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
(勝利石油管理局生產管理部,山東 東營 257000)
均質土壩在壩體合適位置設置垂直砂墻排水,可以降低壩體浸潤線高度、減小滲透壓力,增加下游壩坡的抗滑穩定性。土壩設計中這是一個常用結構措施,??扇〉昧己眯Ч?。但設置砂墻排水其長期運行后效果如何,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勝利油田耿井水庫圍壩設置了垂直砂墻排水,已經運行18年,2006年設置了自動化滲流監測系統,分析此原型觀測資料,可以對此問題的研究提供一個有價值的資料。
耿井水庫是一座引黃供水的平原水庫,設計蓄水位 10.4m,死水位 5.0m,設計庫容 2080×104m3。1991年 9月開始蓄水運行,至今仍為向勝利油田供水的骨干水庫之一,每年蓄水至設計高水位有3~4次,運行頻繁。
水庫圍壩為均質碾壓式土壩,就地取土填筑。壩頂高程11.8m,壩頂寬度7.0m,最大壩高 7.74m,圍壩全長7.72km。壩基淺層為淤泥質粘土和粉質粘土,滲透系數在 1.66×10-5~2.50×10-6cm/s之間,壩體粉質粘土滲透系數4.78×10-5cm/s。在壩軸線下游6.5m處設厚1.0m的垂直排水砂墻,其頂高程8.0m,底高程3.25m。在砂墻底沿壩軸線每100m設一條通向下游壩腳集滲溝的碎石排水帶,排水帶剖面尺寸為0.6×0.6m,可將砂墻內滲水排至下游。
砂墻用料為中粗砂,要求填筑干密度為16.0kN/m3,滲透系數達到1.0×10-2cm/s。排水帶碎石粒徑上游段為2~4 cm、下游 4~8cm,均用 300 g/m3無紡土工布包裹。砂墻和碎石排水帶施工,要求先填筑壩體,壓實后挖溝填筑,以保證壩體土料不致混入排水體中影響排水效果。
建壩時曾埋設測壓管監測浸潤線高度,共設8個監測剖面,每個剖面布置6根測壓管。這些測壓管不久即逐漸淤堵,至1995年全部失效。
2006年10~11 月重新設置大壩滲流監測系統,觀測項目包括滲透壓力、滲流量和水庫水位。滲透壓力觀測儀器采用振弦式孔隙水壓計,滲流量用薄壁量水堰配堰上自記水位計,水庫水位采用浮筒式自記水位計,均接入監測系統,實現數據自動采集、通信傳輸、資料整編一體化。監測系統設置了8個監測剖面,每個剖面設4~5個測點,測點布置以樁號5+440剖面為典型示于圖1。由圖1可見,在上游滲流入口附近、砂墻前后、滲流出逸附近各布設測點一個,K30是觀測下游水位的測點,每壩段設一個。自動數據采集頻率為每天1次。

圖1 監測測點布置圖
對2006年12月1日至2008年3月30日的系列觀測整編資料進行分析,計算各測點滲透壓力水位與庫水位之間的復相關系數,同時進行了反演分析和設計高水位條件下的有限元滲流計算,根據計算分析成果,可以得到如下認識。
以樁號5+440剖面(如圖2)為例分析,各測點滲壓水位隨庫水位的升降而升降;隨著測點距上游庫水距離的增加,滲壓水位逐漸降低,并且與庫水位的相關性逐漸降低。在滲流入口測點滲壓水位與庫水位相關性很高,8個監測剖面的相關系數均值達到0.892,砂墻上游測點相關系數均值0.675,砂墻下游測點相關系數均值0.351,至下游壩腳處此值僅0.196,與庫水位的相關性已很低。這一現象符合土壩滲流的一般規律。

圖2 典型庫水位和測點滲壓水位過程線
設計滲流計算給出設計蓄水位10.4m、下游水位4.5m條件下壩軸線下游6.5m(砂墻上游邊)處浸潤線水面高程6.23m,在下游壩坡的出逸高程5.79m。
整編原型觀測資料系列范圍內,庫水位6次達到或接近設計庫水位10.4m。分析2007年2月1日砂墻上游測點滲壓水位可見,除樁號5+440剖面滲壓水位達到6.50m、超過設計值6.23m以外,其它各監測剖面滲壓水位值在4.0~5.36m之間,低于設計值約1~2m。另外,所有監測剖面滲流均未在下游壩坡出逸,只有北壩段(樁號5+440、6+640剖面)滲壓水位在4.5m之上,其余各剖面滲壓水位均低于4.0m,在3.5m~3.8m之間,現場未見滲流出逸。
由比較可見,壩體設置垂直砂墻排水對降低浸潤線高度的效果還是明顯的。北壩坡的滲壓水位抬高與廣利河的整治有關,廣利河經流北壩段下游,距下游壩腳50m不到,河道拓寬出土拋于壩下,堵塞了碎石排水帶出口,反證了垂直砂墻的排水作用。
由對庫水位與測點滲壓水位過程線分析可見,在整編資料系列中,測點滲壓水位有逐漸抬高的趨勢。以2007年2月1日與2008年2月10日 (庫水位均達到設計蓄水位10.4m)的測點滲壓水位比較可見,砂墻上游測點滲壓水位抬高值最少的為0+540剖面的0.22m,最高為3+139剖面的1.32m;砂墻下游測點的滲壓水位抬高值最少的為0+540剖面的0.15m,最高的為1+840剖面的1.35m。這一現象說明,砂墻或水平碎石排水帶有淤堵現象,使得滲流有向不利方向發展的趨勢。
在對各監測剖面進行反演分析,調整壩體壩基土體滲流系數的情況下,在設計庫水位10.4m條件下進行了滲流場有限元計算分析,計算對圍壩的東、南、西、北壩段各取一監測剖面進行,計算成果表明,滲流均不在下流壩坡出逸,滲流沿程滲透穩定性均滿足要求,因此近期滲流是安全的。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1)均質土壩壩內設置垂直砂墻排水,對降低浸潤線高度的效果是明顯的。(2)砂墻排水長期運行,淤堵現象是存在的。為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壩內排水體設計必須保證反濾構造滿足防淤堵準則。(3)耿井水庫大壩垂直砂墻經18年運行,滲流狀態有向不利方向發展的趨勢,但近期尚不致影響到大壩的滲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