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蕊,李景君,徐京育
近年來諸多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IR)的發生和發展與一氧化氮(NO)、內皮素-1(ET-1)等血管內皮細胞改變有關。中醫學認為痰瘀互阻為IR的病機。祛瘀化痰中藥具有良好的化濁醒脾作用來解除IR,增加機體胰島素敏感性,本實驗通過觀察IR時血管內皮細胞NO、ET-1濃度的變化,初步探討IR對血管內皮細胞的影響和復方丹參飲的保護機制。
1.1 藥品與試劑 復方丹參飲(丹參30 g,半夏20 g,檀香10 g,砂仁10 g,蒼術20 g等組成)水煎液,按人與大鼠體表面積比例1∶0.018計算終濃度為每毫升1.2 g生藥,由本實驗室自制;羅格列酮15mg/(kg?d);NO試劑盒及ET-1試劑盒。
1.2 實驗儀器 低溫離心機、溫預箱、酶標儀、血糖儀、電子天平、血壓儀、量筒。
1.3 實驗動物 健康SPF雄性W istar大鼠60只,體重130 g~160g,鼠齡8周,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編號:2008004。
1.4 分組及飼養 健康SPF級雄性Wistar大鼠適應性喂養1周后隨機分為5組并編號,即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復方丹參飲預防組(中藥預防組)、復方丹參飲治療組(中藥治療組)、羅格列酮組,每組12只。除空白對照組給予常規飼料喂養外,其余各組大鼠喂養高脂飼料(10%豬油、20%蔗糖10%蛋黃粉、0.5%膽酸鈉、59.5%常規飼料,均于1周內新鮮配置,4℃存儲)。其中,中藥預防組開始給予高脂飲食同時即給復方丹參飲灌胃,每日清晨一次,每次2 m L,其余各組灌服等容量生理鹽水。
1.5 胰島素抵抗大鼠模型的建立 各組喂養8周后,大鼠禁食水12 h,清醒狀態下眼底靜脈叢取血1m L,經離心后取血清,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清胰島素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評價大鼠胰島素敏感性。
1.6 藥物血清的制備 建立IR型后,灌胃:中藥治療組給予復方丹參飲,羅格列酮組給予羅格列酮,中藥預防組繼續給予復方丹參飲,其他組給予等容量生理鹽水。繼續喂養8周,于末次灌胃后禁食水12 h,以1%戊巴比妥鈉腹腔麻醉40mg/kg,經心臟取血,低溫離心機3 000 r/m 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及血漿,-80℃保存備用。
1.7 檢測指標 用酶聯免疫法檢測血清NO及血漿內皮素-1含量。
1.8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大鼠血清NO比較 模型對照組血清NO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P<0.01);中藥預防組用藥后NO顯著高于模型對照組(P<0.01),但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治療組、羅格列酮組與中藥預防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高脂高糖高膽固醇飲食可以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的改變,復方丹參飲和羅格列酮可以增加NO的含量,改善內皮功能。詳見表1。
2.2 各組大鼠血漿ET-1比較 模型對照組血漿ET-1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P<0.01);中藥預防組用藥后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P<0.01),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治療組與羅格列酮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復方丹參飲對IR大鼠血清NO、血漿ET-1的影響(±s)

表1 復方丹參飲對IR大鼠血清NO、血漿ET-1的影響(±s)
組別 n NO(pg/m L)ET-1(μmol/m L)空白對照組12 2.899±0.765 2.896±0.747模型對照組12 1.484±0.3472)5.667±1.6682)中藥預防組12 2.655±0.6194)3.539±1.3244)中藥治療組12 2.074±0.7212)3)4.291±1.3982)4)羅格列酮組12 1.979±0.6992)3)4.097±1.6851)3)與空白對照組比較,1)P<0.05,2)P<0.01;與模型對照組比較,3)P<0.05,4)P<0.01
IR是指全身性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的一種病理狀態。IR狀態下的內皮功能障礙,其機制尚不清楚,但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時,表現為內皮源性舒張因子減少或活性降低,而內皮素等收縮因子釋放增加即縮血管因子作用超過舒血管因子的作用,而NO、ET-1為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的兩種效應相反的血管活性物質,血管內皮是通過NO、ET-1調節組織器官的血流量,從而影響胰島素向靶組織轉運的,IR導致內皮功能障礙后血管不能充分舒張,胰島素無法充分到達靶組織,使胰島素不能發揮應有的生物效應,IR程度加重[1]。中醫學認為IR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①痰濁。痰濁與脾的關系甚為密切,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凡脾胃素虛、飲食不節、情志因素致脾運不及,精微物質不能利用,均可導致消渴。痰濁能引起瘀血,血瘀也可導致痰阻。②血瘀。肥胖是IR的重要致病因素,而中醫認為胖人多痰濕,痰瘀多同病。所以IR的病因雖不同,但在胰島素抵抗病程中,痰瘀互阻是主要病機,痰瘀互阻證可作為IR的獨立證型或兼證,從而逐漸重視活血祛瘀法在IR中的應用[2]。復方丹參飲是活血祛瘀化痰的代表方之一,主要由丹參、檀香、砂仁、半夏、黃連等組成,其突出化濁藥和活血祛瘀藥的合用,以化濁藥的醒脾作用解除IR,增加機體胰島素敏感性[3]。加以活血祛瘀藥通心脈,諸藥合用,補而不滯,攻而不傷正,共奏益氣養心,活血祛瘀,化痰通絡之功效。
本研究對大鼠血管內皮細胞NO、ET-1含量檢測,發現IR大鼠NO、ET-1含量有顯著變化,而中藥復方丹參飲及羅格列酮治療組較模型對照組有明顯改善,說明復方丹參飲與羅格列酮類藥物可能具有相同的功效,對IR型大鼠血管內皮細胞NO、ET-1具有重要保護作用;中藥預防組的療效顯著,與空白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說明復方丹參飲可以升高血清NO及降低血漿ET-1水平,使體內舒血管因子和縮血管因子達到平衡狀態,起到保護內皮細胞的作用。
[1] 何冰,趙晟,王艷軍.胰島素抵抗大鼠血管內皮功能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10(28):1899-1900.
[2] 李晶,趙莉娟,郝佳佳.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從痰瘀論治辨析[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3(9):549-550.
[3] 金麗麗,吳敏.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