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勇盛
摘 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就會自主地進行閱讀、拓展知識、陶冶情操、增強語感,提高分析、鑒賞、寫作等語文能力,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可以內化為學生的素質,提升人生境界,強化人文精神,培養(yǎng)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
關鍵詞:課外閱讀 習慣培養(yǎng) 重要意義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但語文在作為一種交際工具的同時,還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而閱讀作為這種內涵的集中體現(xiàn),在語文學習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有識之士的共識:“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是非常正確的,它告訴我們,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的閱讀,能積累知識,拓展視野,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17世紀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說:“事實上一切教育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培養(yǎng)人的良好習慣。”中學生正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間,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提高語文能力,充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必將對他們的一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甚至是決定作用。
1.有利于陶冶情操
法國科學家笛卡兒說:“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許多品德高尚的人談話”。讀到一本好書,找到崇拜的英雄人物,學習為人類有卓越貢獻的人的精神,心靈會感到幸福,從而強化道德、理想意識,凈化心靈,一生朝著理想的目標奮斗不已。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激勵了一代代中國青年為祖國的事業(yè)前赴后繼。
2.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不少學生在寫作時無話可寫,所寫內容空洞乏味。究其原因,除了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社會實踐比較缺乏之外,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少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唐代詩人杜甫在他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寫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廣泛閱讀有益的課外書籍來彌補生活經驗的不足,從而接觸更廣闊的生活空間,獲取更生動、更豐富的寫作素材。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美國教授斯迪芬·德·克拉森指出:學生自發(fā)的課外閱讀興趣有助于能力的發(fā)展,增加課外閱讀比增加經常性寫作訓練對幫助發(fā)展學生能力更有效。
3.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增強語感能力
語感是一種能夠迅速領會和感悟語言文字內在意義的能力,是一種語文修養(yǎng)。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敏銳的感覺。”這種語感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后天長期反復閱讀積累的結果。有一位教育家曾這樣說:“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書刊雜志、電視廣播、網(wǎng)絡等都是取之不盡的閱讀資源,學生只有通過課外閱讀,接觸大量新鮮活潑的語言材料,積累語言,開闊視野,增強對文章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語感。
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和鑒賞的能力
從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來說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同學們的語感,從而形成較強的語文能力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呂叔湘先生說:“少數(shù)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地說是得益于課外。”學生在閱讀中,會有質疑,會以獨立的精神來審視作品,通過圈點勾畫、眉批、旁批加以鑒別、欣賞和評價,把閱讀的獨特感受以讀后感、簡評的形式記錄下來,并通過與同學交流,抒發(fā)自己對作品的獨特感受,最終提高對文章的分析和鑒賞能力。
5.有利于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課外讀物以文學為主,當然也包括其他,但是文學與想象是形影不離的。文學是心靈的產物,不管是文學創(chuàng)作還是文學欣賞都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課外閱讀是鍛煉同學們的思維想象能力,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大家的思維想象能力,激發(fā)文學創(chuàng)造力。閱讀的過程其實是一個不斷思索、想象、判斷和評價的過程。
6.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通過反復的課外閱讀訓練,將有助于學生逐步形成一種獨立的閱讀能力。教師在指導中要教會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習,“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搜集、選擇、整理信息的能力,語文學習的目的才算真正達到了。這種獨立的閱讀能力,有助于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7.有利于提升人生境界,強化人文精神,培養(yǎng)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
英國的威·沃克曾說過:“只要讀書用心,人的舉止自然會一點點優(yōu)雅起來。”文學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流傳千百年的文學名著,向來被視為一個國家文化的精髓所在。課外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學生的人文精神,如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作為基本標尺的《讀者》,國內最具人性、最具溫情的雜志,被讀者喻為“溫暖靈魂的陽光”。同學們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從而培養(yǎng)向真、向善、向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引領學生進入閱讀的天地,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每一個學生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定能綻放出燦爛的花朵,學生的人生之路定能流淌出優(yōu)美的旋律,我們的社會也定能變得更文明、純凈和高雅。
參考文獻:
1.劉瓊.《中學生課外閱讀芻議》.《文教資料》.2007年第29期
2.石鷗,劉麗群.《課程改革中的若干問題》.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01期
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作者單位:江西省德興市銅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