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這位官員在他并不輝煌的演藝生涯中還從來沒有獲得過如此經久不息的掌聲。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場合說:要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作為一個媒體人,我聽了無比激動。給媒體朋友打電話報喜,得知朋友多半也是浮想聯翩,夜不能寐,甚至天不亮就起床“遙望南天”。長期來,宣傳部門一直強調要政治家辦報,媒體是黨的喉舌,這些都是媒體人必須銘記于心的。但在記者外出采訪經常人被打、證被扣、車被砸、信息“被公開”、報道“被和諧”的形勢下,中央領導鮮明地提出要“善待媒體”,我們焉能不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相關部門如何善待媒體,我覺得倒不是加幾個小錢、配幾臺筆記本這種芝麻綠豆事,而是在信息發布和監督力度等方面對媒體“多多關照”。具體如何,我水平低,想破腦袋也猜不出。不過,近年來不少官員“不善待媒體”的事,倒是有幸親歷過幾回。這里就說一樁事吧,我不敢點官員的名,但想必上海新聞界的朋友都能會心一笑,哦,原來是他!
一出新編京劇馬上要公演了,為確保演出質量和宣傳效果,演出方安排了這次彩排。演員們早早地化了裝,琴師和鼓佬也操起了家伙,記者架好攝像機搶占了制高點,還有一些戲迷也結團而坐,交頭接耳,眉飛色舞,名角的逸聞趣事像是親眼所見,有鼻子有眼。
電子模擬的鐘聲悠揚地響起,劇場里安靜下來。幕布后面跑出一個衣冠楚楚的官員,居高臨下地掃了全場足足一分鐘,臉部表情由陽光燦爛轉為烏云密布,厲聲呵斥:“誰讓你們進來的?馬上有市領導來審看,你們在這里亂哄哄的會影響領導工作。出去!統統出去!”
臺下的蕓蕓眾生都愣住了,一時不知如何反應。官員又提高一個八度:“記者先離開,電視臺電臺的先走!報社的也動起來。否則被我點到名,后果自負啊?!?/p>
幾個被他的權柄死死罩住的攝像記者只得悻悻然收起攝像機,但身子還賴在座位上:咱是來工作的呀,又不是來蹭戲的?!斑€有你。”官員指著一個頭戴粗花呢帽子的老頭。那老頭鼻子通紅,耳朵招風,看上去形象很差。
“你說我嗎?為什么要我走?我,還有他們十幾個人,都是我請來的,我花錢請他們坐飛機從北京、天津到這里,就是為了看一場彩排。我們是有票的,你憑什么趕我們走?”老頭舉起票子氣呼呼地揮舞著。
場子里一片嗡嗡聲。這情景也許刺激了這個官員,他脾氣更大了:“什么票不票的,今天不是正式演出,劇團的贈票一律作廢。我再重申一遍,統統出去!再不走,我要叫警察清場了?!?/p>
聲浪被壓下來了,大家知道這個官員從前是某個劇團里一個擅長跑龍套的演員,演過最“有名”的角色是“特務甲”,能上到這個層次,說明他在某個方面極有能耐,不可小覷。
有記者很不情愿地起身,畢竟失節事小,飯碗事大啊。
看到有記者離座,那個官員更來勁了,指著前排正中的一個老太太說:“還有你,也可以走了。”
老太太楞了一下說:“我走可以,那老爺子今晚就不演啦?!?/p>
京片子音量不高,但全場空氣一下子凍住了。
臺上的官員不知老太太的來頭,正要發作,秘書一溜小跑過來告訴他:此人正是戲中主角——某京劇名角的夫人。老爺子真要是不出場,領導的戲就審不成了。秘書為了給上司一個臺階,對著全場宣布紀律一、二、三,然后架起上司來個勝利大逃亡。
全場掌聲雷動。
這位官員在他并不輝煌的演藝生涯中還從來沒有獲得過如此經久不息的掌聲。后來有記者統計,第二天這出新戲正式演出后獲得的掌聲也沒有此刻響亮而長久。
在掌聲中,市領導來了,掌聲就很自然地“送”給了他。
彩排非常成功,掌聲再次響起。市領導照例走上臺總結幾句,其中有一句話讓媒體記者深感欣慰:“正是由于今晚各位記者及戲迷朋友和我在一起看戲評戲,使我對這出新戲的社會效果和藝術質量有了一個底,你們是最好的觀眾,表達了最真實的感受?,F在我有理由說了,它是一出好戲。謝謝大家?!闭f完還向臺下深深鞠了一躬。
據說,這位被轟下臺的官員雖沒再出現,卻在此時收到一條短信,彩屏上顯示一行字:祝你今晚演出成功!(新民周刊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