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笑 張力
523000 東莞市東城區計劃生育服務所 (羅燕笑 張力)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小腹疼痛、帶下量多、經期延長等[1]。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易患慢性盆腔炎,也有少數患者急性癥狀不明顯,直接表現為慢性盆腔炎[2]。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長、根治難、易復發等特點。癥狀反復發作,直接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西醫療法對慢性盆腔炎的治療效果很不理想,很難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祖國傳統醫藥是我國醫藥史的精華,對很多慢性疾病辨證論治、標本兼治,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慢性盆腔炎中醫以氣滯血淤型、濕熱淤阻型、寒濕淤阻型多見,行氣活血化淤是治療本病的根本[3]。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們采用自擬溫陽化瘀湯治療慢性盆腔炎120例,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門診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慢性盆腔炎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60例,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30.5±4.8)歲;病程:6個月~1a18例,1~2a16例,2~3a11例,>3a15例;有流產史患者21例,有清宮史患者25例,使用宮內節育器患者43例,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患者30例,有剖宮產等盆腔手術史患者28例。治療組60例,年齡25~47歲,平均年齡(32.7±3.5)歲;病程:6個月~1a15例,1~2a15例,2~3a12例,>3a18例;有流產史患者19例,有清宮史患者26例,使用宮內節育器患者40例,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患者34例,有剖宮產等盆腔手術史患者2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病例的診斷均符合《婦產科學》中慢性盆腔炎的標準[4],采用病史、臨床表現(癥狀體征)與輔助檢查(B超)綜合的方法進行診斷。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和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0.4g,靜脈滴注,2次/d,連續2周;接下來2周,給與左氧氟沙星膠囊0.4g,3次/d和甲硝唑片0.3g,3次/d口服。治療組給予自擬溫陽化瘀湯治療。方劑組成:黃芪、車前草、雞血藤各30g,益母草15g、白術10g,當歸5g,川芎15g,附子10g,云苓20g,葶藶子15g,澤瀉20g,赤芍15g。每日1劑,水煎服,加水500ml,水煎2次共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溫服,4周為一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臨床療效的變化、癥狀積分比較和盆腔血液流變的情況。
1.5 療效標準 按《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綜合療效評定標準。痊愈:治療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脹痛等癥狀消失,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正常。證候、體征積分和減少≥95%。停藥1個月內未復發。顯效:治療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脹痛等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明顯改善。證候、體征積分和減少≥70%,<95%。有效:治療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脹痛等癥狀減輕,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有所改善,證候、體征積分和減少≥30%,<70%。無效:治療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脹痛等癥狀無減輕或有加重,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較治療前無改善或有加重,證候、體征積分和減少<30%。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 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總積分值比較

表3 治療前后血流變比較
1.6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作為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1 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治療組痊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2.2 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總積分值比較見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癥狀、體征總積分值均較對照組明顯減輕;治療組治療后的癥狀、體征總積分值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 治療前后血流變比較見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流變學指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流變學指標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的療效更為顯著(P<0.01)。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白帶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在我國,由于衛生及醫療條件的限制,慢性盆腔炎的發病率較高[6]。
單純西醫療法對慢性盆腔炎的療效欠佳,中醫理論認為陽氣缺損、血運瘀滯是其主要病機[7]。溫陽化瘀湯出自《中華民間秘方大全》,具有溫腎陽、化瘀通絡之功效。方劑中的黃芪扶正氣,壯元陽,具有補氣、升陽之功效;雞血藤、益母草、川芎能夠通暢血脈,消除瘀血,調理沖任二脈,緩解疼痛,消除徵瘕之功效;車前草、赤芍有活血通瘀去濕的作用;白術是補氣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功能;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作用;附子具有抗炎消腫之功效;云苓、葶藶子具溫宮化瘀的作用;澤瀉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諸藥合理配伍,達到扶正祛邪、溫陽祛寒、化瘀復陽、消痛利濕之目的[8]。
本組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的癥狀體征總積分值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的血流變異常的改善更為顯著。這提示溫陽化瘀湯不僅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體征,而且對盆腔血流變學異常也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傊?,溫陽化瘀湯與西醫抗菌消炎相結合,結合中西藥之長,對慢性盆腔炎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
[1] 楊敬改,王瑋,呂曉峰,等. 溫陽化瘀湯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2008,30(7):694-695.
[2] 蔣玲珍.中西醫綜合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50例[J].江蘇醫藥,2010,36(2):228-229.
[3] 李艷秀.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64例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9,36(8):1369-1370.
[4] 陳永燦.張承烈辨治慢性盆腔炎心法[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12):1612-1614.
[5] 黃欲曉,薛賽琴.慢性盆腔炎中藥治療前后盆腔血流動力學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10):932-934.
[6] 梁菁.慢性盆腔炎的中醫辨證分型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12):3113-3114.
[7] 李紅芳,徐鴻婕,李玉霞,等.婦炎清糖漿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9,29(16):1379-1381.
[8] 谷風,宋卓敏.澤丹湯治療濕瘀型慢性盆腔炎30例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7,34(11):16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