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云
(湖南省益陽市人民醫院,湖南益陽 413001)
股骨頸骨折是創傷骨科的常見病,易導致患者行動障礙,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股骨頸骨折多發生于老年人群,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者出院時的行走能力和生存預后越差[1]。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發病后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障礙[2],且需長期臥床,并發癥較多,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筆者通過對40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包括心理護理、階段性功能鍛煉、并發癥護理和出院后指導等在內的系統化護理干預,旨在探討系統化護理干預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情緒和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為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護理干預提供理論依據。
選取2008年7月~2009年7月入住我院骨外科擬行手術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80例。除外標準:偏癱、心肺疾病和帕金森病等影響活動的疾病;有理解力、記憶力等認知障礙者;骨髓炎或骨腫瘤;術前即不能行走或不能耐受功能鍛煉;既往有對側髖部或下肢骨折手術史者。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齡61~85(72.4±8.2)歲。所有患者均為閉合性骨折,骨折位于左側35例,右側45例。骨折前合并心臟病4例,糖尿病5例,慢性支氣管炎6例?;颊甙醋≡簳r間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支付方式、手術方式、骨折部位和合并癥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僅給予骨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包括心理護理、階段性功能鍛煉、并發癥護理和出院后指導等在內的系統化護理干預。
1.2.1 心理護理 在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的基礎上,根據患者不同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向其講解股骨頸骨折相關知識、手術方法和目的、治療效果和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相應防治措施,在詳細評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的基礎上,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教給患者暗示、轉移和自我分析等心理調節方法,使其改變錯誤認知,減少或消除及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保持情緒穩定,增進其心理健康,提高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
1.2.2 階段性功能鍛煉 告知患者功能鍛煉的目的、方法和意義以及術后保護髖關節的方法。遵循因人而異、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主動參與的原則指導患者進行階段性功能鍛煉:①第一階段,時間為術后當天~術后第1周。指導患者術后正確體位的擺放和深呼吸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20次/組,3組/d;指導患者進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內收肌等長收縮訓練,20次/組,3組/d;指導患者進行患側踝關節屈伸訓練,20次/組,2組/d;指導患者進行髖、膝關節屈伸被動訓練,20次/組,3組/d。②第二階段,時間為術后1~2周。指導患者進行仰臥直腿抬高和屈髖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抬臀和收腰活動;指導患者進行膝、髖關節功能訓練和全身各大關節活動。③第三階段,時間為術后第3~5周。根據患者愈合情況,指導患者繼續進行肌力訓練和關節活動范圍訓練,逐漸加大外展活動度及運動量;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和上下樓梯訓練。④第四階段,時間為術后6~8周。骨痂愈合后,指導患者正確的下床方法;指導患者進行全負重步行訓練。出院前指導患者正確掌握免負重、部分負重和負重的鍛煉方法。
1.2.3 并發癥護理 ①預防感染。切口敞開換藥并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外敷以預防切口感染;加強呼吸道護理以預防肺部感染,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時給予消炎、化痰藥物(如糜蛋白酶加慶大霉素加地塞米松)霧化吸入;告知患者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增加飲水攝入量以稀釋尿液、確保尿管引流通暢以預防尿路感染。②預防血管栓塞。密切觀察患肢的腫脹、疼痛和循環情況,抬高患肢。術后給予小劑量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靜脈滴注和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以加強患者機體抗凝作用;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和患肢主動屈伸運動,協助進行患肢按摩,確保髖部負壓引流通暢,防止髖部和腹股溝部出現腫脹;避免在下肢同一靜脈反復穿刺和靜脈注射刺激性藥物。③預防壓瘡。術后使用海綿墊或氣墊床,保持皮膚和床單清潔干燥以減輕局部物理性刺激,經常變更體位,每2小時翻身1次,翻身時確?;贾幱谕庹刮徊⒊室恢本€;教會患者進行自主翻身;用溫水擦洗足并按摩足跟與足背部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1.2.4 出院后指導 包括體位指導、功能活動指導、日?;顒又笇А嬍持笇Ш鸵蠖ㄆ趶驮\等。
采用Harris髖關節評分[3]評價兩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康復程度;采用簡易Barthel指數[4]評定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5]評估兩組患者的抑郁水平;觀察兩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和血管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6.0統計分析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數據比較采用 t或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的Harris髖關節總評分和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而G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點的Harris髖關節總評分、Barthel指數和 GDS 評分比較(x±s,分)
觀察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和血管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n(%)]
老年股骨頸骨折多系意外突然發病,患者無心理準備,對疾病相關知識缺乏,加上傷肢髖部劇痛無法活動,手術治療后恢復期漫長,患者心理負擔重,易產生許多復雜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依賴心理、角色認知沖突、抑郁、焦慮、自責和恐懼等,直接影響臨床療效、患者的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陳月春等[6]研究發現,早期實施有效的心理干預,可明顯改善股骨頸骨折患者的依賴心理、角色認知沖突、抑郁、焦慮、自責和恐懼等負性心理,提高其康復效果。肖莉等[7]研究表明,在對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正確地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人際敏感、抑郁、恐懼、焦慮等心理問題,促進患者盡快康復。抑郁是一種以經常性情緒低落為主要特點的心理障礙,不僅影響患者的情緒,還會影響其認知行為,影響患者康復訓練的參與度,不利于患者盡快康復。而患肢功能恢復狀況未達到患者的預期時反過來又可加重患者的抑郁程度,使患者功能訓練的依從性降低。本組資料顯示,干預前兩組的G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在出院后3個月時,觀察組的G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系統化護理干預可明顯降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抑郁水平,增強其對患肢功能恢復的自信心,提高其功能訓練的依從性,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因此,護理人員應在對患者各個時期的心理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制訂相應的護理計劃,針對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給予分期心理護理干預,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術后積極有效的康復鍛煉對減少并發癥、恢復肌力及其協調性、達到患髖最佳狀態起著關鍵作用,促進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身心功能恢復[8]。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的Harris髖關節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經系統化護理干預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有了明顯改善,提示系統化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日常生活能力既可反映老年人的自理程度,又可間接預示其生活質量。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因髖部創傷、術后肢體功能受限及長時間臥床常導致其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損。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系統化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術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對患者的肢體功能的恢復有著積極的作用。老年人骨質疏松,供血差,股骨頭極易缺血壞死,加上老年股骨頸骨折后需長期臥床,其機體代償和組織修復能力顯著降低,易發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和血管栓塞等并發癥。本組資料顯示,觀察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和血管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系統化護理干預有助于減少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系統化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緩解其抑郁程度,減少其并發癥的發生。
[1]Hagino T,Ochiai S,Wako M,et al.Comparison of the prognosi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J].Indian J Orthop,2008,42(1):29-32.
[2]Olofsson B,Stenvall M,Lundstrom M,et al.Mental status and surgical methods in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J].Orthop Nurs,2009,28(6):305-313.
[3]吳海山,馮明光.髖膝關節置換術后療效評估體系[J].中華骨科雜志,2004,24(8):64-67.
[4]袁麗,張建欣.內科護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236.
[5]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17-219.
[6]陳月春,覃正茂.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預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7,15(7):20-21.
[7]肖莉,李廣海.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與干預[J].當代護士:??瓢?2009,17(7):82-83.
[8]葛向煜,王君俏,劉邦忠,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康復護理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6):55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