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如果是“蓋章一族”,參觀C片區的非洲聯合館是最劃算的。
上海世博會申辦親歷者、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吳建民曾擔心游客在世博會上“嫌貧愛富”。展館有大有小,如果大家都蜂擁到大館,一些門庭冷落的小館可能會若有所失。吳建民建議:“應該有平等對待的概念。”
慶幸的是,上海世博會開園至今,小館沒有像大館那么熱門,但還是得到不少青睞。聰明的觀眾發現,小國也有大風景。
蓋章一族的寵兒
24歲的寧波小伙竺旭東一天內逛完32個世博場館的故事,近日在網上廣為流傳。用他的話說,“排隊人數最多的場館,如日本館、韓國館、沙特館、德國館、英國館等熱門場館,準備下次再去看。”竺旭東盡量去那些無需排隊的國家館,一天下來就能在世博會護照上留下32個紀念章。事實上,像竺旭東這樣游世博的人還有很多,由于世博護照的熱銷,很多游客在蓋章的驅動下穿梭于許多相對排隊時間較短的場館,其中不乏尚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場館。
據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助理徐波透露,中國的23個未建交國中,有21個國家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據介紹,邀請未建交國參展上海世博會,主要是通過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向這些國家的常駐聯合國代表發出使團照會的方式進行的,可算是一次外交突破。“外交就是要交朋友。如果沒有世博這件事,他們是不可以來的。來了就給了我們交朋友的機會,你不交也得交,更何況本來就想交的。”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指出,“你不用走出去,人家就會走進來,這就送給你一個最便宜的辦法來交朋友,也是外交勝利的機會。這是世博外交的討巧之處。”
《新民周刊》調查發現,去世博C片區的中南美洲聯合館的“蓋章”性價比最高。中南美洲聯合館使用的是改造后的老廠房,原來是寶鋼集團一座厚板車間,屬于20世紀末典型的工業建筑。這里距離8號門后灘出入口不遠,參展的11個國家中有7個國家尚未和中國建交,這意味著大多數中國人很難有機會去這些國家,而在世博護照上留下這些國家的紀念章就容易多了。
中南美洲聯合館內的7個未建交國家場館,主要展示歷史、文化及生物多樣性等主題。如危地馬拉的“瑪雅人的遺產:永恒的春天”、薩爾瓦多的“火山環繞中的印地安文化”、多米尼加的“熱帶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活動”和巴拿馬的“可持續環境發展的巴拿馬城”等。
在具體展示上,各國都有一些亮點,如薩爾瓦多展示的巨大火山模型,里面卻是一個咖啡店,參觀者可以品嘗火山土壤培養出來的高品質咖啡;巴拿馬則把運河船閘的模型引入展區,每天定時“開船”;尼加拉瓜的展館內有一面“水幕墻”,瀑布造型十分逼真;洪都拉斯以科潘遺址的瑪雅文化仿制品為主要展品……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場館內的影像都是西班牙語旁白,沒有字幕或者只有英語字幕。據悉,這些問題在近期會得以解決,以便讓中國游客更好地了解這些國家。
余下的4個場館也值得一去,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烏拉圭和玻利維亞的展館相對其他中南美洲展館而言科技含量更高。烏拉圭的展館猶如一個城市中心廣場,除了展現烏拉圭人建設現代、高效、清潔、綠色和親和的城市視頻,還有體現中烏友好的奶牛圖片和拱頂雕塑——烏拉圭是唯一一個向中國出口奶牛的拉美國家。
如果你是一個地理愛好者或是帶孩子或老人參觀,中南美洲聯合館的優勢就很突出。除了不用預約和排隊,館內的設計也很人性化,有大片供游人休息的區域,幾個洗手間也是寬敞整潔,一些國家場館有時還會免費提供咖啡等當地飲料品嘗。因為參觀者不太多,里面的工作人員可以抽出大量時間為游客介紹本國的風土人情,他們的微笑體現了拉美人的熱情好客。
如果是“蓋章一族”,參觀C片區的非洲聯合館是最劃算的,館內有43個獨立展館,包括42個非洲國家和非洲聯盟,其中只有岡比亞尚未和中國建交。從1970年至今,岡比亞僅參加過德國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這一次是40年來第二次參展世博會。
岡比亞展館入口處是首都班珠爾市拱門的復制品,展館兩側分別展示岡比亞自然風光和城市生活。自然風光展區展示了岡比亞作為生態旅游勝地所擁有的豐富生態資源,如鳥類和黑猩猩等。據岡比亞展區總代表萊斯利·喬納(Leslie Joiner)介紹,岡比亞的麥卡錫島,就很適合鳥類生存,這也體現了岡比亞觀鳥勝地的特色。而城市生活展區展示的是朱富雷村,以及具有代表農奴解放象征的雕像和世界遺產詹姆斯島。朱富雷村曾是電視劇《根》的拍攝地,隨后,美國黑人曾掀起過尋根熱。至今,朱富雷村仍是一處旅游熱點。
走進非洲聯合館,一面巨大的“非洲的微笑”雕塑墻撲面而來。中、英、法三種文字、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滾屏,跳動著“非洲的微笑,由遠古至現代;人類的文明,從非洲到世界”的文字,在十多個面含微笑的非洲人面塑像之間慢慢流淌。幫助非洲參展國家了解上海世博會工作程序的復旦大學法語系教授陳良明說,非洲與中國具有源遠流長的友誼。這次世博會讓中國人有了一次深入了解非洲歷史、文化、社會現狀的良好機會,特別是民間交流,“非洲的經濟落后是暫時的,非洲也會慢慢崛起。‘非洲的微笑表明非洲歡迎人們來,這是一個開放的地方”。
非洲聯合館是世博園內笑聲最多的地方。館內的非洲工作人員、現場工作人員很有活力,隨時隨地可載歌載舞。館內有三個地方可以看到非洲文藝表演:中央舞臺,展館每一期都請一個非洲頂級的表演團隊在這表演,有時一期還有幾個團隊輪流表演;專題展區,請非洲人穿戴上獨特的面具進行展示;此外,展館請了非洲藝術家展示傳統手藝。非洲館內還有兩個非洲集市,游客可以買到非洲的獨特紀念品。
文化之旅
如果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多地了解世界風情,去國家聯合館是一項明智選擇,而位于A片區的亞洲聯合館以及位于C片區的加勒比共同體聯合館和歐洲聯合館,除了和中南美洲聯合館以及非洲聯合館一樣可以幾乎不用排隊進入、便于和工作人員交流外,這些館的風土人情特別豐富,適合參觀者細細品味。
亞洲聯合館一內設馬爾代夫、東帝汶、吉爾吉斯、孟加拉、塔吉克斯坦和蒙古館。
由于麥兜的影響,中國人對“藍天白云、椰林樹影、水清沙白”的馬爾代夫都“心向往之”。馬爾代夫的印章上面也印有旅游網址,希望更多游客前往這個印度洋島國。而尚未刻章的東帝汶和塔吉克斯坦的工作人員這幾天手都抬不起來,因為他們要不斷給游客的世博護照上手寫“歡迎來……”的相關文字。
孟加拉展館內為游客提供正宗的當地美食。吉爾吉斯館內有一個類似蒙古包的氈房,象征吉爾吉斯斯坦游牧民族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展館重點闡釋首都比什凱克城市文化中的和諧因素:既是工業重鎮,也是綠化程度極高的宜居城市。而蒙古館內則安放一枚巨型恐龍蛋的模型“脆弱的蛋體”,內有出土于蒙古國南部戈壁的兩具恐龍化石,分別是蒙古疾走龍和安氏原角龍,由此告誡人們城市的生態環境如恐龍蛋一樣的脆弱,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
亞洲聯合館二帶領游客進行一次中東之旅。也門的手工藝品、巴林的珠寶、巴勒斯坦的橄欖油值得一看;約旦則以歷史古跡見長——入口處模仿古城佩特拉,館內展示了具有希臘風格的卡茲尼寶庫(據說是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發生地);阿富汗的“拉希米收藏展”呈現給大家400多件展品,館內“市集”還有手工藝品、堅果、仿制品以及各種藥材和香料;敘利亞館通過三世同堂的庭院建筑映射出文明古國敘利亞的建筑和文化。
亞洲聯合館三是中國的近鄰老撾和緬甸,也是以展現文化為主。瑯勃拉邦是老撾的著名古都,在世界遺產保護和城市多元發展方面卓有成效。老撾館內設有瑯勃拉邦城鎮模型,還有當地特色的燈具、紡織品、現場制作的手工藝品等展出。緬甸展館入口處設置精致的“小橋流水”,體現了緬甸風格的庭院文化。館內則以神廟和傳統建筑為主要設計元素。
加勒比共同體聯合館內有14個加勒比國家參展,其中伯利茲和海地尚未與中國建交。伯利茲展館內分“林產”、“瑪雅人遺跡”和“海產”三個展示區。此外,展區內還有一處“伯利茲藍洞”的展示點,這是是當今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潛水地點之一。而海地的展館更具互動性,入口處是心形(海地國家地形)涂鴉現場,參觀者可參與“涂鴉大比拼”,在可循環使用的黑板上畫出自己對海地的理解。
另外12個加勒比國家也展示了當地的風土人情: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巴巴多斯的“甘蔗之國”、巴哈馬的海景、圭亞那的吊橋、多米尼克的綠色能源、安提瓜和巴布達的海龜灣、蘇里南的圖騰柱、格林納達的肉豆蔻、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飲料和美食等都是各國展示的亮點。
對于喜歡出國游的中國人來說,歐洲是最向往的地區之一,但一些小國并不是中國游客常去的國家,C片區的歐洲聯合館也許可以彌補國人的遺憾。
位于歐洲聯合館一的圣馬力諾以“城邦國家:世界上最小和最古老的共和國”為主題,旨在體現這個持續了1700年的民主共和國體制的國家特有的價值。這個占地面積僅61平方公里的共和國,此次在422平方米的展廳中央等比例復制了位于圣馬力諾中心廣場上的自由女神雕像。同是“袖珍小國”的列支敦士登在展館入口處擺設了一塊“阿爾卑斯奇石”,館內還有一幅由50000張郵票組成的首都瓦杜茲的油畫。
馬耳他館內藏有一幅《施洗者圣約翰的斷頭圖》復制品。原作是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畫家卡拉瓦喬于1607年到1608年間繪制,現藏于馬耳他首都瓦萊塔的圣約翰聯合教堂,這也是卡拉瓦喬唯一存世的簽名作品。歷史上,圣約翰騎士團曾在16世紀到18世紀統治馬耳他200多年。而塞浦路斯館內阿佛洛狄忒的巨幅壁畫也體現了這座“愛神之島”的歷史文化。
歐洲聯合館二主要是中東南歐國家。
亞美尼亞展館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參與設計方案,建造一座全世界公民的宜居之城——“世界之城”。阿爾巴尼亞館最大的看點是采用LED技術的巨型彩虹造型燈,通過不斷變化的色彩預示阿爾巴尼亞城市生活的美好未來。展館外立面是一堵斑駁的石頭墻,仿自阿爾巴尼亞最古老和最具特色的吉諾卡斯特古城。
阿塞拜疆館內以多媒體、特色手工藝品、圖片等展現了阿塞拜疆城鎮的歷史、文化、宗教、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凸顯了該國地處連接東西方的“十字路口”的重要性,以及在融合東西方文化、促進貿易和交流中的“橋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阿塞拜疆此次展出了一系列中文圖書的“袖珍版”,其中一整套線裝本四書五經格外引人注目。
保加利亞館主題為“共同遺產的城市”,通過把過去的文明與現代的城市發展聯系起來,展現一個“古老而現代”的保加利亞,展品中最珍貴的是公元前3世紀色雷斯人的黃金寶藏以及羅馬時期的馬賽克。和保加利亞館異曲同工的是格魯吉亞館,館內也陳列著古科爾基斯的金器以及古老的青銅和鐵質雕像。不同的是,格魯吉亞還設有當地的酒品展臺。格魯吉亞是一個釀造葡萄酒的傳統國家,在格魯吉亞鄉村,每逢秋季幾乎家家都釀造葡萄酒,有客人來訪時,主人會給客人呈上一大杯葡萄酒表示歡迎。
不少國家的美酒品牌把上海世博會視為向世界各國游客推介美酒的良機,競相展示各自深厚的釀酒歷史淵源和芳香四溢的佳釀。摩爾多瓦也是如此,這個生產葡萄酒的國家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窖。摩爾多瓦館內倒金字塔的視頻墻全方位展現“此城即彼城”的主題。和這一設計風格相類似的是馬其頓館,館內的蜂窩構造恰如其分地演繹了“城市延續”這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