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琴
所謂“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時達成的交易金額。其計量方法有以市價為基礎的“市值計價法”和采用估值模型等技術的“估值計價法”。順周期效應和反周期效應則是經濟學用來描述經濟數量與經濟波動相互關系的術語。如果經濟數量與經濟波動呈現正相關關系,則說明存在順周期效應,反之則存在反周期效應。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是指在經濟繁榮或衰退時期,公允價值會計會加劇財務報告數據的波動性,放大金融系統波動幅度,并可能引發或加劇金融不穩定。具體可分為兩種不同情況:
一種情況是指在經濟繁榮時期,銀根放松、信貸投放充足,企業經營業績良好,現金流量充足,市場行情高漲。運用公允價值會計會導致高估相關金融產品的價值;從而使金融機構的投資收益大幅度增加,貸款減值損失的計提減少,并進一步提高其資本充足率、信貸和投資能力,這會使本已過熱的經濟環境火上澆油,市場行情會進一步上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進一步上升。
另一種情況是指在經濟蕭條時期,銀根緊縮、信貸投放趨緊,現金流量不足,信心缺失,市場低迷,運用公允價值會計往往造成相關金融產品價值被低估。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下降造成的投資損失使金融機構利潤減少,貸款減值損失增加,并進一步降低其資本充足率、信貸和投資能力,這會使本已惡化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在此基礎上,市場行情會進一步走低,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進一步下降,陷入惡性循環。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定: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應按照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從公允價值計量的角度看,如果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存在活躍市場,那么市場中的成交價就是公允價值;如果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不存在活躍市場,與其相類似產品的近期可觀測到的成交價也可認為就是公允價值。如果上述兩個層次的價格都無法獲得,則需要通過估值技術來計算相關金融產品的價值。這就使公允價值的計量結果具有市場客觀性和主觀判斷性雙重屬性,而這種雙重屬性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產生順周期效應。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順周期效應使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有失公允。前以述及,對于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其公允價值就是市場中的成交價格。那么,當市場很不景氣時,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成交價格必然下降,也直接導致其公允價值下跌。在次貸危機中,隨著房貸違約率的不斷上升,由房屋貸款衍生出來的資產抵押類證券如MBS、債務抵押證券CDO的價格持續下跌,導致金融機構不得不對其計提減值準備,而減計資產直接影響金融機構在資本市場中的運轉,從而促使金融機構加大對資產的拋售力度,流動性危機和市場信心的缺失進一步加重了價格的下跌,這種順周期效應使市場陷入“交易價格下跌—資產減計—核減資本金—恐慌性拋售—價格進一步下跌—繼續加大撥備計提和繼續核減權益”的惡性循環之中。
2.順周期效應削弱了金融機構抗御和化解風險的能力。在市場向好的時候,市場價格上升,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產品獲利豐厚,金融機構的利潤表上體現出大量利潤,從而提升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銀行管理層與經營業績掛鉤的獎金和期權也水漲船高。資本充足率提升、財務報酬增加,加上優異的外部經營環境,不僅使管理層和交易人員滋生盲目的樂觀情緒,也促使股東增加了多分紅利的沖動,凡此種種必定弱化銀行管理層的風險防范意識,削弱金融機構抗御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3.順周期效應會影響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的心理,引發羊群效應。在投資活動中,由于信息不充分而且不對稱,個體投資者很難對未來市場走勢進行合理判斷,他們往往通過觀察周圍投資者的行為間接獲取和消化信息。在這種信息傳遞過程中,投資者的信息將日益趨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羊群效應”。次貸危機爆發后,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資產支持證券(ABS)和抵押債務證券(CDO)價格的非理性暴跌,眾多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對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不斷下跌所發出的信號同時做出非理性的心理反應,產生恐慌性拋售,使公允價值進一步下降,又反過來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形成了各種順周期因素的疊加和擴大。
1.將金融資產重新分類。在證券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時,將原本按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衍生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新劃分為按攤余成本計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資(HTM)”,這種對金融資產的重分類可以避免因金融工具估值螺旋式下降所造成的波動,從而解決了在特殊情況下,由于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導致的公允價值有失公允的問題。
2.進行估值調整。如果金融機構的管理層認為市場價格不能反映金融資產的真實價值,允許其對不當的價格進行糾正,按內部模型(即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值)進行重新估值和計量,并對財務報表中所披露的賬面價值做出相應調整。調整時要考慮投入的流動性、交易對手風險以及該銀行獲取頭寸時可能發生的市場反應。估值調整技術可以改進公允價值計量,但要防止管理層借此操縱會計報表。
3.從資產減值中剔除非信用因素。在對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金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的過程中,應該剔除非信用風險因素(如流動性缺失)導致的公允價值低估,或者將非信用風險因素導致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列入其他綜合收益,而不計入當期損益,從而減少因公允價值的非理變動對金融機構利潤的影響,減輕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
4.應用斷路器和平滑技術。在經濟下行時,設定一些規則阻止對資產價格下跌的確認,通過人為的手段把權益設定在高于公允價值的水平上。“斷路器”通常在估值下降過程中使用,為對稱起見,在經濟上行期間也可以采用“斷路器”來阻止權益的人為膨脹。允許金融機構能夠從價值上升中受益而下跌時仍能保持上限。
平滑技術是在經濟運行周期中各個時期的一個最新的移動平均數。“斷路器”能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同的值,而平滑技術得出的移動平均數會隨周期內經濟因素的變動而產生輕微波動。“斷路器”和平滑技術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但是也賦予了金融機構管理層更大的盈余操縱空間,使金融監管和投資者的決策更加困難。
總之,對于公允價值會計及其順周期效應,無論是會計界還是金融業以及監管部門,都應該采取客觀公正的理性態度,不能簡單地放棄,也不能聽之任之,而是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加以防范,使公允價值會計不斷完善,既滿足相關性的要求,又能做到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