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遠
自新課標實行以來,新課程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教學模式也隨之一改再改,日見豐富,歷史教學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推陳出新,本文想談談歷史探究教學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希望能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
一、探究的問題要精心選擇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蓖瑯?探究問題的設計也有學問,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彎路。
1.把握問題設計的難易度。過于簡單的問題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形同虛設。有適當挑戰性、思考性的問題才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思維的欲望。如必修3第一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在講儒學的創立時,可以這樣設計:孔子和孟子創立的儒學有和今天我們提倡的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一致的思想嗎?今天我們對于儒學應怎么評價和對待?這樣既有一定難度又與時代聯系起來的問題,增加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2.把握問題設計的可探究性。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探究的空間,具體說是要多設計一些有討論性、可爭議、可探究的問題。教師可以試著多讓學生去探究,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訓練和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
3.把課內探究問題與課外探究相結合。有些探究的問題需要到課外實地考察找到答案或方案。比如我在完成《江蘇宿遷現有旅游資源現狀的調查》探究課題時,就讓學生深入社會,查資料、跑圖書館、走訪旅游局、問卷群眾等等。最后寫出小論文、小建議,能力培養了,也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了。
二、探究的平臺要精心設計
精心設計探究的平臺,也就是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形式、方法,這對于實現探究的效果也很重要。可以采取如下幾種形式:
1.課堂的小型辯論。首先教師明確兩種觀點都是有理由的,只要找到支撐該理由的原因和證據就可以成立。然后讓學生分成兩組,在課堂上展開小型的辯論,雙方闡述觀點,羅列論據。在唇槍舌劍中學生自然的感悟了歷史。
2.課堂的小型表演。有些課程如果給學生設置一個歷史情景,更能起到歷史課的情感教育作用,更有助于問題的探究。表演可以具體表現為演講、游戲、角色扮演等等。
3.課后的小型論文。要寫好小型論文學生要查資料、走訪人物、運用史料分析問題、做出合乎邏輯的解釋。學生通過這么多的程序,自然培養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4.課外的小型調查報告。有些課外探究的問題可以以調查報告形式出現。
三、探究的過程要精心指導
探究的題目有了,平臺也有了,但是由于學生畢竟知識有限,探究的能力也比較稚嫩,教師要適時、適度給予指導。
1.探究前的培訓。比如上邊提到的《江蘇宿遷旅游資源現狀的調查》,教師要把學生分組到不同的旅游點細致深入調查,不能沒有指導、漫無目的地讓學生亂鉆,疲于奔命。
2.探究過程中的組織、咨詢。由于探究活動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探究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很多,教師要充當組織者、咨詢者角色。
四、探究結果的評價要及時準確
有些時候我們課堂上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只注重探究過程和形式,忽略了結果。教師對探究活動的結果一定要及時給予一定的評價。
1.探究和總結要以鼓勵為主。“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喜悅”,這是新課標的要求。因為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研究的困難會讓學生產生沮喪、挫折情緒,教師在評價中應以肯定評價為主,激勵他們探究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在探究中每個人都有收獲。
2.總結和評價要準確及時。經過教師的點評,學生辯論之后思路更加清晰、觀點也更加明確,從而達到了辯論的效果。其他的探究形式也要及時給予評價,使探究活動完整。
課程改革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素質教育也在繼續,我們高中教師只有順應改革大潮,更新思想、改革做法,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新思路,才能為素質教育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江蘇宿遷市宿豫中學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