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一
金融機構是現代豪強,如果他們執意要取你的錢財,你把錢放在口袋里用手捂住那也不行。
我如金匠,日夜捶擊敲打,
只為把痛苦延展成,
薄如蟬翼的金飾。(席慕蓉,《詩的價值》)
詩人沒有夸張。所有金屬中,黃金的韌性最好,一盎司黃金28克,可以打造成一張30平方米的金葉。金子是個好東西。中文和英文都有一種修辭比喻,形容好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a heartofgold)”。在拉丁文中“金”是“auru”,意境也很優美,是“閃亮的清晨”的意思。
黃金過去值錢,今天還是很值錢。2009年12月,金價高達每盎司1215.02美元,之后雖有回落,但2010年5月仍然高達每盎司1172美元。金價上漲好啊,中國是名列前茅的黃金生產大國。截至2009年,全球黃金總產量中南非占到了50%。1970年,南非的黃金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79%。但2007年,中國后來居上,當年生產黃金276噸,產量全球第一。其他黃金生產大國是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和秘魯。
為什么那么多人要黃金呢?害怕通貨膨脹是一個原因,就想囤積些什么。以前小戶人家還囤積過火柴。在國家層面則是儲備糧食,1980年代的一個流行口號是什么“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現在不行了,現在手中有糧,心中照慌。現在吃飽飯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自己的汽車,住大房子,最好有別墅。智叟說,可以購買大宗商品——像石油、煤、鐵礦石什么的。中國公司做大宗商品期貨交易的不少,而且賠的多,賺的少。大宗商品的買賣小戶人家也做不起,只能購買相關的金融產品,手續費不少,還有可能受中間人的欺騙。那么儲蓄黃金如何?黃金很值錢。曾幾何時,主要國家的貨幣與等值黃金掛鉤,是所謂的金本位。可是,1929年經濟大蕭條之后,金本位土崩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金本位曾經一度恢復,但不久又重新崩潰。如今的政府,印鈔票全看自己需要,從理論上說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所以通貨膨脹這是大老虎就隨時光顧,即便暫時不光顧,那也是守在門口,隨時有可能撲進來。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印了那么多美元,不會沒有通貨膨脹。
作為囤積或戰略儲備物資,黃金的價值走向很難預測。金價飆升之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量拋售儲存的金子。黃金像美人:同樣令人難以捉摸。去年12月,金價高達每盎司1215.02美元,而2007年金價還只有每盎司607.4美元,兩年之內翻了一番。這不是穩賺的買賣嗎?也不好說。2007年金價是每盎司607.4美元,但1980年金價更低,每盎司675美元,比2007年還要低今60美元。金價20多年不漲反跌,如果投資的話能夠有耐心長期持有嗎?
還有,別忘了那些金融豪強。
金融機構是現代豪強,如果他們執意要取你的錢財,你把錢放在口袋里用手捂住那也不行。金價也是可以操縱的。不能直接操縱金價,可以操縱大宗商品的價格。不能操縱大宗商品的價格,可以操縱貨幣。在今天這個世界上,要想賺大錢、發大財,僅僅能夠看清天下大勢是遠遠不夠的,即便是能夠因勢利導,也還是不夠,必須能夠左右天下大勢才行。能夠掌控局面和操縱局面,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黃金不保,美元不保。這種恐懼升斗小民和販夫走卒有,工商巨子和金融寡頭也有。怎么辦?需要增加的絕對財富和相對財富,美元也好,黃金也好,房產也好,多多益善,質量不能保險,就用數量保險。所以那些金融巨梟們要拼命地給自己提高薪酬。你說他們的錢多?他們說不多啊。他們不僅要給自己賺足錢,還要給子孫輩把錢留足。孫子輩的錢都已經準備好了。不少人天真地以為,靠聰明才智和勤勞勇敢可以發家致富。可那些巨頭們并不相信這點,否則他們為什么要為子孫留下那么多財產,讓他們不勞而獲,衣食無愁呢?更可怕的是,為了賺到更多的錢,權貴們就要借助資本市場搞亂油價,搞亂貨幣,搞亂金價。
渾水摸魚,亂中取勝,古來如此,中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