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蘭
胎膜早破[1]指在臨產前胎膜破裂。妊娠滿37周后的胎膜早破發生率為10%;妊娠不滿37周的胎膜早破發生率為2%~3.5%。胎膜早破可引起早產,臍帶脫垂及母兒感染。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7年8月至2010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1246名產婦為研究對象,其中140例胎膜早破產婦作為早破組,年齡22~40歲,平均28歲;其中孕周<37周13例,雙胎2例,平均38周。采用隨機抽樣方式抽取本院同期無胎膜早破的產婦14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1~38歲,平均27歲;其中孕周<37周8例,平均39周。兩組孕婦年齡,文化程度,身高及體重,胎兒大小及其他妊娠并發癥相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具可比性。本研究對兩組難產、早產、分娩方式、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發病率等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診斷標準 胎膜在臨產前發生破裂者稱胎膜早破。標準參照《婦產科學》,難產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婦產科學》[2]。
1.3 胎膜早破臨床表現及診斷早破組140例,均于臨產前陰道突然有較多液體流出,且在腹壓增加和上推胎先露時陰道流出液增多,肛診時陰道有少量、間斷性液體排出。140例中,孕37周以前發生胎膜早破者13例;孕37周以上發生胎膜早破127例。
1.4 處理方法 對胎膜早破組病例中孕周28~35周、不伴感染者行臀高位、左側臥位,避免肛查及陰道檢查,嚴密觀察胎心及羊水形狀,監測孕婦體溫及血象,同時給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及抗生素預防感染。對孕周>35周的病例,采用床旁B超監視,對骨盆內外測量無明顯異常者,破膜后6~10 h無宮縮的行宮縮素引產。早破組140例中有58例因胎位異常,宮頸不成熟或伴有胎兒宮內窘迫行剖宮產結束分娩,術前、術后均使用抗生素。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計軟件,χ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胎膜早破與難產的關系 早破組難產51例,發生率36.43%,對照組難產34例,難產發24.29%,P<0.05,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2.2 胎膜早破與早產的關系 早破組早產13例,發生率9.29%,對照組中早產8例,早產發5.71%,P<0.05,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2.3 胎膜早破與剖宮產率的關系 早破組剖宮產58例,發生率41.43%,對照組剖宮產41例,發生率29.29%,P<0.05,差異有顯著性(見表2)。
2.4 胎膜早破與新生兒窒息率的關系 新生兒窒息情況出生1 min新生兒評分1~6分者,早破組有12例發生率為8.57%,對照組有8例,發生率為5.71%,均經搶救存活。P<0.05,差異有顯著性(見表3)。
2.5 胎膜早破與新生兒肺炎發病率的關系 早破組新生兒肺炎6例,發生率為4.29%,對照組新生兒肺炎3例,發生率為2.14%,P<0.05,差異有顯著性(見表3)。

表1 2組病例難產率及早產率比較

表2 2組病例分娩方式的比較

表3 2組病例新生兒并發癥比較
3.1 胎膜早破與難產及早產的關系 本研究中同期住院分娩總數為1246例,其中胎膜早破病例為140例,胎膜早破的發生率為11.24%,發生率與龍申美[3]報道的10.4%及于亞莉[4]報道的l1.5%相近。早破組難產率為36.43%,對照組難產發生率為24.29%;早破組早產發生率9.29%,對照組發生率5.71%,早破組難產率及早產率明顯增高,顯示胎膜早破與難產及早產互為因果關系。導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比如宮頸內口松馳、劇烈運動、胎先露與骨盆未能很好銜接,胎膜發育不良、創傷、機械性刺激、生殖道感染等均易導致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后羊水減少,其緩解官壁對胎兒壓力的作用降低,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另外,羊水流盡時宮壁緊裹胎體,致使宮縮不協調,阻礙分娩機制,形成胎頭位置異常,增加難產率,胎膜早破可帶來產婦精神負擔,增加社會因素剖宮產率。胎膜早破使宮內感染率增加,羊水中高毒力致病菌可使宮體及宮頸對縮宮素敏感性降低,影響誘發有規律的有效宮縮或發生繼發性宮縮乏力、宮頸擴張延緩、產程受阻,使難產及手術產率增加。
3.2 胎膜早破與母嬰并發癥的關系 胎膜早破對母嬰的影響主胎膜早破引起的并發癥,主要是感染、宮內窘迫、臍帶脫垂及胎兒不良等,破膜后羊膜腔與外界微生物隔絕保護屏障破壞,PH呈堿性的羊水流出,破壞了陰道的酸性壞境,外界和陰道內致病及非致病微生物繁殖,可造成上行性感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嚴重者宮內死亡。胎兒通過感染的產道時,可引起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等并發癥。早產兒肺炎發育不成熟,也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本研究中早破組新生兒窒息及新生兒肺炎的發病率均高于對照組,顯示胎膜早破與母嬰并發癥的發生有密切關聯。
3.3 胎膜早破的處理 胎膜早破一經診斷成立,應住院待產,①若未臨產,又無感染征象,妊娠未達35周,應取臀高位,保持外陰清潔,抗感染,促胎膜成熟,爭取適當延長孕齡,同時可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②妊娠已達35周或以上者,有條件的應用床旁B超監測,其次,要仔細檢查骨盆,若無明顯頭盆不稱,可觀察12 h,產程仍未發動,則開始引產,破膜后12 h可預防性應用抗生素;③胎頭高浮,胎位異常,宮頸不成熟,胎肺成熟,明顯羊膜腔感染,伴有胎兒宮內窘迫,在抗感染的同時行剖宮產術終止妊娠,做好新生兒復蘇的準備。④對胎膜早破者應注意預防產褥感染。
胎膜早破可對母嬰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應積極預防該癥的發生。做好孕期保健,重視衛生保健,定期宣教,尤其對高危妊娠者孕期更應加強管理及檢測;注意孕期營養均衡;預防和治療生殖道感染;避免增加腹壓,減少妊娠后期性生活次數,避免重體力勞動,盡量減少因精神因素導致的難產,減少以社會因素為指征的剖宮產,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
[1]樂杰.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
[2]王淑貞,實用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423.
[3]龍申美,胎膜早破妊娠結局186例臨床分析,華夏醫學,2009,22(5):863-865.
[4]于亞莉,胎膜早破與難產的臨床關系研究,中國保健營養:臨床醫學學刊,2010,19(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