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祥 沈鳳珍 李英杰
對于IIb以上中晚期宮頸癌,在過去傳統治療中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法是放射治療,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大量的有關宮頸癌的同步放化療與單純放療的隨機分組臨床研究的開展,結果表明以順鉑為基礎的同步放化療較單純放療提高了生存率、降低了死亡危險,同步放化療已成為中晚期宮頸癌治療的新模式。最近我們利用介入技術進行髂內動脈灌注化療、子宮動脈栓塞的方法治療一組宮頸癌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材料:收集我院2006-2009年12例宮頸癌介入治療的患者,年齡45-63歲,鱗癌7例,腺鱗癌4例,腺癌1例。分期IIb-IV期。并發膀胱陰道漏、直腸漏,左腎萎縮一例。
方法:利用Se ld in ger技術經股動脈插管,超選到雙側髂內動脈—子宮動脈,灌注化療藥物、栓塞子宮動脈。灌注藥物DDP、CBP、5-Fu、MMC、EADM、等非特異性抗腫瘤藥。每次選3種藥即可,先做髂內動脈造影,發現各供血動脈,逐一灌藥,完成后拔管壓迫止血15分鐘,穿刺點加壓包扎,穿刺肢體制動24小時后,拆除包扎,起床下地活動。一般灌注3-4次,在第3、4此時再栓塞子宮動脈。直腸侵犯的加直腸上動脈灌注。治療后婦科檢查陰性的手術,未完全消失的進行放療。
結果:CR10例,PR2例,止血效果立竿見影,治療后當天流血就減少,此后均不出血。臨床觀察12例均已超過2年,生活質量60分以上,狀態良好。并發癥,骨髓抑制最重1例II度,下肢無力3例,放療后陰道粘連4例中有2例。
討論:本組病例療效顯著。宮頸癌細胞對化療藥非常敏感,動脈灌注化療藥到達腫瘤細胞內的濃度大大增加,加壓灌注時藥物濃度成千萬倍增加,整個腫瘤在一段時間內完全浸泡在藥物中,起到最大的細胞毒殺傷作用,使腫瘤細胞迅速壞死;動脈灌注化療藥使腫瘤血管內皮損傷,減少腫瘤血管灌注,快速止血,灌注藥物后,即使不栓塞,也能達到快速止血,24小時后陰道出血消失;動脈灌注化療藥破壞腫瘤血管,可以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子宮動脈栓塞會阻斷腫瘤供血,腫瘤組織因缺血而壞死,腫瘤組織對缺血缺氧非常敏感;正常子宮組織有卵巢動脈側枝供血不會壞死,這早已在子宮肌瘤栓塞治療中得到證實。治療經驗:首次介入治療時先不必栓塞,最好在第3、4次時再栓塞,在腫瘤縮小局限在子宮頸時再栓塞,避免較大腫瘤時栓塞子宮動脈后,腫瘤在盆腔找到側枝循環來幫忙。灌注藥物首先不必太超選,超到髂內動脈臟支就可以,避開壁支,不然會出現臀部肌肉肌力下降。灌注藥物以順鉑、5氟尿嘧啶為主,這兩種藥療效最好。3例II期病人介入治療1-2次后就手術切除,腫瘤消失,盆腔無淋巴結轉移。2例IIb-IIIA期患者介入治療3次后手術切除,大病理在宮頸內發現少許癌組織,盆腔無淋巴結轉移。5例介入治療后病灶基本消失,婦科檢查,宮頸未見腫瘤組織,然后進行內外聯合放療,3例出現陰道粘連。2例單純介入治療,因病灶侵犯膀胱直腸并發膀胱陰道漏直腸漏,雙腎盂積水,左腎萎縮,三次介入治療后,2個漏消失,腎盂積水解除,漏道神奇般地治愈。分析原因,漏道是在腫瘤組織中心因缺血壞死形成,腫瘤消失后,正常組織的缺口又得到修復。沈陽、北京放療專家會診后認為再放療,一定會再漏。于是又補兩次靜脈化療卡鉑+紫杉醇。隨診觀察。一例一年后又一次介入預防治療,DSA未見腫瘤染色。隨診觀察。


宮頸癌介入治療能比較徹底地殺滅腫瘤組織。兩側髂內動脈插管技術難度不大,灌注藥物容易,全身副作用小,骨髓抑制均不超過II度,使治療程序得以正常進行,連續的前3次介入治療,周期不許超過3周。由于化療療效與化療間隔有著重要的關系,縮短化療間隔可以提高化療療效,因此動脈化療這種模式可以提高療效。子宮動脈栓塞用明膠海綿顆粒就可以,療效顯著,疼痛較輕。宮頸癌的介入治療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少,療程短,恢復快,生活質量高。結合手術、放療,可以根治絕大部分宮頸癌。此方法用藥途徑合理,充分發揮藥物作用,符合藥代謝動力學。技術難度不大,安全可靠。是宮頸癌非常理想的治療方法,腫瘤的治療方法需要創新,“指南”不一定是最佳治療方法,腫瘤的治療需要個體化、合理化、科學化、程序化。要根據具體病情科學設計,微創高效,合理流程,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1]張惜陰主編,床婦科腫瘤學[M],上海: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2.65-77.
[2]趙蓬茹、趙文霞、邵銘華,雙側髂內動脈插管灌注化療法用于晚期惡性腫瘤[J],中華婦科雜志,1994.29(10):607-609.
[3]季博青、黃金華、尚克中等,微球栓塞髂內動脈治療晚期盆腔腫瘤[J],介入放射學雜志,1993.2(1):22.
[4]謝宗貴、程永德主編,婦產科介入治療學[M],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