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仲
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要求,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把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率作為衡量監管工作的首要標準,是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實踐命題。堅持以教育改造人為首要任務、以降低重新違法犯罪率為首要標準,是新時期新形勢下,黨和人民賦予監獄機關的重要任務。
一、提出監所工作“首要標準”的重大意義
把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率作為衡量監獄勞教工作的首要標準,是新時期做好監獄勞教工作最重要的命題,對促進監獄勞教工作科學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提出“首要標準”,是監獄勞教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既體現了監獄工作服務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也反映了新時期監獄勞教工作順應時代潮流向前推進的內在要求。“首要標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獄勞教事業健康發展的支撐點之一。
(一)“首要標準”的提出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指導監獄勞教工作發展的思想指南。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把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率作為衡量監獄勞教工作的首要標準,要求監管工作必須把教育人、改造人放在第一位,以把罪犯勞教人員教育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作為首要任務,突出強調了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理念。因此,貫徹落實“首要標準”的過程,就是監獄勞教機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二)“首要標準”的提出適應了構建和諧社會戰略任務的要求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監獄勞教工作雖然不是重點,但能有效服務中心;雖然不是大局,但會影響大局。罪犯勞教人員來源于社會,最終還是要回到社會,如果罪犯勞教人員回歸社會后重新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繼續危害社會、危害他人,會從根本上否定監獄、勞教所的職能作用和工作成效。因此,進一步加強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重新違法犯罪,就成為檢驗監獄、勞教所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和價值的基本要求。
(三)“首要標準”的提出指明了新時期監獄勞教工作的發展方向
中央提出改革勞動教養制度,制定出臺違法行為教育矯治法,目前全國勞教系統正在探索實施勞教管理模式改革。監獄勞教工作的發展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期,在新體制和新的管理模式下,監獄勞教工作職能強化,教育人、改造人將成為監獄勞教工作的第一位的任務。“首要標準”的提出,為監獄勞教工作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二、切實貫徹落實首要標準的關鍵措施
切實貫徹落實首要標準的措施有很多,而關聯現實環境,最關鍵的就是教育改造工作的創新發展。推動教育改造工作創新發展,提高監所內教育改造質量。
一是創新手段。積極運用科技手段,不斷創新罪犯勞教人員教育改造的載體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改造的科技含量和實際效果。尤其是要積極開展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心理矯正工作,從上到下形成心理矯治網絡,對罪犯勞教人員實現心理危機干預,促進罪犯勞教人員心理疾患的消除。
二是創新形式。注重發揮文化育人的功效,加強監區文化、所區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注重打造監所內“文化精品”。
三是創新內容。系統地開展法制教育,幫助服刑勞教人員學法守法;大力開展誠信做人、自律做人、勞動做人、友善做人等教育活動,讓罪犯勞教人員“學會做人”;通過開展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性技能培訓,并針對罪犯勞教人員回歸社會后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開展模擬教育,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社會。
四是創新社會幫教工作。全方位地引入和利用社會力量,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為監管改造工作服務。建立正常化、長期性的“教育協作”網絡,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社會幫教志愿者隊伍,形成固定的幫教方式和途徑。
三、總結
堅持“首要標準”,把改造人作為監獄工作的第一位任務,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是監獄工作方針的具體化。堅持“首要標準”,維護監獄安全穩定是前提。堅持“首要標準”,創新教育改造方法是關鍵。要統籌好監管與改造兩種手段,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突出“改造人”這一首要任務。要統籌好傳統與現代兩種方法,切實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實效性。要統籌好獄內與獄外兩種資源,積極爭取社會的支持與幫助,善于利用社會資源做好教育改造工作,增強刑釋人員融入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