近一段時間,海南房地產市場不穩定狀態成為全國各方關注的焦點,各方的議論也很多。冷靜下來思考當前國際旅游島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我想到2009年4月,溫家寶總理來海南視察時的講話:“建設國際旅游島,必須有寬廣的視野。”結合當前出現的問題,我理解,國際旅游島建設是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的一顆重要棋子。也是關乎海南后20年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因此,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必須有寬廣的視野。
第一,跳出海南看國際旅游島。未來5~10年,發展方式轉型將成為我國新階段改革發展的主線,第三產業將呈現加快發展趨勢。適應這一變化,海南應在服務業的轉型升級上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海南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尤其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低,大大制約了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進程。而旅游房地產業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擴大開放來加快推進服務業轉型升級。
第二,跳出旅游看國際旅游島。海南國際旅游島不僅是發展旅游,而是要以旅游業開放為重點,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相結合,在中國與東盟區域經濟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第三,跳出房地產看國際旅游島。當前旅游房地產暴露出來的問題,實質是一個短期利益與中長期利益統籌兼顧的問題。2009年,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占第三產業投資的36.55%,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8.72%,高出全國13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全省地稅總額的46.89%。第三產業,甚至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過多依賴房地產業的發展,風險積累會越來越大。政府的短期利益行為是房產價格高漲的主要因素。把土地價格炒得很高,從土地價格獲得財政收入,這是一種自殺性行為,萬萬要不得。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根本出發點是強島富民。未來10年,海南城鄉居民收入趕上全國中上游水平,逐步達到全國先進水平。重點應在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尤其注重城鄉土地統一開發利用,使廣大農村居民真正受益。
推進新時期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必須站在國家戰略全局的高度,結合海南實際,重點突出“開放、發展、綠色”三大主題,做大而不能做小,做長而不能做短,做好而不能做砸國際旅游島這篇大文章。(2010年第5期《“一月春潮”為誰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