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楨
一、傳統法律中的神意色彩
中國的傳統法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在天的意志下存在的,帶有神意色彩和較強的神秘性。無論是陰陽五行說,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這些“順天”的神意思想影響了中國古代的立法、執法及司法,如傳統法律思想中的天命天罰思想、君權神授思想等。
西周時期提出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看似擺脫了對神的依賴,其實不然。君王行德,就會得到上天的眷顧,就會“天降祥瑞”;否則就會禍以蝗災、旱災以示懲戒。統治者由于對天的敬畏和恐懼而不得不謹慎執政,雖不一定如履薄冰,也必是有所畏懼。因此西周這些法律思想的提出實質上并沒有動搖神權,只是對天命觀進行了改進和修正。
從此,神權思想成為了一種隱在政治、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持。西漢年間,董仲舒把法律起源歸因于神,他宣稱天是萬物的最高主宰,百神的長官,為至高無上的神。君主是人間最高權力的享有者,古代法律的制定者、執行者,既然君主成了天派來的代理人(成了天的兒子),那么自然整個封建社會的政治、法律和人倫秩序都是上承“天意”的結果。
傳統法律中的神意、神秘色彩對中國古代法律乃至社會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意義。第一,它對于封建專制制度的鞏固、法律權威的樹立,提供了系統的理論支持。暫且不論每朝每代的法典是良法還是惡法,有了神秘觀念的支持以后,百姓變得更為容易接受和遵守法律。第二,它對于君權和行政權的約束、刑罰的減輕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封建社會,百姓是很難監督和制約官員和君主行為的,而“天”充當了監督和懲戒統治者錯誤行為的角色。由于災難被視為暴政、苛政引起上天惱怒所致的結果,同時君主希望通過查訪冤獄、“赦肴”等行為取悅于天,帶來天佑的萬世而治,所以神意思想無形中促進了統治者施仁政、行德治。第三,教育民眾向善,以心理威懾預防犯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廣為流傳的民間俗語背后有著神意力量的支撐,促進了人們自我約束、自覺守法。
二、傳統法律中的儒家文化色彩
第一,道德問題法律化。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把法律視為道德的底線,然而在中國古代社會,這一點并不明顯,事實上道德問題常常被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傳統社會不僅僅把一種道德追求、道德信仰、高尚的生活方式變成了一種法律義務,而且對違反者給予嚴厲的刑罰制裁。例如《唐律疏議·斗訟》記載道:“滕及妾置夫者,杖八十。”妻妾責罵夫或長輩,在現代社會于情于理最多只能算是一種違禮的行為,但在中國古代社會卻要處以重刑。法律懲罰代替了道義上的譴責,道德問題被法律化了。另外,中國傳統美德反復強調的孝本是一個道德規范,但“不孝”卻成為了十惡之一,被納入國家法律條文之中。
第二,法律問題無訟化。在中國文化的潛意識里,其實一直在追求一個大同的理想社會,如《禮記·禮運》中所描繪:“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謀閉而不興,盜竊亂城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在追求一種“無訟”的狀態。孔子在《論語·翩淵》所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無訟的價值觀。當今中國維權意識淡薄的社會現象一定意義上也和無訟思想留下的影響有關。在《水滸傳》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金翠蓮父女走投無路之際,女兒只得以三千貫錢典身給鄭大官人為妾,后被鄭家娘子無理趕出,并反討要三千典身錢,金家父女萬般無奈,只得賣唱還債。雖然故事是文藝作品,但卻可以在一定層面上生動形象地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現狀。在疑惑于此父女二人沒有做出任何報官(起訴)的行為或者嘗試的同時,也能讓我感到當時法律對于弱勢群體權利保護的薄弱和缺位。
如同任何一個其它社會問題一樣,無訟的背后也一定有其特定的社會文化根源。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影響因素:第一,宗法時代聚族而居的社會地緣關系。當發生紛爭時,人們習慣于尋求族長的協調或者綱常禮教的規范作用,而不是首先考慮訴諸法律和求助于官府。法國勒內·達維德在《當代世界主要法律體系》一書中說:“他們處理與別人的關系以是否合乎情理為準則,他們不要求什么權利,要的只是和睦相處與和諧。”“法者刑也”的觀點加之地域關系帶來的面子問題或許導致了以訴訟為恥的錯誤心態,也就間接造成了無訟的社會法律心理。第二,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傳統文化提倡“中庸”、“和為貴”;又提倡“日三省吾身”,這些思想熏陶下的古人或許習慣于“反求諸己”,在自省、克己、修身的過程中,學會了寬恕隱忍他人的過失,學會了平和地退一步解決沖突。第三,群體的畏法心態。傳統法律指定與執行過程中一定程度上的不透明與不公正,使得老百姓不可避免會產生畏法和疑法的情緒。
傳統法律追求的無訟和今天所謂的非訴訟機制(仲裁、和解等)的內在精神是有區別的。前者追求社會沒有矛盾、沖突,或者回避爭議的處理;而后者是在正視客觀矛盾和沖突的前提下,尋找除法院審判以外的其它爭議處理方式。盡管無訟和非訟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處,都在追求和諧社會,但其本質屬性決定了前者是法律落后薄弱地象征;而后者是法治文明進步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