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娟
人工流產術終止早期妊娠是計劃生育的補救措施,探討一種安全、有效、費用低、不良反應相對較少的終止早孕的鎮痛方法,是醫患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我站應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聯合利多卡因用于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中,達到有效擴張宮頸、鎮痛,減少手術并發癥的同時,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站2008年5~8月自愿要求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的健康婦女145例,年齡18~42歲,孕次1~5次,產次0~2次,體重42~70kg,因不是單純藥物流產,孕周放寬至孕6~10周,常規體格檢查、婦科檢查、血白帶常規、肝功能、宮頸刮片及心電圖,均經B超證實為宮內妊娠,無應用米索前列醇及手術禁忌證,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85例)。
1.2 方法 觀察組:手術前一天口服米非司酮150m g(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25m g/片),術前1~2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200μg/片)。術中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及宮頸,用2%鹽酸利多卡因2m l(0.9%氯化鈉稀釋),分別在宮頸3點及9點鐘位置距宮頸口外緣約0.5cm處(刺入約0.5cm抽吸無回血后)各注射1m l,30s后行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
對照組:不采用任何藥物行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
1.3 宮頸擴張判定標準 能一次性通過6號擴張器為宮頸松弛標準。
1.4 鎮痛效果判斷 根據WTO規定,疼痛分為Ⅲ級:0級為無痛,腰酸,稍感不適;Ⅰ級為腰酸痛可忍受,微汗或出汗;Ⅱ級為明顯腰酸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Ⅲ級為強烈腰酸痛,不能忍受,輾轉不安。
1.5 手術時間 從開始擴宮到停止吸刮結束時間。
1.6 人工流產綜合征(RAAS)的診斷標準 ①在人工流產術中心率降至60次/m im以下,或心率下降超過20次/m im,并伴有惡心、嘔吐、心悸、胸悶、頭暈、面色蒼白及出冷汗,五項中有三項以上者;②術中血壓降至10.7/8.0k Pa以下,或收縮壓下降2.67kPa以上,且三項全身反應者。
1.7 術中出血量 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中出血量用量杯測量計算。
1.8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
2.1 宮頸擴張情況比較 觀察組擴宮顯效率為88.3%(53/60),對照組為2.3%(2/85),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1),見表1。
2.2 鎮痛效果比較 觀察組有效鎮痛率96.7%(58/60),對照組14.1%(12/85),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2.3 RAAS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人工流產綜合征發生率為5.0%,對照組為44.7%,兩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宮頸擴張情況比較(例)

表2 兩組疼痛情況比較[例(%)]

表3 兩組RAAS發生情況比較(例)
2.4 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比較 兩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5 副反應 觀察組術前陰道出血6例,輕微下腹墜脹不適3例,惡心伴腹瀉2例。
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中的疼痛是由于擴張宮頸及手術刺激子宮引起,人工流產綜合征是由于宮頸和子宮受機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興奮,并與受術者精神緊張,不能耐受和高負壓有關,從而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支配宮頸及宮體的神經系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其在宮頸的分布最為豐富[1]。隨著剖宮產率的增高,病理性子宮增多,出現宮頸暴露困難,宮頸管過緊或子宮曲度過大等情況。往往因手術困難造成子宮損傷或其他較嚴重的不良后果,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有關調查顯示,84%的婦女對人工流產手術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和心理壓力[2]。因此,采取減輕孕婦痛苦及防止人工流產綜合征的措施極為重要,使人工流產術成為一種安全、可靠、簡便的無痛手術,是我們臨床工作者的責任。
米非司酮可拮抗孕酮使子宮頸膠原組織分解,并可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PG)合成,使膠原合成減弱、分解加強,使子宮頸擴張、軟化[3]。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增強子宮平滑肌張力、收縮子宮,使宮頸結締組織釋放多種蛋白酶,促進膠原纖維降解,有擴張宮頸的作用[4]。負壓吸引術前用藥,超前軟化,擴張宮頸,從而減輕術時對宮頸和宮腔的刺激,達到鎮痛效果。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藥,宮頸注射能浸潤擴散至宮頸肌層,迅速阻斷感覺神經末梢,使受術者痛覺減弱或消失,且能更好地抑制迷走神經反射,有效避免人工流產綜合征發生。
國家推薦人工流產靜脈麻醉用藥丙泊酚,雖然鎮痛效果明顯,但使用條件有嚴格要求,并且有一定的麻醉風險,使用有了局限。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聯合利多卡因用于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不但有利于宮頸擴張和手術操作、縮短手術時間、鎮痛效果好,而且術時不需專職麻醉師監護。術時受術者清醒,可配合手術,隨時交流,可有效避免嚴重異常情況發生,是一種簡單、安全、經濟、方便的人工流產鎮痛方法,適用于基層醫療機構及計劃生育服務機構使用。
[1]王淑貞.婦產科理論與實踐[M].第2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1:889.
[2]何玉華,管毓堅,朱發仙,等.人工流產后即時放置吉妮IUD120例臨床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1,9(3):159.
[3]應豪,王德芬.促宮頸成熟的理論與方法[J].實用婦產科雜志,1999,15(5):237.
[4]伍海鷹,曾曉琴,章向江,等.米索前列醇與尼爾雌醇用于絕經后困難取器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7,15(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