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隨著科學技術及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擁有了先進的醫療設備,其技術性和高效率很大程度地減輕了醫療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了為病人服務的速度。本文僅探討尿液干化學分析和傳統手工法在尿液分析中的優缺點,以指導臨床實際工作中正確對待兩種方法的應用,喚起對手工鏡檢的高度重視。我們對1200份尿液在常規條件下同時用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和傳統手工法進行了對比檢測。本文就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和傳統手工法檢測尿蛋白、紅細胞和白細胞所得結果歸納后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材料 多聯干化學尿液分析儀(長春迪瑞H-300);十一聯尿液干化學試紙條(長春迪瑞);顯微鏡、離心機、酒精燈、冰醋酸、10ml尖底離心管。
1.2 方法 (1)標本均來自于我療養院體檢中心查體人員,隨機收集,做滿1200份為止。(2)每一份標本均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先用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檢測,記錄尿蛋白、紅細胞和白細胞結果。然后,再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二版[1]的規定,以加熱醋酸法檢測尿蛋白,并用10ml尖底管取10ml混勻的尿液,以1500r/min離心5min,傾去上清液,留取0.2ml沉渣,涂片鏡檢,記錄尿蛋白、紅細胞和白細胞結果。如兩種方法結果不相符合時,囑查體人員重留一份新鮮尿液,如上檢驗,同時詢問該人員的相關情況,且記錄。(3)相關數據用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不論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性意義,均盡量從理論上尋找差異的原因。對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檢測的其他項目則不在本文中進行統計學分析。
1200份尿液標本用尿干化學分析儀檢測尿蛋白和白細胞的陽性率(16.5%和19.4%)不及傳統手工法陽性率(17.3%和22.6%)高;檢測紅細胞的陽性率則尿液干化學分析儀(21.2%)高于傳統手法(18.5%),經卡方檢驗p>0.05,無顯著性意義,具體見表1.兩種方法對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的檢測結果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陽性和陰性均不能相吻合,陽性、陰性符合情況見表2。
檢測的1200份尿液,男性485份,女性715份,年齡最大68歲,最小21歲。鑒于性別年齡分布的均衡性對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的影響,所以未做統計處理。
由表1可知,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和傳統手工兩種方法檢測尿蛋白、紅細胞和白細胞的結果,雖然存在著一定差異,但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說明兩種方法均可為臨床所用,若能很好地結合使用還能起到互補的作用。
表2數據顯示,兩種方法的相符合率、陽性和陰性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3.1 尿蛋白檢測 分析儀檢測尿蛋白陰性標本1002份,用手工法檢測有25份陽性。根據有關資料分析,尿中蛋白4000mg/L以下,干化學分析儀檢測為陰性,只有達到5500mg/L時,才會出現可疑反應,白/球蛋白比值1∶2蛋白尿,蛋白濃度高達2000mg/L,才會出現陽性反應。尿分析儀測定球蛋白的敏感性是白蛋白的1/100~1/50,因此導致了假陰性反應。這一理論我們曾用尿蛋白定量及分類進行了證實;手工法中的加熱醋酸法則對白蛋白和球蛋白有同樣敏感性,其敏感度為150mg/L,故而呈陽性。同時通過對查體人員的調查,有3位幾天來一直都在應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療,而大量抗生素的應用對于干化學的呈色反應具有抑制作用,也導致出現假陰性。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檢測尿蛋白陽性的198份標本中,有19份手工加熱醋酸法呈陰性(即992份手工法檢測陰性的標本中有19份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呈陽性)。據報道,尿中混有其他分泌物(如生殖系統分泌物)或細胞成分較多時,可出現假陽性。對這一結果,因詢問對象時,要涉及一些個人隱私,所以本文未能做進一步探究,而這19份標本鏡檢有7份含有+~++的無晶形尿酸鹽,且均含有不等的上皮細胞、紅細胞和白細胞。

表1 兩種方法檢測結果對比

表2 兩種方法陽性,陰性相符合情況
3.2 白細胞檢測 尿液干化學分析儀陽性的233份標本,有9份手工鏡檢未見白細胞,囑查體人員重新留新鮮尿液檢測,卻又有7份相符合。此乃由于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是檢測粒細胞漿中特有的脂酶,尿在膀胱中儲留時間過長或尿標本放置過久,尿中pH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了白細胞的破壞,其特異脂酶游離于尿中,所以鏡檢出現了假陰性;另兩份其中之一兩法均為陰性,另一份尿液干化學分析儀陽性而鏡檢仍為陰性。根據現有資料,找不出其他原因,只能推斷尿中含有類似脂酶的物質存在。
手工鏡檢271份白細胞陽性標本中,有58份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未能檢出,通過重留標本仍未能檢出。將尿沉渣涂片干燥,瑞氏染色油鏡觀察,80%以上是淋巴細胞,而淋巴細胞不含有粒細胞特有的脂酶,故而呈陰性。同樣,其他原因引起淋巴細胞尿時,也可出現這一結果;還有5例鏡檢白細胞陽性,近期又無明顯病史及用藥史,而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卻未檢出,分析是由于白細胞數目太少、干化學分析試紙條不敏感所致。
3.3 紅細胞檢測 分析儀254份陽性標本中手工鏡檢有68份未見紅細胞。此種情況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原因是由于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對紅細胞的檢測是基于紅細胞中或其破壞后游離Hb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尿中紅細胞破壞后,鏡檢看不到紅細胞,但存在于尿中的Hb尿液干化學分析儀仍可檢測到。臨床實際工作中應予以注意的是易熱酶和肌紅蛋白及菌尿的影響。
本文表1和表2中的數據顯示,手工鏡檢紅細胞陽性的222份標本中,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有1例呈陰性,據筆者詢問得知,該人員每日口服VitC已有兩周余,而大量的VitC可造成尿中紅細胞分析儀檢測呈陰性。
鑒于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尿液干化學分析儀的檢測結果只能作為尿液的初步篩查試驗[2]。所以,檢驗工作者及臨床醫生在實際工作中都必須本著客觀求實的態度來對待每份尿液的分析結果,切不可為了省時省力而僅以尿液干化學分析儀代替必要的手工檢測和鏡檢。檢驗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嚴格抓好檢驗前中后的質量控制,遇到可疑情況及時與本人或醫生聯系,查找原因,以便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正確的檢驗結果。
[1]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120-125.
[2]叢玉隆,鄧新立.尿液常規分析標準化的體會與建議[M].全軍第一屆檢驗科主任培訓班講義,2001: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