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麟(巴黎)

如果主權國家無力償還債務時,會發生什么情況?這令全球經濟學家們頭痛。
近來“主權債務違約”成為西方傳媒上的熱門詞。因為這很有可能涉及全球性的下一輪危機爆發的焦點。而且這一危機可能并不太遙遠:法國預測機構“歐洲政治預測實驗室”認為,今年第二季度——也就是一個月后——將出現危及全球地緣政治的新一輪大危機。其核心就是主權國家債務違約。
對于“危機派”來說,希臘暴露的問題,更像是一棵“遮擋住森林的樹”。“森林”,即很多可能同樣存在著“希臘病”的歐美國家,其預算赤字和負債率均高達危險的程度。近期另一個實際上已破產的國家冰島以全民公決的形式,拒絕為銀行家無節制地冒險投機而造成的巨額虧損買單,這更是證明,銀行體系與社會之間早已存在的鴻溝正在急劇擴大。當銀行走出危機的時候,卻輪到主權國家陷入巨額債務陷阱!現在的問題是,當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均囊中羞澀的時候,將會發生怎樣的情景?
“國家不會破產。”這句著名斷語是前花旗銀行總裁沃爾特·瑞斯頓在70年代末所說的。他話音未落,80年代一批南美主權國家便相繼宣布破產。幸好其規模對于華爾街來說尚不算太大,包括花旗在內的諸多大銀行均與之擦肩而過。然而這次被指債務遠遠超過其收入和資產的主權國家單子卻令人脊背發寒:葡萄牙、西班牙……隨后可能是英國、美國。問題在于,企業資不抵債時便會破產,破產的結果就是企業會消失。也就是說,企業會死亡。但國家卻不會消失、死亡。那么當國家破產的時候,怎么辦?
冰島網絡銀行在破產后,英、荷兩國共拿出50億美元賠償冰島網絡銀行的本國儲戶。當兩國要求冰島國家賠償這筆平均每個冰島人1.2萬歐元的巨額債務時,冰島全民公決,結果高達93%的人反對賠償。而據專家計算,歐盟國家自危機以來,債務每天均以22億歐元的速率在增長,至2009年底為止,已積累8.5萬億歐元!等于歐盟人均負債1.7萬歐元,事實上已超過冰島!
上世紀80年代,羅馬尼亞曾陷入巨額債務困境,當時齊奧塞斯庫決定如期歸還高達90億美元的國債。國家還債最直接方法是大幅增稅。齊奧塞斯庫的做法使社會陷于極度貧困,最終導致了一場令其喪命的革命。今天幾乎所有債務國家都不可能通過這一手段來提高收入、增加自己的還債能力。特別是在發達的民主國家,由于選舉壓力,任何一個執政黨都不可能以增稅方式來提高國家收入用于還債。甚至連反對黨也不敢在競選時提出類似的口號。同樣也在選舉壓力下,通貨膨脹、降低公眾收入、緊縮開支等一系列手段也將遭到選民的絕對反對而很難被采用。希臘公眾對政府的全面緊縮政策反應極為激烈,連日罷工并上街示威,就是一個證明。
目前民主國家普通采取的方法,一是欺瞞公眾,一味聲稱“危機已經過去”;二是繼續大量舉債,而將償還債務的義務蓄意推給下一屆政府。這是典型的“我下臺后管它洪水滔天”的做法!其后果就是經濟增長乏力、通貨緊縮、失業增長……
當然,如果經濟從此強勁復蘇、財政收入大大提高,是可能扭轉這一危險前景的。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除了希臘,其他有潛在債務違約可能的國家還都享有很高的信譽國家的評級。然而,僅以美國為例:過去6個月美國財政收入為3100億美元,但支出卻高達7800億,債務問題在繼續惡化而非好轉!最悲觀的專家估計,美國全部債務(國家債務+企業債務+家庭債務)高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PIB的375%。而1929年全球大危機時,美國國家債務也僅為250%……一旦危機真正爆發,就將出現一大批主權國家違約現象。
19世紀時,強國對失去支付債務能力的國家的方法,就是入侵、掠奪。1882年英國入侵埃及、1876年入侵土耳其、美國1890年入侵委內瑞拉、1915年入侵海地都是例子。但今天不要說欠債的是軍事強國,即使是弱國,使用軍事手段也不再可能。那么如果主權國家無力償還債務時,會發生什么情況?這令全球經濟學家們頭痛。
中國目前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之一。主權國家債務違約如出現在美國,就意味著中國的巨大損失。盡管今天還沒有任何人對美國的償還能力提出任何疑問,美國國債甚至還被追捧……但是,由于涉及的利益太過巨大,我們不能不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