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根興,李紹敏
不穩定型心絞痛(UPA)是介于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組臨床心絞痛綜合征。未經過治療,可發展成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因此,抗凝、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穩定粥樣斑塊,抑制炎性細胞的滲入是治療的重要環節。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5年3月—2009年1月在我院內科住院UPA患者 66例,診斷均符合WHO推薦的UAP診斷標準[1]。其中男41例,女25例;年齡58歲~79歲(68歲±8歲);初發心絞痛20例,惡化勞力性心絞痛14例,靜息性心絞痛17例,變異性心絞痛12例,梗死后心絞痛3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6例與對照組3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發病時間、ECG改變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標準抗心絞痛治療,腸溶阿司匹林 100 mg,每日1次;單硝酸異山梨酯20 mg,每日 2次;硝酸甘油(20~80)μ g/min靜脈輸注,以不發生低血壓為限,連續靜脈輸注 48 h~72 h;口服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鈣離子阻滯劑,低分子肝素鈣5 000 IU皮下注射,1次/12 h,共用5 d~7 d,普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4粒聯合西藥,每日3次。兩組均以10 d為 1個療程并觀察療效。1個療程后,腸溶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鈣離子阻滯劑、單硝酸異山梨酯、通心絡膠囊原劑量服用。
1.3 觀察項目 心絞痛緩解情況,發作次數,12導聯心電圖,出凝血時間。每日常規做12導聯心電圖,觀察ST下降程度,心電圖恢復者2日1次。
1.4 療效標準 心絞痛,顯效:1個療程后心絞痛發作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絞痛分級改善Ⅱ級或Ⅱ級以上;有效:1個療程后,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一半以上,心絞痛改善Ⅰ級;無效:1個療程后,心絞痛發作次數無明顯減少。心電圖,顯效:靜息ECG恢復正常,發作時ST段下降≤0.05mV;有效:靜息ECG的ST-T較治療前恢復50%以上,發作時ST段下降≤1 mV;無效:靜息 ECG與治療前相同或惡化,發作時ST段下降>1 mV[1]。
2.1 兩組治療1療程后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凝指標的變化(±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凝指標的變化(±s)
組別 n APT T(s)PT(s)TT(s)Fg(g/L)治療組 治療前 36 36.91±4.25 11.51±2.26 15.35±3.06 3.95±0.55治療后 36 47.78±6.56 15.25±1.91 19.02±4.13 2.11±0.73對照組 治療前 30 38.56±3.96 11.12±3.08 15.98±5.11 4.18±0.95治療后 30 46.80±7.24 14.33±2.88 18.13±3.67 2.89±0.84注:兩組組內治療前后及組間治療后比較,P>0.05。
2.3 兩組心絞痛再發率和心肌梗死發生率 治療組4周發生心絞痛2例,12周發生心絞痛3例,心肌梗死2例。對照組4周發生心絞痛7例,12周發生心絞痛 9例,心肌梗死3例。
兩組治療后4周、12周心絞痛再發生率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肌梗死的發生率無統計學意義。
2.4 不良反應 兩組均無皮膚與黏膜出血和肌肉疼痛,均未見肝功能損傷。
UAP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出血引起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以及內膜損傷或斑塊破裂,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發生或加劇。血栓的形成發生率為80%~90%,多為白色血栓[2],腸溶阿司匹林和普伐他汀能有效防止血小板集聚、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穩定粥樣斑塊,抑制炎性細胞的滲入,能有效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生。本資料顯示通心絡配合腸溶阿司匹林、普伐他汀、ACEI、β-受體阻滯劑、低分子肝素鈣、硝酸甘油、單硝酸甘油酯在控制心絞痛發生率優于對照組。根據中醫絡病心血管系統理論,冠心病的中醫機制是心氣虛乏,絡脈瘀阻,絀急而痛。通心絡具有益氣活血、搜風通絡作用。方中人參為君,補益絡氣,氣旺而運血有力,絡脈自易暢通。水蛭化瘀通絡,全蟲搜風通絡為臣藥。土鱉蟲活血通絡,佐水蛭搜剔絡中之瘀,蜈蚣搜風解痙,蟬蛻熄風止痙,佐全蟲搜風解痙以止絡脈之絀急,赤芍涼血散血,并制人參之溫,酸棗仁養血安神以防瘀傷正,共為佐藥。降香、冰片芳香引諸藥入絡通竅為使藥。諸藥配合,益心氣扶正以固本虛,活血通絡搜風解痙以祛邪,氣旺血行,心腦脈絡暢通,臨床諸癥自能解除。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通心絡增加抗凝效果,減輕阿司匹林抵抗,與他汀類合用可增強降脂效應,降脂作用隨時間延長而更加明顯,明顯降低血清C反應蛋白,明顯改善 PCI患者長期預后[3]。
[1]邵耕.現代冠心病[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4:300-302.
[2]汪一清.不穩定心絞痛的機理和防治進展[J].中國急救醫學,1995,15:48.
[3]曹建恒.通心絡膠囊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3):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