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亦蕉

《交響情人夢》這個劇為什么這么受歡迎,因為它把古典音樂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中,也證明了現代人的情感可以通過古典音樂來傳達。
從小懷著指揮夢的音樂學院高材生千秋真一因為飛機恐懼癥而不能去國外留學,在校園里他遇見了行為怪異卻極具天賦的鋼琴系學生野田惠,他們青澀的愛情故事與古典音樂交織在一起,還有學院同齡人的音樂夢想……《交響情人夢》是一部風靡日本乃至全亞洲的電視連續劇,最初它是由二之宮知子創作的漫畫作品(2001年開始連載),后來被改編成電視劇(包括11集正劇和2集SP),因為受到粉絲的極度追捧,又被改成兩輯電影,最后一部影片上映的時間是今年4月。也就是說,這個作品風行了近10年,即使在日劇中也是不多見的。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劇中涉及多種古典音樂作品,也引起了人們對古典音樂的熱情。鐵桿粉絲們對劇中音樂如數家珍,每一個插曲、段落、背景音樂都被找到出處,它的原聲音樂以及根據電視劇而整理出來的音樂CD也出版了各種版本。在百度《交響情人夢》吧,里面討論背景音樂的帖子不少,還有人把野田妹彈過的鋼琴曲曲譜整理了出來曬。《交響情人夢》的青春愛情給古典音樂注入了新的生命,而古典音樂的經久魅力也延長了這部作品的生命力。
7月31日,一臺以“交響情人夢”命名的鋼琴獨奏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上演——上海是其今年巡演的第二站,接下來還會去北京、西安、天津和杭州。《交響情人夢》效應再次展現,38度高溫難擋觀眾的熱情,全場座無虛席,掌聲不絕,這在世博期間的音樂市場算是一個特例了。鋼琴家宋思衡為這臺音樂會做了精心設計,不僅從劇中選擇了8支精彩的樂曲(其中有一曲是為肖邦誕辰200周年的特別獻演),并且配上了多媒體視頻,漫畫,電視劇畫面,貝多芬、肖邦的故居和生平故事等等,都在演奏的同時出現在舞臺的屏幕上。
“現代人習慣通過視覺來理解事物,一盞燈、一架鋼琴、一個人,這樣的鋼琴獨奏不能適應當今這個時代了,被淘汰了。古典音樂需要視覺來幫助理解,未來音樂會的形式一定是多媒體。”生于1981年的宋思衡這樣解釋多媒體的創意,“就像《交響情人夢》這個劇為什么這么受歡迎,因為它把古典音樂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中,也證明了現代人的情感可以通過古典音樂來傳達。”或許,宋思衡只是幫古典音樂套上了時尚外衣,但這樣的舉措確實吸引了觀眾,特別是20-40歲的中國演出市場的主力消費群體。
說起來,宋思衡自己也是從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然后出國留學的,所以當他看到《交響情人夢》的劇集時倍感親切,里面的很多情節都與自己的經歷相似。宋思衡的父親是上影廠的作曲,家里沒有錢來供他出國深造,2002年他拿了兩個國際大賽的獎(上海第一屆國際鋼琴大賽和葡萄牙波爾多國際鋼琴比賽),并且被一個法國評委看中,用比賽獲得的獎金,他來到法國巴黎音樂學院留學。而電視劇中的野田妹不也是因為參加比賽,被評委看中才獲得機會去法國的嗎?
“我遇到的挫折,與野田妹也很像,在一些重要的關口,前進還是后退,內心非常彷徨。是我的老師們給了我幫助,盛一奇老師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許中老師在關鍵時刻起了很大作用,我想,這是日劇男女主人公所沒有的。”日劇中的老師一般都是“麻辣教師”,《交響情人夢》中電不例外,不管是逼著野田妹學習、參加比賽的江藤老師,還是著裝奇異、舉止奇怪、對千秋影響很大的指揮家Franz,都不像中國的老師那么溫情和盡心盡力。宋思衡記得在參加上海國際鋼琴比賽半決賽時,教了他8年的盛一奇老師居然比他還緊張,不敢在現場聆聽。還好,最終宋思衡在比賽中拿到了大獎。更讓他蜚聲世界樂壇的是2004年,他在法國舉行的國際五大賽事之一——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大賽中歷史性地成為第一位摘取桂冠的中國人,從此,各種演出合約紛至沓來,他的舞臺更大了。
他也經常去日本演出,發現一樣是東方國家,在日本古典音樂十分普及,國家給予很多幫助和補貼,培養古典音樂基礎。東京每天晚上會有十幾場這樣的演出,已經形成了很好的環境和產業。而在中國的粗放式環境中,是難以產生《交響情人夢》這樣的漫畫和影視作品的。宋思衡希望通過自己的演出,讓更多中國人喜歡古典樂,傳播人文精神,增強年輕人的人文藝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