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杰 甘肅省商務廳
由于網絡技術的脫穎而出,拓寬了國際貿易的交易平臺,使得這項技術應用范圍逐步擴展,從沿海到內陸,從科研到生產,從政府到企業,傳統的流通方式正逐步與網絡交融。作為欠發達地區的甘肅,電子商務的普及應用也在深入,其應用領域也在擴大,對于這種現象的出現如何研判、歸納,探索在經濟調整新形勢下的對外貿易新思路?為此,筆者通過對內陸外貿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情況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力求揭示它內在發展規律和應用前景。
2005年起,甘肅就開通電子口岸,海關、商檢全部實現無紙化。蘭州天星稀土公司在三年前選擇了“在線廣交會”電子商務平臺,幾年下來獲得了“在線廣交會”金牌會員,通過網絡客戶強有力的支持,企業發展采購商30余家,每年在網上和通過廣交會上優勢互補,貿易成交金額以百萬美元額以上遞增。據了解,像天星稀土公司一樣的企業基本覆蓋了廣交會參展商,由于廣交會源源不斷的新機會、新客戶資源,使得參展企業數量和出口額每年平均遞增,分析關鍵因素就是網絡媒體為他們助力“遠航”,電子商務技術為他們提供了便捷的服務。甘肅有80%以上的進出口企業注冊開展了電子商務,所有參展商加入“甘肅省國際電子商務平臺”,成為“誠商網”和“網上廣交會”的會員,2009年全省進出口貿易全部通過電子商務方式間接實現貿易。從內陸省份甘肅一個側面看到了電子商務的興起,同時也折射出中國電子商務在進出口貿易的應用程度。
可以講,1997年電子商務在中國剛剛興起之時,電子商務就涉足外貿,由于當時認識上的原因,只提出了“無紙貿易”是全新的商業運作方式。亞洲金融風暴后,電子商務對外貿企業發揮了實質性的作用,在廣交會上,電子商務讓廣交會“永不落幕”成為現實。這一階段,國內眾多的電子商務網站應運而生,外貿企業有更廣泛、更多的選擇電子商務平臺業務,電子商務逐步在外貿業務中普遍采用。經過十多年探索,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啟用,配套的技術支持,由國富通、國富安、國富寶公司提供,從數據平臺到CA認證、到支付系統進行不斷升級和改進,據悉,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應用平臺。隨著發展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從“在線廣交會”、“中國出口商品市場”提升為“誠商網”,2006年以來,電子商務網上成交逐年遞增,商務部所屬進出口電子商務網站網上成交額有3400萬美元到2009實現4億美元。
廣交會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風向標,也是國際信息交流中心,來自世界的客商在尋找商品的同時,需求催生了新產品、新市場,孵化了一批批新企業,電子商務在這里尋求到了發展的土壤,參展商成為電子商務平臺的注冊會員,而每年不斷擴張的國外采購商成為平臺光顧客戶,供需關系支撐著“網上廣交會”等涉外電子商務平臺發展。
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和興起,可以說已成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里有一組數據顯示,2005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49000億美元,200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只有12992億元人民幣,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7.1%。到2006年交易額為15494億,比2005年增長19.9%。2007年達到2.1萬億;2008年金融危機又一次給電子商務業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了3.1萬億元,其中,B2B交易規模達2.96萬億元,B2C交易達87億元,C2C達1195億元。2009年在2008年基礎上翻番。
隨著電子商務第一代、第二代發展到第三代的提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正在迅速形成。企業不再像過去那樣采用人工辦法購買和銷售它們的產品。隨著發展買主和賣主通過電子網絡而聯結,商業交易開始變得具有無縫性。一大批電子商務營運商興起。電信、移動、聯通等電信運營商都在發揮各自優勢,加大力度推出獨具特色、模式創新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
誠商網、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環球資源網、慧聰網等眾多對外貿易的電子商務網站,也紛紛利用廣交會和國內貿易展會來發展客戶資源,不管是運營商和網站平臺,都看中了這一發展契機,進行著一場“線上”與“線下”的商業博弈。在沒有網絡的時代,那些海外采購商要想找到合適的供應商,至少需要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來進行商業溝通,有的采購商要親自跑到國外考察幾天才能達成交易,這其中的國際長途費用、來回的差旅費都是很高的,而且還耽誤時間。自從有了網絡和電子商務,海外采購商只需要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信息,包括產品規格、材質、圖片,選擇自己滿意的產品及供應商,迅速達成交易。網絡不僅減少了海外采購商的差旅費和電話費,而且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所以現在的海外采購商幾乎都通過網絡來尋找產品及其供應商。
據資料顯示,2008年底,我國各類行業網站達到5100多家,以應用的進出口貿易的電子商務網站也就是25家之多,其中具有多種文字語言進出口貿易的網站達到6家,廣交會官方網站和“誠商網”以對外貿易的進出口為主;國內B2B電子商務運營商“阿里巴巴”2008年零售份額和規模占56%以上,“環球資源網”占9.3%、“中國制造網”占4.6%、“中國化工網”占 2%。廣交會官方網站的增值服務形成了11份語言版本,訪問量逐年上升,影響面逐步擴大,廣交會期間高峰期日點擊量達到200萬人次,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電子和使用的人數已覆蓋了全球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從全年的訪問量來看,有70%來自中國境內,有30%來自境外國家和地區。總而言之,網上找客戶、接訂單已成為新參展企業和老企業擴大貿易的方式之一,已被采購商所接受。
現在,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對于中小企業業務增長的作用日趨明顯。網絡解決了外貿參展商和采購商更多想了解的信息,同時也引起了電信運營商的關注,電信3G網絡推出,各大運營商積極著手電子商務平臺建設,表明電子商務對于未來電信運營商有著難以估量的意義。通過電子商務,電信運營商能有效實現從網絡基礎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電子商務甚至有望成為未來運營商的主要盈利點之一。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網上購物市場規模達到了2700億元,預計到2010年此數字將增長至5000億元以上,屆時網上銷售額將占到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3%以上。互聯網技術的有力支撐,構成了新經濟的動力,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改變了人們生活環境方式。網絡經濟帶來的相關行業經濟效益30%以上的提高,直接刺激一、二、三產業的轉型升級。
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將逐步在電子商務方面突破,全球正在崛起的區域性網絡公司組織有可能形成全球最大的一條龍服務電子商務樞紐網,形式多元化的樞紐為電子商務提供更多業務服務。
1.如何選擇適合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隨著電子商務在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時應用程度的不斷加大,給企業帶來的效益也就越大。一是網絡信息應用在電子商務,相比傳統貿易方式,減少了繁雜的程序,以無紙貿易形式,降低了貿易成本,實現了扁平化;二是商品從開發、研制、生產、消費的過程,電子商務完成了單據形成到結算,快捷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從貿易推出到交易成交,人力資本的配置與知識產品的生產之間的關系優化。對外貿企業來說,要適應外貿方式的改變,必須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商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是由專業的網絡公司開發并運行的,他們針對不同類型的貿易企業的特點和需求,開發具有針對性的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一般具有以下三個基本功能:其一,提供一個方便的建設企業網站的服務器空間;其二,提供相應的技術保障和管理;其三,提供相應的宣傳推廣服務。
2.怎樣選擇電子商務平臺才能算合適。其實,這個選擇過程并不困難,只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就可以了。一是選擇好經營場地。首先要進行市場情況分析,要搞清楚自己產品的主要海外市場范圍,是美洲市場大,還是歐洲市場更加重要。其次,要分析一下自己產品的數量、特征,10個產品需要的空間和100種產品需要的空間大不一樣。二是選擇規模是關鍵。規模大,供應商就多,競爭也更加充分,商品的價格水分也被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采購商在這里能以最低價格買到同等質量的產品,所以采購商愿意來,商機也就更多。電子商務平臺的規模很重要,但不是規模越大效果就越好,這是因為電子商務平臺行業處于完全自由競爭狀態。三是量身制衣。有些特殊行業,由于自身專業性強的特點,選擇綜合型平臺不是非常合適,例如化工行業、醫藥行業。在眾多的同類產品中,能第一時間吸引買家注意的產品意味著比同行可獲得更多的商機。所以,在發布產品信息的時候,企業需要發布能夠引起買家關注和興趣的產品。
3.如何有效操作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合同和傳統的書面合同一樣,電子合同一般都包含約首、基本條款和約尾三大部分。約首部分一般包括合同名稱、合同編號、締約雙方名稱和地址等項內容。合同的基本條款同樣包括品名、品質規格、數量或重量、包裝、價格、交貨條件、運輸方式、保險、支付條款、檢驗、索賠、不可抗力和仲裁等項內容。約尾部分一般包括簽約日期、簽約地點和雙方當事人簽名等項內容。傳統的書面合同一般是一式兩份,雙方簽名蓋章生效后,各執一份。而電子合同的簽字生效是用數字簽名形式來實現。在平時與筆者和廣大供應商的接觸中,很多供應商認為,專業的賣家只需要看圖片就知道產品的情況,而且如果采購商確實有采購意向,他(她)會進一步發詢盤了解,現在是買家市場還是賣家市場呢?買家有那么多的選擇,尤其是你的同行已經給另外對方詳細的產品介紹,買家為什么還要放棄好的選擇來選擇你呢?所以在描述產品的時候,要注意做到產品描述的詳細與專業。發布的信息專業與否,決定著企業產品和公司是否能夠吸引買家,從而進一步獲得買家詢盤的機會。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可以聚集數百萬的會員,要想在這些會員中脫穎而出,就必須獲得更優先的信息發布位置,方便采購商容易搜索到商品信息。采購商到達電子商務平臺,也是通過搜索商品關鍵詞來找尋目標,在眾多搜索結果中,付費會員總能獲得更加優先的排名,也就能獲得更多的商機。從網絡營銷角度來分析,網站的設計必須專業化和商業化,如果目標客戶在進入企業網站60秒之內,網站內容還沒有引起他的注意并贏取他的信任,那么失去這個潛在客戶的可能性高達70%。如果客戶在2分鐘之內還沒有找到企業的聯系方式,那么失去這個客戶的可能性高達80%。
縱觀發展,現階段電子商務在發展中仍遭遇瓶頸,中小企業在應用電子商務中困難重重,仍然制約著電子商務的健康推進,據抽查甘肅經營進出口貿易三分之一的企業,在應用電子商務投資上,約有五分之一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造成網絡貿易失敗的主要原因,既有客觀原因,自身建設方面不到位;又有主觀原因,認識不足,進入誤區。
筆者認為,要解決電子商務發展瓶頸問題,國家不能缺位,把電子商務納入宏觀調控范圍:
一是商務部要牽頭整合網絡資源,將傳統企業和商務平臺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因特網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介入政府商務、財稅、工商部門的監管之下;二是國家應盡早將電子商務促進法納入課題研究范圍,鼓勵個人開展網上交易和網上創業,鼓勵企業利用電子商務促進商品流通和擴大消費,提升外貿業務水平;三是探索優化物流、解決運輸、海關、商檢一體化問題;四是銀聯信用業務提供支付的第三代電子商務,解決電子商務規模化和安全認證、支付等問題;五是有效解決用戶需求、市場信用和網上監管與納稅問題;六是建立電子商務運營商準入與淘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