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梅
130051 長春市中心醫院血液腫瘤科 (尹曉梅)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ema,MM)是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多見于老年人,其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平均生存期2~4年。目前其治療手段和療效均很有限,常規聯合化療完全緩解率不足5%[1-2]。雖然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被認為是根治方法,但由于患者發病年齡多在60歲以上,移植風險高,因而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方法。硼替佐米(Velcade,萬珂)是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通過多種機制達到殺傷骨髓瘤細胞的目的[3],在臨床Ⅱ/Ⅲ期試驗中治療復發/難治性MM已取得很好療效。本文應用硼替佐米治療9例初治及復發/難治MM以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

表1 初治及復發/難治患者的臨床資料
1.1 病例資料 自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初治及復發/難治MM共12例,臨床診斷標準依據文獻[4]。
男8例,女4例,年齡48~77歲,平均59.7歲。均經臨床骨髓象、尿本一周蛋白、X線攝片、免疫球蛋白測定、蛋白電泳等檢查確診為MM。初治5例,復發/難治7例,病程5~72個月,其中IgG采用Durie-Salmon分期標準,患者臨床資料詳見表1。復發/難治患者既往均接受了2個以上療程的標準化療(包括Mz、MP、VAD等)3例用過沙利度胺(反應停)。
1.2 治療方案 硼替佐米1.0~1.3mg/m2,d1,4,8,11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20mg/d,d1~4,d8~11靜點,療程2~6個,平均3.9個療程。
1.3 療效判斷 采用歐洲骨髓移植處(EBMT)[5]標準評價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微小反應(MR)、無改變(NC)、平臺期(SD)和疾病進展(PD)。CR+PR+MR即總有效率。同時按WHO標準判定不良反應。
2.1 臨床療效 9例MM患者總有效率75.0%,初治MM患者總有效率為4例(80%),其中CR2例(40.0%),PR1例(20.0%),MR1例(20.0%)。復發/難治MM患者總有效率為5例(71.4%),其中CR1例(14.3%),PR3例(42.9%),MR1例(14.3%)。目前治療有效的9例患者中,8例病情仍穩定,最長已持續22個月,1例已復發。
2.2 不良反應 9例患者中,5例出現周圍神經炎,其中3級1例,1級4例,3級周圍神經炎出現在1.3mg/m2治療組中,病人調整了硼替佐米劑量(1.3mg/m2→1.0mg/m2)好轉;8例出現NCI分級1~2級的惡心、厭食、腹瀉,6例出現乏力,對癥治療后好轉;2例出現帶狀皰疹,3例合并肺部感染,給予抗病毒、抗炎、抗真菌治療后好轉;1例治療結束后出現嚴重血小板減少,為9×109/L,未輸血小板,4天后血小板升到37×109/L,1周后恢復正常。
多發性骨髓瘤是常見化療所不能治愈的疾病,中位生存期短,臨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手段,以減輕癥狀,延長生存期,改善生存質量。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雖然給患者帶來治愈的希望,但由于年齡、供體、風險等諸多條件限制,使HSCT難以普遍開展。
硼替佐米是一種人工合成的二肽硼酸鹽類似物,屬于可逆性蛋白酶體抑制劑。它不同于以往傳統化療藥物,它通過特異性地阻斷泛素-蛋白酶體通道,抑制某些特異性蛋白水解,誘導腫瘤細胞死亡;抑制細胞生長,誘導凋亡;抑制細胞粘附遷移;抑制血管新生;降低白細胞介素-6等細胞因子表達,從而達到殺傷腫瘤細胞作用[3-6]。研究發現,對于多發性骨髓瘤細胞,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二者的療效是相加的。
本研究采用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9例MM患者,結果顯示,初治患者總有效率80%。5例復發/難治患者在之前接受了各種方案反復治療,病情反復,給予[BD]方案治療,取得了很好效果,總有效率為71.4%。其中2例達CR,這是傳統化療難以達到的。MM患者對硼替佐米的不良反應耐受性良好,多數患者在采用支持、對癥治療后不良反應即減輕或消失。僅1例不能耐受手腳麻木而將硼替佐米的劑量由1.3mg/m2下調到1.0mg/m2,但仍取得了CR。5例患者合并感染,與化療后免疫力下降有關,在今后工作中注意加強患者機體免疫力,抗炎、抗病毒等支持治療。1例復發/難治MM患者死于心衰,分析其原因與患者多次化療致心肌細胞損傷,心肌淀粉樣變性有關,該病人為復發難治病人,完成2個療程的[BD]方案化療,疾病評價為PR,故盡早接受硼替佐米治療較安全。
本研究觀察初治與復發/難治MM應用該方案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觀察病例數較少,其遠期療效需進一步積累資料及觀察。
硼替佐米為MM的治療提供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療效確切,緩解率高。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預后。雖然有多方面的副作用,都可以耐受。但由于其價格昂貴,尚不能廣泛應用于臨床。若能夠克服價格的困擾,相信在今后的治療中,硼替佐米有望替代傳統的常規化療,為更多的MM患者帶來生存希望。
[1] 邱錄貴.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與國人特點[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26,886-888.
[2] Barlogie B,Shaughnessy J,Tricot G,et al.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J].Blood,2004,103:20-32.
[3] Chanan-Kena A,Miller KC.Velcade,Doxil and Thalidomide(VDT)is an effective salvage regiment for patientswith relapsed and refractroy multiple myeloma[J].Leukemia & lymphoma,2005,46:1103-1104.
[4] 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32-233.
[5] Blade J,Samson D,Reece D,et al.Criteria for evaluating disease response and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treated by high-dose therapy and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Br J Haematol,1998,102(5):1115-1123.
[6] Karin M,Cao Y,Greten F,et al.NF-kB in cancer:from innocent bystander to major culprit[J].Nature Rev-cancer,2002,2:3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