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瀅
【摘要】對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進行分析論述,探討優秀主持人所應具備的素質。
【關鍵詞】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
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電視在大眾文化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電視主持人在節目制作中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矚目。優秀的主持人必須擁有優秀的語言風格,語言風格是他們贏得讀者的徽章和憑證。優秀主持人語言共同的特點是擁有“魅力”,但每一個主持人獲得“魅力”又各有各的途徑,個中經驗值得深入探索與剖析。
一、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特點
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并非純粹個人的語言,它還受到電視這種媒介本身以及欄目的影響與限制,個人風格是在“行業”與“欄目”的基礎上凸顯出來的。
1、主持人的個人語言風格
當主持人的語言具備了基本素質、欄目特點的要求,即與所主持的節目達到魚水交融、合二而一的境界后,可以說這位主持人是合格的了。但如果希望跨越“合格”與“優秀”的界限,則要求主持人站在欄目風格的平臺上實現個性的回歸。這種回歸不是簡單的個性張揚,而是對平庸規則的超越。
2、電視節目主持人共同的語言要求
“主持人”可以指一種社會職業, 作為這樣一個以語言為主要工作手段的群體,他們對語言的運用勢必會帶有鮮明的職業特點。這些特點就構成了主持人語言風格的宏觀特征,也可以稱之為其語言風格的共性基礎。需要指出的是,宏觀特征應該成為全體節目主持人必須具備的語言素養,因為正是由它形成了主持人和非主持人的區別特征。
3、欄目對語言的要求
主持人在具備了語言風格特征的共性基礎之后,就應明確所主持節目的宗旨、內容、形式、特點,深入了解并準確把握節目的定位,使自己的語言風格與具體欄目相融合,才可能真正成為聯系欄目與受眾之間的中介和橋梁。那么,主持人如何才能做到對節目深入透徹地理解和把握呢? 簡單地說,一要了解節目類型的共性要求;二要明確具體節目的個性特點。像新聞評論節目,僅從欄目的類型中我們就可以得出“新聞”二字要求節目具有真實性、及時性的特點;而“評論”二字又要求節目盡可能地開闊觀眾的視野,提供消息以外更多的信息,使報道具有深度和廣度。所以,新聞評論類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應當具備客觀權威、反映敏捷、平易樸素、深入透徹的特點。
二、優秀主持人需要具備的主要風格特征
1、溫文爾雅,細膩真摯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中國的電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觀眾群體,由于觀眾的年齡、性別、知識結構不同,因此觀眾的口味、需要也是多層次、多樣式的。面對一些女性和老年觀眾,有的主持人把自己的風格定位在“溫婉細膩”的層次上,加強語言的修養與磨練。
2、機智幽默,平中見奇
電視主持人風格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種就是“機智幽默”。“機智幽默”其實是人類最美好的天性、最可貴的品性之一,同時也是主持人最難得的素質。一個主持人如果思維敏捷、富有幽默感,他就能把一個看似平庸、普通的節目主持得有聲有色,讓觀眾在笑聲中接受美的陶冶。
3 、理智深刻,尖銳犀利
優秀節目主持人共同的特點是受到眾多觀眾的喜愛,但同樣的喜愛卻是由不同風格贏得的。理智深刻,尖銳犀利是主持人基本的風格類型之一。在欄目方面,它更適宜于“新聞評論”等較嚴肅、莊重的門類。它要求主持人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較高的智商和敏捷的反應能力;它要求主持人擁有寬闊的知識面,對國際風云、天下大事總是保持密切的關注和了解,碰到突發事件能夠迅速作出反應。優秀主持人評述國際、國內大事,不是照本宣科地重復別人的看法,而是能夠洞察大局,對問題有自己的意見和觀點,這樣才能胸有成竹,處驚不亂,面對億萬觀眾縱論天下大事。
4 、新穎獨特,融情于理
優秀的電視節目不僅要以理服人,同時也要以情動人,這對主持人也許是一個更高的挑戰。
這要求主持人一方面具備豐富的知識、良好的理論修養、精密的觀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同時又擁有完備的心理學知識,要善于把握觀眾的心理,把握觀眾感情的脈搏。在主持節目時,隨時與觀眾進行感情上的交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理”與“情”并重,把高臺講經式的宣講,變成心與心的對語、情與情的互動。
三、如何塑造優秀的主持人風格特征
1、明確自身定位,展現個性風采
風格不是憑空建立的,個性不是刻意而為的。主持人只有在透徹了解節目特點,找準自身定位的基礎上,才可能逐漸形成具有個性風格的語言。所以,主持人應從認識并把握節目特色和受眾期待視野、接受心理入手,使自己的心理和語言無限貼近節目與受眾的要求。主持人的語言風格不是創作主體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工作實踐中逐步積累的;不是個體自封的,而是廣大受眾和同行認可的
2、真誠面對觀眾,實現平等交流
節目主持人是服務于受眾的,失去受眾的支持,節目就難以存活。然而,職業的特殊性往往會使主持人生發一種先天性的自傲心理,一種居高臨下的潛意識,極易形成自我語言中心:或者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把主持的節目變成主持人的自我表演;或者頤指氣使、盛氣凌人,把自己的想法、觀點強加給受眾,讓人聽了很不舒服。所以,主持人必須首先樹立語言親和意識、服務意識,讓節目處處流露著坦率與真誠,與受眾進行直接的、平等的、心靈的溝通與交流。坦率和善、真誠質樸的情感化語言是縮短與受眾心理距離的最佳途徑。主持人要始終用一顆真誠坦蕩的心對待每一個接收者,切記“誠于中必形于外,慧于中必秀于形。”
3、完善知識結構,全面提升自我
老舍先生說:“風格與其說是文字的特異,還不如說是思想的力量。”語言的真正源泉和動力是積極的思維活動,它本身只是思維的外殼。正如樹木深植于土壤才能發芽生根、枝繁葉茂,語言風格的塑造更是無法離開主持人素養水平的提高。優秀的節目主持人需要具備扎實而寬廣的理論和知識根底,具備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共同構建的基本知識體系,并爭取在“廣博”的基礎上做到“專深”。只有如此,主持人才可能擁有開闊的視野和靈動的思維,才可能擁有對生活更深層面的理解和感悟,才可能在闡釋問題時做到視角獨特,言之有物、風格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