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蘭
727400 陜西省洛川縣婦幼保健院 (周小蘭)
剖宮產有發生切口感染的可能,預防應用抗生素預防術后感染是必要的措施[1],本文對剖宮產術規范化預防應用抗生素,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擇期剖宮產436例,不包括嚴重的合并癥如糖尿病、心臟病、貧血等,不存在細菌感染因素,術前血常規、陰道分泌物病原體檢查均陰性。將436例隨機分實驗組及對照組各218例,兩組年齡、體質量指數、手術主要指征、手術醫生、麻醉方式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實驗組參照衛生部《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應用抗生素:在麻醉后、切皮前30min使用抗生素,使細菌進入組織前組織內抗生素濃度已達到高峰,手術后繼續應用抗生素24~48h。②對照組抗生素的預防性應用途徑和方法按以往習慣應用,術前均不用抗生素,術后應用抗生素滴注,每天1~2次,共3~7d。
1.3 觀察指標 ①術后病率及術后發熱。手術48h以后,體溫2次或2次以上達到或超過37.5℃而低于38.0℃者稱為術后低熱;2次或2次以上達到或超過38.0℃者稱為術后病率。②術后切口甲級愈合及感染。③抗生素應用時間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軟件包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兩組術后病率及術后發熱、切口甲級愈合及感染比較無差異(P>0.05);與實驗組比較,對照組抗生素應用時間長、住院時間長(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抗生素應用效果比較
婦女陰道和宮頸內存在大量細菌,為需氧菌、厭氧菌,還可能由真菌、原蟲及病毒構成動態的陰道生態微環境,剖宮產雖然是在嚴格消毒及無菌操作基礎上進行的,但在機體存在易感因素(如胎膜早破,多次陰道檢查或肛查)條件下,手術創傷消弱了機體防御機制,易導致術后感染,故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就顯得尤為重要,但苗椏莉[2]、方芳等[3]調查均顯示國內剖宮產手術時,抗生素大都在手術結束后才開始使用,以及使用時間一般為4d以上,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耐藥二重感染及患者治療費用等問題,已日漸引起人們的關注。研究表明,傷口被細菌感染的危險期一般發生在術后24h內;關鍵時間是手術切口切開至縫合關閉的這段時間內,故預防性抗生素與治療性抗生素應用原則不同,預防性抗生素應在細菌接種之前應用或接種后立即應用,圍術期預防性抗生素應用完全能覆蓋感染危險期,采取術前30min預防用藥,在手術野或切口受到細菌污染前可起到最大作用,同時術后12~24h內給予2個劑量的抗生素,能很好地達到預防術后感染的效果。術前過早用藥及術后過晚停藥,對預防手術感染都無積極意義,并增加了細菌的耐藥性和藥物的不良反應[4]。本文實驗組術前0.5h給藥靜點,術后預防用藥24~48h,結果兩組術后病率及術后發熱、切口甲級愈合及感染比較無差異,說明規范化預防應用抗生素的臨床有效性;同時圍手術期用藥的還有下列優點術后應用抗生素時間短,產婦可以早期離床活動,有利于惡露排出,預防血栓,方便母乳喂養嬰兒,促進子宮縮復,加速產后恢復;費用低;同時療程短,減少藥物在母乳中的含量,避免了對新生兒的不良影響。同時實驗組子宮復舊更好,輸液時間短,下床活動早,精神上和心理上恢復快,出院早,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更短。
總之,圍手術期抗生素規范化預防使用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強,對降低藥費使用、減少細菌耐藥、預防藥源性不良反應有積極意義。
[1] 王曉曄.剖宮產術后抗生素應用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8):43.
[2] 苗椏莉,王建六,魏麗恩.婦產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研究進展[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5,6(3):235.
[3] 方芳,周淑,石鋼.婦產科手術中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現狀及循證評價[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4,20(1):16.
[4] 丁雅娟,張柏巖.剖宮產術圍手術期使用抗生素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4):38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