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慧
475003 河南省開封市腫瘤醫院 (張聰慧)
腫瘤是我國常見病、多發病,感染是腫瘤病人最常見并發癥之一,有文獻報道,腫瘤病人死于感染性疾病占整個死亡人數的40%以上[1]。院內感染不僅反映醫院的醫護質量,同時,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誤了治療,嚴重者可威脅病人的生命,影響了病人及家屬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2008年我院針對影響醫院感染的因素,加強了護士長對病房的感染管理,取得了明顯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8年9月~12月份全部住院病人862例作為試驗組。其中,女性513人,男性349人,年齡23~91歲,平均(67±8)歲。選擇2007年同期歸檔病例785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女性496人,男性289人,年齡19~88歲,平均(71±6)歲。兩組病人基本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所有患者多為病理確診的惡性腫瘤病人,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免疫力減低。
1.2.1 醫院內感染診斷標準按照衛生部2003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兩組病人均給予腫瘤規范治療、常規基礎護理、合理飲食指導等。
1.2.2 對試驗組實施了如下措施
1.2.2.1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明確分工職責
落實各項消毒隔離制度,提高護士對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認識,由護士長制定培訓計劃,按照計劃對全科護士、護工、保潔員進行消毒知識培訓,樹立控制院內感染重在預防的觀念,保證其掌握正確的消毒方法。同時針對本科實際情況,進行人員結構的分級管理,形成以骨干為中心的護理小組,做好老、中、青人員層次搭配,確保每一個護理環節的質量。護士長隨時對小組工作質量檢查評價,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
1.2.2.2 加強環境管理,減少感染因素
保持病房清潔、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物體表面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對出院患者床單元進行終末消毒。限制探視和陪護人員,避免人員流動大,杜絕呼吸道感染者入內,減少住院病人發生感染的機會。加強病種管理,對感染及出現免疫力低下的病人進行隔離分組管理或同病種隔離管理;對病人WBC<1×109時, 實行嚴格保護性隔離;病室內使用人機共存的空氣消毒機。
1.2.2.3 加強護理人員自身的管理
護理人員首先要保持自身的健康,當出現感冒、咳嗽等癥狀時,要加強自我防護措施,增加口罩的層數,以防將疾病傳染給病人。其次在進行各項無菌技術操作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每次檢查操作前后,做好手的清潔與消毒,隨身攜帶手消毒劑,并按照六步洗手法標準規范洗手,洗手是預防醫院感染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措施。
1.2.2.4 提高感染監控水平
定期監測手消毒效果,每月進行1次洗手效果抽查,并對工作中的手抽查做生物學監測[2];每月進行1次空氣、物體表面、消毒液監測;不定期對無菌物品檢查;每3個月進行1次消毒液生物監測,并反饋監測結果。護士長重點做好檢查工作并督促落實,使醫院管理感染工作制度化[3]。每月帶領科室質控人員逐項檢查評分,對存在的問題追蹤、跟蹤檢查,并召開質量分析會,分析護理工作環節中缺陷及感染辦公室、護理部檢查中督導意見,提出整改措施并重點抓好薄弱環節的控制,將定期檢查中出現的問題,按照科室制定的獎懲制度對責任人實施獎懲。
1.2.2.5 做好病人健康教育,樹立自身預防意識
護士長要求科室護理人員通過各種形式向病人及陪護人員、家屬等宣傳預防感染的意義及措施,使他們了解基本的衛生常識,配合醫護人員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根據病情及治療情況,使病人保持口腔清潔,每日餐后用依信西吡氯銨含漱液漱口;定期更換內衣及被服,保持皮膚清潔;對病人進行有效咳嗽訓練,預防肺部感染;盡量減少外出,做好病房的通風換氣,并注意保護身體防止受涼等。
1.2.2.6 注重病人心理護理,增強機體抵抗力
腫瘤病人由于正常生理功能發生障礙,精神和心理方面承受巨大的壓力,滿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使其產生安全感、愉快感、舒暢感尤為重要,這種良好的情緒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病體康復。護士長及護士與病人多溝通、多交流、多鼓勵,轉變病人的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指導病人正確認識疾病,幫助病人樹立信心。

表1 兩組腫瘤患者感染率、滿意度比較[(n(%)]
2.1 減少了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提高了病人滿意度(見表1)
2.2 病人住院時間縮短
在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方面,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4±2.19)天,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為(21±3.46)天。經t檢驗,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3.1 護士長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后,醫院感染率下降
護士長作為行政管理者,是醫院管理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有較強的管理權威和凝聚力,在控制預防醫院感染的各個環節中起著關鍵作用[4]。護士長熟知科室人員情況,充分發揮不同層次護士的作用,根據護士個人情況成立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建立有效的監控機制,對醫院感染信息及時做出反饋,保證了護理質量。同時,完善護理制度,強化病房管理,加強護理人員自身健康、手衛生、病房環境、進出病房人員衛生等方面的管理,使制度落實到位,消除各種引起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隨著廣譜抗菌藥物、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化療、放療及侵入性診療手段的廣泛應用,醫院控感知識也在不斷進步、更新,護士長針對本科室人員預防醫院感染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對護理人員學習培訓,采取各種形式,制定相應的培訓目標,使護理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為腫瘤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從而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5]。
3.2 護士長加強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管理,提高了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腫瘤病人在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恐懼、悲觀、緊張、焦慮、失眠及惡劣、消極的情緒可使其交感神經抑制,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此時極易發生感染。認識和掌握腫瘤病人的心理活動,是提高治療效果的前提,也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關鍵之一。護理人員積極對病人實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和治療的過程,樹立自身的防范意識,控制易感因素;從而保持良好心態及和疾病做斗爭的信心,提高了自身免疫力。由于院內感染得到控制,病人治療順利,滿意度得到較大提高,住院時間也隨之相應縮短。
[1] 張惠蘭,陳榮秀.腫瘤護理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05-309.
[2] 韓黎,朱士俊,郭燕紅,等.中國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現狀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2):140-142.
[3] 林慧,孫淑華.發揮護士長管理作用預防院內感染[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8,15(2):183-184.
[4] 張齊放,徐桂婷,葉箐薈,等.我院兒內科醫院感染調查分析與護理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6,6(5):15-17.
[5] 和惠卿,楊靜.我院實施護士長監控護理質量的做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8,8(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