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最大最繁華的都市,歐盟三個主要的機構當中,歐盟委員會和歐盟部長理事會都常駐于布魯塞爾,另一個重要機構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也有分部,所以它有歐洲首都的美譽。另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總部也設在布魯塞爾。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曾多次舉辦過世博會,其中尤以1935年和1958年的兩屆享譽史冊,并且這兩次世博會都以和平與文明作為宗旨。
1935年的布魯塞爾,剛從資本主義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中緩過神來,卻發現東鄰德國在希特勒統治下變成了一個法西斯國家,歐洲即將陷入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然而更多的人則期待著和平,當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的世博會,提出“通過競爭獲取和平”的主題,主辦方希望各國能以世博會為平臺展開技術競爭、經濟競爭,來取代傳統的軍備競賽,實現歐洲的永久和平。
作為抗拒戰爭的一種方式,這一屆世博會在建筑設計上選擇了懷舊色彩濃郁的紀念館與藝術館作為主題建筑,布魯塞爾世博會似乎在對過去的尊重與懷念中,闡釋其渴望保持世界和平的希冀。值得一提的是,博覽會上豐富的布展設計也讓人眼前一亮。與這屆世博會上傳統的建筑和沉悶的氛圍相比,櫥窗秀的出現為世博會增添了活潑的情趣,也顯露出商業文化的勃勃生機。
可惜,“通過競爭獲取和平”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不久二戰爆發,歐洲乃至世界都陷入了戰火之中。
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博會是二戰結束后首次舉辦的綜合性世博會,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戰爭浩劫,主辦方將這一屆世博會的主題定為“科學、文明和人性”。當時,人們正在滿目瘡痍的戰爭廢墟上重建家園,對和平聚會渴望已久。一位中年男子在世博會入口處等候了三天三夜,成為第一位觀眾;來自美國的現制現賣的新鮮軟冰淇淋,為許多歐洲觀眾第一次品嘗;奧黛麗·赫本等好萊塢明星也成為世博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場址距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7公里,占地200公頃。這里原是王室園林,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博杜安一世同意在此舉辦世博會,唯一的要求是會后將所有展館一律拆除。后來當博杜安一世親臨布魯塞爾世博會標志性建筑原子塔時,年輕的國王被深深震撼了,他決定保留這座精妙絕倫的建筑。2003年,比利時政府投資2400萬歐元,對原子塔進行整修。如今,原子塔不但是世博會留存在世的標志性建筑,還是布魯塞爾首選游覽地之一。
1958年世博會令人難忘的場館還有飛利浦館,外形像一架沖天的飛機,由法國著名建筑家柯布西埃設計。走進館內,音樂聲就從400多個揚聲器里傳出來,同時還放映多種圖像——照片、油畫甚至手稿,作曲家瓦列斯為展館譜寫了“電子音詩”,從此,一種新的音樂形式——電子音樂就此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