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延輝,劉 爽
(黑龍江省雙鴨山煤炭總醫院耳鼻咽喉科,黑龍江雙鴨山 155100)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痛苦,目前手術仍為治療喉癌的首選方法,我科于2000年1月~2004年6月間共手術治療喉癌患者89例,現將臨床資料及預后總結分析如下:
收集我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間收治的89例喉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81例,女8例,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年齡32~79歲,平均59.2歲;患者病程3個月~2年;所有患者術前均經細胞活檢證實為鱗狀細胞癌,其中,聲門上型患者35例,聲門型54例;TNM 分期(均為M0)見表1。

表1 89例喉癌患者TNM分期(例)
89例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其中行全喉切除術患者48例,行近全喉切除術患者5例,水平部分喉切除術患者8例,垂直部分喉切除術患者28例;患者中行單側頸淋巴清掃術者32例,行雙側頸淋巴清掃術者25例;術后進行放療患者29例。余未行放療。
患者術后出現局部并發癥11例,其中咽瘺患者5例、切口感染3例、進食嗆咳患者2例、頸部皮瓣尖端壞死患者1例。
術后隨訪83例患者5年,死亡26例,5年生存率為68.68%,死亡原因見表2。

表2 83例喉癌患者術后各種死亡原因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及人們對生存質量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要求進行保留喉功能的手術治療[1]。有研究顯示,喉癌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喉癌TNM分期、轉移淋巴結數量、術后有無進行放射治療等[2]。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喉癌患者的TNM 分期[3]。
本組41例患者進行了部分喉切除,其臨床療效雖與全喉切除術相比無顯著差異[4],但是使患者保留了部分喉功能,提高了術后的生存質量。
喉癌患者特別是中晚期患者易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有研究證明,喉癌預后與淋巴結轉移的數量相關[5]。本組患者中由于轉移淋巴結的潰爛導致死亡的也占有一定比例。
手術切除腫瘤徹底是治療喉癌的最關鍵的手段,對切除不夠徹底或已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需進行放射輔助治療[6]。術后放療可以提高腫瘤細胞的清除率,從而提高患者術后療效。
綜上所述,年齡、喉癌TNM分期、轉移淋巴結數量、術后有無進行放射治療等均可影喉癌患者術后的生存狀態,所以喉癌的治療原則既要盡量保留患者的喉功能,又需要根據患者病理分期、體質、年齡、經濟狀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尤其是對心肺功能較差的高齡患者,應選擇全喉切除術,以保證手術切除腫瘤更加徹底。
[1]陳杰,黃文孝,李贊,等.182例喉癌手術療效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07,15(12):1753-1755.
[2]孫星梅,陳學明.高齡喉癌患者60例手術療效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07,7(4):14.
[3]任曉勇,陳文弦,崔鵬程.喉癌功能保全性手術治療的醫學倫理學問題[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5,18(3):18.
[4]李翔宇,孫海燕,梁振,等.喉切除術后發生咽瘺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其預防[J].中國熱帶醫學,2009,9(10):2010,2061.
[5]王少波.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術預后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9):123-124.
[6]李家喜,李星儒,孫高,等.保留喉功能喉咽癌手術治療的臨床資料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23(21):97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