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本屆工博會,中國電信的展臺外形酷似“魔方”。這個“魔方”展館分為城市光網、物聯網、天翼3G、世博四大展區,以虛擬場景、遠程連線和互動體驗等新穎活潑的形式,將移動與固定,轉型業務與傳統項目完美結合,為觀眾帶來未來“智慧城市”最直觀的體驗。
世博會剛剛謝幕,中國電信就馬上將8大科技亮點和18個世博電信新產品統統搬到了“2010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本屆工博會,中國電信以“智慧城市開啟生活夢想”為主題,向市民展示出后世博的未來生活圖景。
此次,中國電信的展臺外形酷似“魔方”。這個“魔方”展館分為城市光網、物聯網、天翼3G、世博四大展區,以虛擬場景、遠程連線和互動體驗等新穎活潑的形式,將移動與固定,轉型業務與傳統項目完美結合,為觀眾展開一幅全業務、全天候、全方位的現代低碳信息生活圖景,充分展示中國電信融合創新帶來的綜合信息服務能力和聚焦客戶運營模式所創造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后世博時代,屬于上海百姓的“智慧城市”是怎樣一個模樣?日前,記者便帶著這個疑問前往“魔方”一探究竟。
“光網城市”點亮信息新生活
時尚之都、動感之都、世界之都,這些都曾是上海頭上的光環,如今,“光之都”或是上海頭上最為閃耀的花冠。用“光”來發展城市,這或許是歷屆世博會主辦城市從未想到,更不可能辦到的事。而這一切,正在上海悄然發生。
走進“魔方”,首先來到的是城市光網展區,在這里,人們可以體驗到光網時代的全新通信。十多平方米的“模擬家庭”中接入了100M的寬帶,凝聚了家庭辦公環境中基于光網最新技術的一系列應用,包括魔鏡、家庭安防、高清IPTV、三屏互動、智能家居等展項。
2010年4月8日,中國電信在上海宣布,其“城市光網”計劃正式推出,目前已開始逐步覆蓋上海眾多的生活小區。如今隨著世博會的成功閉幕,“城市光網”這一全面提升城市寬帶網速的行動,已讓一些上海市民率先感受到信息化技術惠及民生。
據了解,“城市光網”行動計劃是中國電信為響應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配合上海建設“兩個中心”和亞太信息樞紐而制定的重大發展計劃,也是上海市政府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信息化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重要內容之一。
為將上海打造成“光之都”,中國電信表示,將全面實施“城市光網”建設,在三年內實現“百兆到戶、千兆進樓、T級(百萬兆)出口”的網絡覆蓋能力。至2011年,城市光網覆蓋用戶將達到300萬。至2012年,完成城市光網全覆蓋,全面實現百兆入戶。2012年,上海的每個樓宇將不低于1000兆的接入能力。結合國際、國內衛星地面站,形成“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國際國內數據交換樞紐,上海將成為具備覆蓋全球五大洲光網絡核心出口城市。
其實,早在2009年6月中國電信發布“城市光網”計劃時,就已經開始了“光速”覆蓋并持續推進建設。
據稱,在接入能力方面,今年上海“城市光網”覆蓋能力將達到150萬戶。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將從2009年的180G擴容到280G,國內出口帶寬將從1T提升到1.8T。
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世博期間,中國電信對方圓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實現全覆蓋,并提供光纖到樓層、到場館的百兆/千兆的上聯能力,以便承載基于中國電信“城市光網”之上的諸如高速上網、IPTV、會議電視、視頻監控、“網上世博”等業務,流暢應用在世博園區的各個角落。
另一方面,上海和杭州、青島、深圳三市一樣,無疑是三網融合炮火最為密集的陣地,上海也一直扮演著三網融合先行軍的角色。作為最早的三網融合應用之一的IPTV,在上海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到2009年底,上海IPTV用戶達到103萬,占上海電信寬帶用戶近26%。換句話說,上海總共350萬寬帶用戶,其中有100萬已經選擇IPTV服務,其滲透率達到26.4%。而“城市光網”的建設,無疑將推動上海IPTV用戶規模的爆發性增長,加速三網融合的步調。
據工信部內部人士透露,“三網融合中技術與網絡融合是基礎,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只有硬件平臺融合了,其他業務、體制則會逐步融合。外界所說監管、體制融合應該是最難打破的環節,而并非首要解決的問題。”
這也佐證了“城市光網”的現實意義:通過光纖網絡建設的提速,搭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三網融合的平臺。“有了高速路,不怕沒車跑。”
“翼視通”顛覆傳統視訊體驗
最令記者眼前一亮的是“天翼視訊墻”,大屏幕液晶電視、頂級天翼3G手機、魔屏、iPad各種多媒體終端齊集一堂,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通過中國電信視訊中心提供的視頻服務,上海乃至全國網民都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平板電腦、魔屏等幾乎所有數碼終端收看或下載各種影視、新聞、體育等視頻節目。
其中,在“三屏互動”展示部分,記者看到了工作人員在一部天翼手機上點播《杜拉拉升職記》,緊接著這部電影被推送到一旁的電視機上播放。流暢的視頻在手機、電腦、電視、魔屏等不同設備上隨心傳遞和切換,下班路上手機內沒看完的電影,只要用手機做一個“數碼標記”,回到家后即可直接在大屏幕液晶電視上接著收看。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都是內容跨屏交互的最尖端應用。
而就在工博會開幕的當天下午,中國電信推出了三屏互動全新業務產品——“翼視通”。該業務產品能在手機、PC、電視、魔屏等多種具備通信功能的終端上為用戶提供內容跨屏交互功能,實現了同一內容在不同設備間的多種豐富應用,通過不斷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來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在發布會上,中國電信不僅展示了“翼視通”的產品形態,還對具體應用進行了現場演示,使視訊互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時,包括閃聯、聚暉、聯想、華為等在內的6家產業鏈合作伙伴與中國電信共同簽署了三屏互動產業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三網融合產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家里,看電視直播球賽到一半,出門坐地鐵的時候可以通過手機繼續觀看,到辦公室,還能接著在筆記本電腦上看到比賽結束。如今這一切已不是夢想,這正是中國電信“翼視通”業務帶給廣大用戶顛覆傳統的視訊服務享受。
信息化技術正在不斷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電信“城市光網”計劃以及“三網融合”的持續推進,無縫連接寬帶網絡的日趨成熟,無疑將進一步推動視訊業務形態演進。多終端、多屏幕、設備智能互聯逐步滲透視訊產業,各類視訊業務全面走進人們生活。
2009年11月,中國電信視訊產品基地成立,短短一年內已實現業務高速增長。據統計,目前天翼視訊(手機)登錄用戶數超過800萬,注冊收費用戶數突破160萬,日均流媒體使用次數較今年年初增長654%。同時,基地通過“運營規范化、服務體系化、能力多元化、團隊專業化”,實現視訊業務的統一開發、深度運營和規模推廣,并不斷致力于構建和諧共贏的視訊產業生態鏈,讓用戶、CP/SP、媒體公司、第三方機構等共同參與。
目前,基地正努力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正版內容庫和數字視頻發行渠道,成為全國最大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視訊服務提供商,成為全國最大的互聯網視訊平臺服務提供商。
物聯網服務城市生活
龐大的“城市光網”,不僅能為上海提供教育、政府、醫療、公共安全、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其發展還將為物聯網提供網絡支持。目前,中國電信已成立了物聯網技術重點實驗室,著重開展有線/無線寬帶網及天翼3G網絡,與傳感技術融合的研發,深度探索物聯網市場化運作的商業模式,支撐物聯網相關業務投入規模商用。
記者在物聯網展區便看到了一系列最尖端的信息服務:智能遠程抄表實現實時遠程抄送;智能物流采用天翼3G手機的定位、對講、拍照、二維碼掃描,實現貨物發送、運輸及投送的全過程監控;智能冷鏈運輸監控系統采用了溫度傳感器、RFID、天翼移動通信網絡,對溫度敏感的食品、藥品從生產、倉儲、運輸、使用全過程的溫度變化信息進行監控管理;智能交通是中國電信基于天翼移動網絡開發實現的車載物聯網應用,可提供車輛調度管理、導航、位置信息推送、緊急呼叫、被盜車輛跟蹤、遠程維保和遠程控制等服務;智能定位除了能夠實時查詢智能終端的所在位置,系統具有電子圍欄功能,當穿越安全區邊界時,終端可自動上報位置信息,并發短信通知相關人員。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副總工程師劉源告訴記者,2010年3月,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建立了中國電信集團第一個物聯網統一接入平臺,對物聯網的信息、終端、應用等進行統一管理,這個服務平臺是發展物聯網的三大基礎之一。
在物聯網的另一個基礎——傳輸網和接入網上,上海電信的城市光網、3G移動通信網等一系列寬帶發展計劃,已經在大規模實施;而在傳感層上,上海電信也通過與芯片、傳感器、終端等各類企業的合作進行了積極的拓展。
自今年起的未來5年,上海電信也已經制定了清晰的物聯網發展規劃。劉源說,上海電信將發展成為有自主創新能力,能夠自主設計、自主集成,具有領先的商業模式的物聯網運營和服務企業。某種程度上說,物聯網就是中國電信一直在做的社會和行業信息化,也就是“行業應用”的一個延續。與行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探討物聯網的應用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之一。劉源自豪地表示,從物聯網的行業應用來看,中國電信無疑是領先的。
“物聯網為我們發展行業應用、社會應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各個行業也都動起來了。”劉源說。各個行業的主動性,體現在他們會與電信運營企業共同探討、發展物聯網在本企業、本行業的業務。
例如上海電信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合作探討物聯網在家庭醫療遠程監測與診斷上的應用。
“醫聯工程”是由上海市科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共同建設的以病人為中心的跨醫院臨床信息共享系統,通過技術創新、頂層設計創建了大醫院之間以及縱向資源整合的信息共享與協同服務模式。現在,雙方正在進行的一項物聯網應用是:讓“醫聯工程”進入社區與家庭。
“今后光纖入戶了,家庭可以擁有100兆帶寬,通過視頻對話系統,病人在家里就可以和醫院的醫生‘面對面交流。這在技術上已沒有障礙。”劉源說。
上海電信的網絡、技術能力,以及服務家庭用戶的豐富經驗,恰好為醫療系統“網絡醫院”的設想提供了基礎。
劉源透露說,今年以來,上海電信與電力、環保、安防等多個行業合作,共同研究物聯網在本行業如何應用、發展的問題,為雙方企業發展尋求合作共贏的機會。
據悉,上海電信已經制定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積極參與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建設物聯網十大工程,將上海打造成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城市的行動計劃。從今年啟,實施“智慧上海”十項應用工程:1)智能安防:2)智能交通:3)智能醫療:4)智能定位:5)智能環保:6)智能校園:7)智能化公用事業8)智能化藥品、食品的冷鏈運輸與存儲9)智能綠色節能:10)智能家居。通過這十項工程,上海電信希望能夠在5年內形成上百萬的物聯網終端數,形成億元級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