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勤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安徽 蚌埠 233041)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新會計準則將公允價值放在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核心地位,銀行可按當前市場狀況對資產和負債的真實經濟價值進行計量,及時反映銀行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值變化,并在收益中得以體現。這樣能更加真實、公允地揭示銀行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風險管理量化信息,更加符合目前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慣例,有利于增加市場約束和透明度。但是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公允價值計量會增加我國上市銀行財務項目的波動性。公允價值的計量使上市銀行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與多變的資本市場和宏觀經濟環境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資本市場和經濟環境的任何變化都會通過公允價值的變動在上市銀行的財務報表中得到反映,從而增加我國上市銀行收益和資本的波動性。
假設某上市銀行年末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金額為TFA(Trading Financial Asserts),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金額為IP(Investment Property)。當公允價值變動1%時,其對該銀行凈利潤的影響為(TFA+IP)1%。另設該銀行該年度的凈利潤為NP(Net Profit),則當公允價值變動1%時,該銀行的凈利潤變動率為(TFA+IP)1%/NP,銀行凈利潤對公允價值變動的敏感系數為(TFA+IP)/NP。通過對我國A股上市銀行2008年年報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能夠計算出各家銀行凈利潤對公允價值變動的敏感系數(見表1)。

表1 2008年我國上市銀行財務項目對公允價值變動的敏感系數 單位:%

資料來源:根據14家上市銀行2008年財務報告整理而得
14家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對公允價值變動的綜合敏感系數為0.72,說明在整體上銀行的凈利潤對公允價值變動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其中,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和南京銀行的敏感系數接近或超過2,即這幾家銀行的凈利潤對公允價值變動比較敏感。個別銀行即南京銀行的敏感系數超過5,該銀行的凈利潤對公允價值變動非常敏感。
假設某上市銀行年末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金額為TFA,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金額為IP,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SFA(Financial Asserts For Sale),股東權益為SE(Stockholders Equity)。則該銀行股東權益對公允價值變動的敏感系數為(TFA+IP+SFA)/SE。通過對我國A股上市銀行2008年年報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可以計算出各家銀行股東權益對公允價值變動的敏感系數(見表1)。14家銀行的股東權益對公允價值變動的綜合敏感系數為1.38,說明整體上銀行的股東權益對公允價值變動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和深發展的敏感系數接近或超過2,說明這幾家銀行的股東權益對公允價值變動比較敏感。
公允價值變動對銀行凈利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它反映了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項目的公允價值變動對上市銀行當期損益的影響程度。通過對2008年我國各家上市銀行的年報進行分析,其中有9家商業銀行獲得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另外5家銀行出現公允價值變動凈損失(見表2)。14家上市銀行的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合計數為-7.07億元,占凈利潤合計數的比率為-0.19%。在9家存在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的銀行中,如果將其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在其凈利潤中扣除,并沒有一家銀行發生凈利潤符號反轉。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銀行業利用公允價值計量進行盈余管理或利潤操縱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公允價值變動對于銀行凈利潤的整體影響程度也不大。

表2 2008年公允價值變動對我國上市銀行的影響 單位:億元
其中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絕對數最大的是中信銀行,只占其凈利潤的4.91%;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占凈利潤的比率最大的是南京銀行為14.63%,但其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額僅為2.13億元。14家上市銀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占凈利潤比率的極差為17.06%、標準差為5%,說明公允價值變動對于銀行凈利潤的影響程度各有不同,且對個別銀行的凈利潤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公允價值變動對股東權益的影響主要包括直接計入資本公積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以及計入當期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通過對2008年各家上市銀行年報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數據,以及各銀行計入當期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進行整理,能夠估算出公允價值變動對于各家上市銀行股東權益的影響。
14家銀行公允價值變動額(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額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合計數為212.43億元,占股東權益合計數的比率為1.01%,即公允價值變動對于銀行股東權益的整體影響程度并不明顯。其中有12家銀行的公允價值變動額為正數,另2家銀行的公允價值變動額為負數。公允價值變動額占股東權益的比率最大的是10.91%,即北京銀行;公允價值變動額占股東權益的比率最小的是-8.26%,即民生銀行。14家銀行公允價值變動額占股東權益比率的極差為19.17%、標準差為4.64%,可以看出公允價值變動對于上市銀行股東權益的影響程度各有不同,且對個別銀行的股東權益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為進一步驗證以上分析結果,本文使用14個上市銀行2009年上半年度的財務報告資料進行簡要的分析。14家銀行2009年上半年的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合計數為1.64億元,占凈利潤合計數的比率為0.07%。從變動趨勢來看,14家銀行2009年上半年度的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合計數轉為正數,相對于2008年的變動仍然比較平緩,即公允價值變動對于銀行凈利潤的整體影響程度比較小,這一結論與2008年的數據分析結論基本一致。14家銀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額占凈利潤比率的極差為17.55%、標準差為5.33%。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2008年相比,有8家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深發展和南京銀行)2009年上半年度的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占其凈利潤的符號發生了反轉,其中變化最大的是南京銀行,從 2008年的14.63%變為2009年上半年度的-11.36%。上述事實說明公允價值變動對于銀行凈利潤影響的個體差異仍然比較大,公允價值變動對于個別銀行的凈利潤造成了很大影響,這一結論與利用2008年年報數據分析結論也是一致的。
通過對2008年和2009年的年報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公允價值的變動對個別上市銀行的凈利潤、股東權益都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一些上市銀行財務對公允價值變動的敏感程度比較高。即公允價值計量在及時反映經濟現實、真實揭示銀行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值變化的同時也加大了銀行財務的波動性。但是,公允價值計量在總體上尚未對我國上市銀行的整體業績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上市銀行財務波動性的整體影響還相對較小。
采用公允價值計量能更加準確地披露銀行的現金流量,更確切地反映銀行的經營能力、償債能力及所承擔的財務風險,提高財務信息的相關性,從而得出的信息能為銀行管理人員、債權人、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的經營、決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從對上市銀行財務數據的分析來看,公允價值計量的效果積極有效,公允價值計量的運用應該推廣到非上市銀行。
我國尚屬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金融市場不發達也欠規范,利率和匯率還未完全市場化,即使那些有效的交易市場也缺乏足夠的深度和廣度。當銀行相關資產或負債項目不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時,公允價值計量必須依賴估值技術,同時公允價值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銀行對嚴格的公允價值估值程序的運用。因此國家相關部門和商業銀行自身都要對公允價值的衡量標準、獲取方式及信息質量等做出明確規定,出臺可操作性更強的公允價值估值執行指南。
公允價值只是一種計量工具,它在表層將風險資產和負債以一種“公允”的方式反映出來,其并不是金融危機的本質原因,但它確實對金融危機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監管部門有必要根據使用公允價值后的會計數據,適時對監管資本的計量范圍進行調整。同時,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內核算,計算加權風險資產時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的組成部分也發生變化,監管部門應對權重和轉換方式進行適當調整,在審慎的前提下在會計資本和監管資本之間建立必要的聯系。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加強公允價值的理論研究,培養高素質的風險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2]丁云娜.商業銀行公允價值計量相關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管理學院,2007.
[3]羅勝強.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分析[J].會計研究,2006(12).
[4]汪祥耀.公允價值計量:一個世界性的財務報告難題[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