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虹,龍 飛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觀瀾人民醫院,廣東深圳 51811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導致社會心理、精神因素的增加,加上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冠心病(CHD)已成為歐美發達國家的首要死因,在我國近年也躍居為主要死因之一[1]。冠心病是多危險因子作用于不同環節所致的慢性疾病,尤以遵醫行為和血脂水平對其影響最為明顯。目前大多數認為社區綜合干預措施可明顯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減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臟事件的發生率、降低總死亡率及致殘率。本文于2006年3月~2009年6月對本社區內的46例冠心病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與未進行社區護理干預的46例冠心病患者進行對比。結果如下:
所有患者為2006年3月~2009年6月本社區內的已確診的冠心病患者,共92例。其中,男50例,女42例,平均年齡為(60.0±7.2)歲。 病程最長 8 年,最短 1 年,平均(3.4±1.2)年。把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對照組46例,其中男23例,女2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出院前將患者的一般資料做好登記,按出院順序先后編號,每個病例只入選一次,單號為觀察組,雙號為對照組。出院前兩組患者進行服藥指導。出院后觀察組實施冠心病社區護理干預,對照組不實施社區護理干預。
所有患者在入選時和社區護理干預半年后采集空腹靜脈血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測定前避免高脂飲食和飲酒,禁食8~12 h。以調查表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對合理飲食、運動鍛煉、戒煙和戒酒、定期復診和按時服藥幾個方面的遵醫情況進行統計對比。
對于觀察組患者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次30~60 min。根據家訪結果對藥物與管理方法進行調整。具體內容:①健康教育:采取多種方式向冠心病患者教授冠心病的基本知識。對其進行心理指導,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避免情緒波動,增強治病的信心,以平靜的心態對待生活。②飲食指導:采取低脂低熱量飲食,不吃肥膩食品和動物內臟,少吃油炸食物,不喝汽水,多吃水果與蔬菜。③運動指導:科學證明適宜的運動對治療冠心病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但不可太過激烈,以步行、慢跑、登山、游泳、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為宜。④戒煙和戒酒:囑患者盡可能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⑤定期復診和按時服藥:冠心病反復發病,其中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差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指導患者嚴格按醫囑堅持服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叮囑患者定時復診,未定時復診時必須聯系患者了解情況,提醒患者復診。
應用SPSS 13.0軟件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入選時血脂無顯著性差異(P>0.05),社區護理干預半年后,兩組患者TC、TG和LDL-C與社區護理前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P<0.01);但觀察組患者TC、TG和LDL-C與對照組相比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如表1。
觀察組在合理飲食、運動鍛煉、戒煙和戒酒、定期復診和按時服藥等幾個方面的遵醫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都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結果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脂的比較(x±s,mmol/L)

表2 兩組患者遵醫率的比較[n(%)]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狹窄、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頻率的加快以及飲食等多方面的因素,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冠心病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不能靠長期的住院來解決,對于患者家屬也是一種負擔,應該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目前社區綜合干預措施對于冠心病的預防作用已經得到認可[3],其中遵醫行為和血脂水平的控制對冠心病的防治尤為重要。Hopkins等[4]研究顯示高脂血癥是冠心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血脂的控制不單單只靠降血脂藥物治療,更要堅持合理的飲食習慣,堅持適量的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所以血脂水平也與患者的遵醫行為密切相關。許多患者與家屬對冠心病知之甚少,缺乏較深層知識,雖然出院前進行指導,但對于自我護理及保健沒有足夠的重視,還是停留在有病才醫的觀念上,致使出院后不僅不能順利康復,有時病情反而繼續惡化。開展社區護理干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訪視可使護患關系更加密切,增加患者及家屬參與到患者的防治計劃中的積極作用[5],對患者反復進行相關衛生知識教育,使大多數患者懂得了該病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的作用,按照醫務人員的指導科學膳食、規范治療、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從而提高了患者的遵醫率,減低患者血脂,進而提高對疾病的療效。從本組結果可以看出社區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遵醫行為、降低血脂水平,可顯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1]吳立紅,許萍.對冠心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1,22(7):786-787.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3]馬延麗.冠心病患者茬區護理干預的隨訪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9):145-146.
[4]Hopkins P N,Heiss G,Ellison R C,et al.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in Familial Combined Hyperlipidemia and Familial Hypertriglyceridemia[J].Circulation,2003,108:519-523.
[5]陳潔清,黎觀梅,楊齊.社區護理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護理學報,2006,13(1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