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虹,龍 飛
(深圳市寶安區觀瀾人民醫院,廣東深圳 51811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患病率不斷增加。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臨床住院期間的護理服務在患者出院后若得不到合理的護理。血糖控制不好,病情加重,易發生并發癥。重復住院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居家護理是對有后續照護需求的個體及家庭,在其居家環境中,提供定期的健康照護服務,并達到健康促進、健康維護和疾病預防的目的。目前居家護理的效果越來越受到肯定,為此本文選取2006年9月~2009年9月對本社區內的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對其實施12個月的居家護理,與未實施居家護理患者相比,其效果明顯。結果報道如下:
所有患者為2006年9月~2009年9月本社區內的已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齡為(50.6±6.2)歲。病程最長15年,最短2年,平均(5.2±1.1)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出院前將患者的一般資料做好登記,按出院順序先后編號,每個病例只入選一次,單號為觀察組,雙號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出院時均給予出院指導、健康指導。內容包括治療飲食配合、運動及藥物指導、尿糖監測、血糖監測、定期復診等;實驗組患者除給予出院指導、健康教育外,還對其實施12個月的居家護理。
主要的指標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患者入選后測量各項指標作為基線值。然后每月測量1次各項指標,根據指標變化指導居家護理。最后,比較基線值與第6個月、第12個月的指標的差異。
應用SPSS軟件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1 評估
對患者心理狀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營養狀況、經濟條件、家庭社會支持、健康宣教知曉率等一般情況進行評估。測量以下各項指標: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各項指標結果結合一般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訂相應的居家護理計劃和可行的護理措施。
1.5.2 護理方法
1.5.2.1 健康宣教 可采用播放衛生宣教錄像和發放健康教育知識小冊子。宣教以患者、家庭有關人員、患者直接照顧者為整體對象,評估其對糖尿病有關知識的了解情況,針對性地對他們的學習需求及能力進行個體化的一對一健康教育。
1.5.2.2 心理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由于病程長,經多方治療不能痊愈,大多數患者的思想包袱沉重,極易產生焦慮、孤獨、抑郁、恐懼等心理。因此,必須給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以熱情誠懇的態度,關心體貼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使其居家護理措施得以順利實施。
1.5.2.3 飲食護理 根據患者的病情開出個性化的飲食處方。按照碳水化合物50%~65%、蛋白質15%~20%、脂肪20%~35%的比例制訂飲食處方,按1/5,2/5,3/5的比例三餐分配制訂食譜[2]。限制高脂、高膽固醇食物攝入,多食蔬菜、水果,戒煙、禁酒。
1.5.2.4 運動指導 適宜的運動對治療糖尿病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但不可太過激烈,以步行、慢跑、登山、游泳、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為宜。可用心率來衡量運動強度,以公式(170-年齡=心率)為衡量標準,運動后的心率應在休息后5~10 min恢復到運動前水平,如運動后10~20 min心率仍未恢復則說明運動量過大,應調整[3]。
1.5.2.5 血糖監測及藥物服用指導 教會患者掌握尿糖試紙、血糖測定儀的使用方法,定期監測并記錄。對血糖偏高的患者及時幫助查找原因,并調整藥物用量。囑咐患者準時準量服用降糖藥,教會患者自用注射胰島素。
1.5.2.6 預防并發癥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是各項并發癥的產生。對于并發癥以預防為主,隨時觀察病情,監測各項指標、尤其是血糖指標。
實施居家護理后,觀察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項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血壓、體重、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與未實施居家護理前相比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與對照組相比也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結果見表 1。

表1 居家護理后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各項指標的比較(x±s,n=29)
由于糖尿病患者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怎樣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是值得繼續探討的課題。隨著醫療衛生的發展,對于老人的特別是對于老年慢性患者群的居家護理越來越受重視。汪潮等[4]的調查顯示,家庭病床、上門護理可以減輕家屬負擔,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成為老年人接受的形式。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以來,“4-2-1”的家庭結構增長迅速,老年人需要來自家庭以外的、長期的、可負擔得起的護理和生活服務[5]。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它的危害不僅僅在于血糖的本身,還在于因血糖的增高而引發的一系列糖、蛋白質、脂肪代謝功能紊亂和由此產生的急慢性并發癥。由于它與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所以加強居家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嚴格的飲食控制以及準時準量服用降糖藥物是控制血糖,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措施。其中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6]。從本文結果中可以看出:實施居家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血壓、體重、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與未實施居家護理前相比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與對照組相比也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居家護理對于2型糖尿病效果明顯,適合推廣。
[1]劉純艷.社區護理學[M].3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
[2]黃列軍,曹筱芬.搪尿病患者生活指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29-133.
[3]李明東.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6,6(4):75-76.
[4]汪潮,王坤,顧澤寬.上海乍浦街道離休干部社區衛生服務需求意愿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資源,2004,(7):23-25.
[5]張玲,郭紅.老年人的居家護理[J].中國全科醫學,2006,9(15):1290-1292.
[6]高玲.糖尿病患者的社區護理[J].臨床與實驗醫學雜志,2008,8(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