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靜 張建倉
筆者通過對近年來渭南市白水縣檢察院辦理的刑事案件數據分析發現,目前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與網吧有著高度相關性,這一問題急需我們引起高度重視并加以解決。
一、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現狀
(一)從歷年數據來看,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逐年遞增的態勢
2005年渭南市白水縣檢察院共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7件,與網吧有關的刑事案件2件,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29%;2006年共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1件,與網吧有關的刑事案件4件,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36%;2007年共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0件,與網吧有關的刑事案件5件,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50%;2008年截至6月份共受理各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9件,與網吧有關的刑事案件達4件,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44%。以上數據充分表明,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發案率正在逐年增加,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二)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征
1.其主要以侵犯財產型犯罪為主,并帶有較強的暴力性。從2005年至2008年的數據來看,三年半時間共受理與網吧有關的刑事案件15件,其中盜竊案件7件、搶劫6件、故意傷害2件,侵犯財產型犯罪約占總受案數的87%。在作案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帶有明顯的暴力性,在受理的6件搶劫案件中,致被害人輕傷以上結果的有4件,約占搶劫案件的67%。
2.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以共同犯罪居多。經統計,在近年來受理的15件案件中,共同犯罪案件達9件,約占受理案件的67%。
3.從犯罪主體來看,以輟學者居多,在校學生較少。從數據來看,近年來我們受理的15件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涉案人員達37人,其中案發時未在校接受教育者為29人,占總人數的78%。
(三)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主要表現形式
1.犯罪嫌疑人大都沉迷于網絡,作案動機多因經濟緊張、無錢上網,即產生搶劫、盜竊等侵財性犯罪的念頭,而在作案之后,犯罪所得也主要投入到網吧中。2007年我們曾受理過一個很典型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賀某在白水縣縣城某網吧上夜機,因無錢上網,便產生了搶劫的念頭,遂于凌晨四點竄出網吧伺機作案,在街道上巧遇某賓館上夜班回家的李某,便尾隨其后,在一偏僻地段,對李某拳打腳踢,搶走其身上現金及手機后揚長而去,隨即又在網吧接著上早機,最后因其所搶手機而暴露行蹤,被公安機關抓獲。
2.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地點主要集中在網吧或網吧附近。從歷年受理的案件來看,網吧或網吧附近,是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高發地。2008年3月份,我們受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搶劫案件,犯罪嫌疑人張某先后三次伙同他人搶劫受害人錢財,其主要作案手法就是,先派人到網吧巡視,看到有可能有錢的人便幾個人一起動手,將受害人拉至網吧外,言語威脅、拳打腳踢,最后劫取被害人財物,先后搶得現金3000余元。
3.犯罪嫌疑人作案時的心理驅動、作案手段,多來自于人員構成狀況復雜、管理松散的網吧。
二、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高發的原因
從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犯罪已經越來越成為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形態,而且社會危害性突出,而之所以出現目前的狀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從未成年人自身狀況看
由于所處的年齡階段的特殊性,其在生理上、心理上的發育尚不成熟,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誤導,從而走上歧途。2007年7月,我們曾辦理過這樣一起案件,年僅14歲,小學輟學在家的犯罪嫌疑人石某伙同許某,在閑逛時路遇放學回家的白水中學學生孫某,遂將孫某拉至果園內搶走其身上的幾元現金,并采用言語恐嚇等手段將其強奸。在看守所里,當辦案人員問及其強奸的作案動機時,這位少年漫不經心的說,前幾天,剛在網吧里看過成人電影,于是就想找人自己試一下。
(二)從現有網吧的管理狀況和上網人員構成來看
網吧管理松散,上網人員身份復雜,對未成年人構成極大影響。對縣白水來說,在縣城內共有13家網吧,電腦數量約1000臺,加上分散在各鄉鎮的沒有經營牌照的“黑網吧”,電腦數量總計約1200臺。2002年10月國務院曾頒布《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依照該條例規定,經營性網吧不允許容留未成年人上網,但是這條規定幾乎只是一紙空文,事實上,本地網吧的主要消費群體就是未成年人。至于網吧及其周圍的治安狀況,更是令人堪憂。另外,網吧人員流動大而且人員身份構成復雜,其中大量聚集輟學或無正當職業的未成年人,這無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相互交流的最佳場所,使他們更容易受相互之間不良交往的影響。大量未成年人聚集,情緒上可能會相互激蕩,如果有一個人提出犯罪動議,極有可能得到他人支持,多數人心理上相互支撐,最后有可能做出單個個體不敢為的事情,這也是近年來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以共同犯罪居多的原因。加上網吧及其周圍治安管理松散,更給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土壤。
(三)從目前的教育狀況來看 (下轉第94頁)(上接第91頁)一方面,現在的學校教育普遍缺乏對學生倫理道德的培養,僅有的道德教育也止于空洞說教,無法與學生在心理上達到共鳴。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資源短缺,大量未成年人盲目流向社會,導致許多人無所事事,終日在虛擬的網絡中混沌度日,最終變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四)從目前互聯網的內容來看
有大量不適宜于未成年人瀏覽的色情、暴力內容存在。許多暴力影視、游戲,未成年人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會使其在性格上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并且殘忍、好斗,藐視他人權利,導致暴力犯罪。由于現在許多網絡游戲其逼真的制作效果以及在游戲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使許多未成年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家長在網吧尋找子女的一幕,耽誤學業,最終離學校越來越遠。另外,游戲玩家不僅要支付上網費用,而且要購買點卡或購置裝備,這些對于經濟能力不強的未成年人來說,都是不菲的支出,當陷入兩難時,許多人選擇了以犯罪的方式取得財物,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我們目前應當采取的對策
為了盡量減少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針對目前現狀,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第一,政府相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犯罪這個社會問題,各個部門應當聯合起來,采取有效措施來共同應對。縣級人大可以依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切合本縣實際的具體實施辦法。另一方面,作為監督機關,可以依照自己的職權監督政府和檢法兩院在處理這方面事務的作為。作為領導機關的縣委,應當充分運用自己的領導職權,組織協調各政法機關和政府各部門,在解決問題時協調一致、統一部署,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第二,對網吧的管理,應當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來執行,加強執法力度,堅決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經營性網吧。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門應充分發揮其行政執法職能,在幾乎無法依靠網吧經營者自律的情況下,“亂世用重典”,加強網吧治安管理、嚴格禁止經營性網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網,積極引導建設適合未成年人自身特點的上網場所,使未成年人能夠在享受現代科技成果的同時免遭網毒之害。
第三,從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短期內,學校應當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倫理道德的培養,注重素質教育,消除或減輕犯罪的心理因素。從長遠來看,政府部門應當加大對未成年人教育尤其是農村未成年人教育的投入。一方面針對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主體以輟學者居多的特點,延長義務教育時間,避免未成年人盲目流向社會。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輟學未成年人的生存能力,避免其轉化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第四,作為履行司法職能的公、檢、法三部門,應當充分發揮其在刑事司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面的優勢。對于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在案發前,應當積極進入學校、社區對危險群體做好法制教育和宣傳工作,在案發后,應當嚴格依照刑事法律予以打擊,以起到教育和威懾作用,從而建立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防控體系。
未成年人是我們的未來,而預防與網吧有關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將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青少年接觸、利用網絡過程中,家庭、學校應給予正確積極的引導,國家、社會應當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共同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