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梅 霍振芳
2007年,我國出臺了新的《企業財務通則》,這一準則的出臺充分說明了國家對企業理財工作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對高校財務管理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養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具有高素質和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是我們目前急需研究的一個課題。
眾所周知,財務管理是一門涉及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管理學、會計學、法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政策性、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除要求掌握基本理論外,更為關鍵的是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基本理論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而為企業管理提供決策支持。因此開展實踐性教學是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
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我國企業經營所處的環境日趨復雜,企業面臨的國內外競爭壓力空前加劇,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核心內容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據官方統計數字公布,即使在全球經濟極其低迷的大環境下,我國2009年全年的GDP增速仍達8.5%左右,另據國家統計局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4-2008年我國GDP的年均增速高達10.82%,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理財環境的變化,對我國企業的財務預算、投資決策、資本結構安排等重大財務問題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對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財會人員掌握的理財知識要求更加全面。這也就意味著高校財務管理教學目標定位必須明確,那就是一定要能夠承擔起為社會培養動手能力強、能夠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并且符合社會現實需要的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的任務。
應用型教育是一種與經濟社會緊密結合的、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宗旨的教育模式。所以,對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教育目標必須明確,那就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指導目標,從而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就應該將其逐漸滲透到以后的本科教學中去,建立以能力培養為重心的教學體系,重塑教育質量觀,使學生在具備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使學生具有處理日常事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對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環節更加重視。
就目前對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理論的探討情況來看,普遍認識到實踐教學對提升財務管理整體教學水平的重要性。但是,究竟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活動應該如何開展?應該如何正確理解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本質?筆者認為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普遍處在模糊不清的狀態。是不是讓學生到企業去參觀實習幾天或者是理論授課中加上幾個案例分析就算是實踐教學了呢?實踐教學本質認識的模糊,會直接導致實踐教學效果的弱化,甚至可能只是讓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化,達不到它應起的作用。
現在各高校財務管理實踐課程很少設有專職的教師,大多是由財務管理理論課任課教師兼任的,這就對相關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求理論水平較高,又要求自身有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及較強的動手能力。可是目前我們高校的國情是,任課教師普遍面臨比較繁重的授課任務,加上職稱晉級的壓力還要寫論文、搞科研項目,很難再抽出大量時間去研究實踐教學環節,況且要把這些工作兼顧且要求做得出色,對任何一個教師來說都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說專任實踐教師的缺乏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實踐教學敷衍了事、草草結束。
據筆者所知,國內高校中建立財務管理實驗室的寥寥無幾,這里既有經濟上的原因也有技術上的原因,對于建立真正的符合企業實際財務管理需要的財務管理實踐課程,很多學校也是頗為困惑。在校內實習基礎薄弱的條件下,有人將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寄希望于校外實習基地。可是,事實證明,校外實習基地的成效也未能顯現。因為財務管理工作本身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對于信息的保密度要求較高,而且學生沒有全職的時間參加企業工作,所以,企業即使同意學生去實習,也不會交給實質性的工作讓學生來做,這樣的話,學生在實習單位的實踐也就是“走馬觀花”而已。
財務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就是整合課程中的各個實踐教學環節,把實踐教學環節與理論教學環節綜合考慮,使兩者教學的內容與目標相互補充,構建綜合實踐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實踐教學環節的落實來共同完成對學生整體培養目標的實現。從目前實踐教學開展來看,在實踐教學體系設置上尚缺乏統一性,尤其缺乏完整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統一標準。標準的缺乏會使得實踐教學開展中出現思路不清、定位錯誤、內容零散等問題。所以,為了較好的完成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筆者認為加快財務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統一,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所在。
實踐性教學是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尤其是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對實踐環節的要求程度會更高。自從1998年國家教育部批準高校設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以來,對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材建設等理論教學的研究已經做的比較完善,但是對于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研究相對比較落后,尚未形成比較系統的理論,也缺乏完整的體系結構。黑龍江科技學院的胡愛榮、黃東晶等人在《高校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討》中提出高校必須樹立“培養以扎實的財務理論知識和技能為基礎,掌握金融和管理學,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財務管理高級應用人才”的理念,堅持以綜合能力、素質培養為主線,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尋找知識、能力、素質教育的統一規律,全方位、多視點地構建規范、完善、相對獨立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而西安歐亞學院的吳辛愚則認為財務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應確定為:以雙師型師資隊伍為保障,以“實際、實踐、實用”為原則,以整合信息技術與財務管理教學為突破口,以企業實際財務管理工作流程為基礎,以案例教學、計算機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沙盤對抗為實現途徑,籌建財務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以培養高素質、強技能的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為目標。盡管說法不同,但研究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主旨是相同的,即要建立符合社會現實需要的理論和實踐兼備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建立并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實踐教學體系。
要提高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水平,首先應該設立專業化的實踐指導教師,實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人員分離制度。專業化的分工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也可以避免因教師個人知識結構的差別造成的教學質量的低下。其次,設立專職實踐導師制,也可以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相關理論研究,從而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另外,學校也要加強對專職實踐指導教師的培養工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為實踐導師專職化創造良好的環境,學校應該盡可能的提供各種條件,調動教師參加實踐培訓、進修、研討、深入企業實習的積極性,使學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方案的實施,從而真正達到促進實踐教學水平提高的目的。
目前在大學生畢業求職的時候,往往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就業單位大都要求應聘者有相關工作經歷,而作為在校學生很難達到這樣的要求,如果我們能夠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通過校內外各種實踐環節補上“工作經歷”這一課的話,對于提高我們學生在社會上的競爭力無疑是相當有幫助的。實習的途徑不外乎兩個渠道:校內和校外。
校內實踐學習的開展,一方面要依賴于校內基礎設施的建設,在目前很少學校有條件建立專門的財務管理實驗室,主要是經濟的原因。那么同地區的兄弟院校可以考慮共同籌集資金建立專業實驗室,實現資源共享;另一方面為開展實踐教學環節所準備的實訓指導書、相關軟件及所需案例文件資料必須完備、齊全。
在目前校內實踐基礎薄弱情況短期難以改進的條件下,應該積極開拓校外實習基地,通過各種途徑,與各類企業取得聯系,建立相對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必要時可以考慮建立對外聯絡小組來專門負責與企業的溝通工作),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接觸到實實在在的企業理財工作,既為就業打下良好基礎,也有利于理論知識的掌握。
建立統一的科學的財務管理實踐課程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補充,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做到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統一。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總體上應由課內課外兩個層次組成。
(1)課內實踐教學體系應當包括以下幾部分:
①分層次的課內案例實踐教學模式。案例法是教師本著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的宗旨,遵循教學目的要求,以案例為基本素材,通過分析、辯論、演繹、推斷、歸納和總結,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采用分層次的案例教學法,每個章節都可以以引導案例開始問題的講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然后采用分組討論案例的方式展開教學,最后給出引申的案例分析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法可以增強學生對財務管理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Excel財務管理實訓。從目前國內財務管理軟件的使用來看,屬于按部就班的機械式的應用,很少能夠發揮使用者的主觀能動性。而在國外,很少開發使用這類專用軟件,相同的工作他們都是通過利用excel的強大功能來完成的,而我們的學生以及老師在對利用excel來完成財務預測、決策、分析等任務時往往是束手無策的,所以筆者建議,課內財務管理實訓中應該安排足夠的時間學習如何使用excel。
③校內綜合實驗將財務管理與會計學的知識融合在一起,以案例的形式加以體現,如,可以分別設計籌資決策綜合分析、企業長期投資決策分析、企業利潤分配等實驗項目,旨在培養學生對財務管理與會計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2)課外實踐教學體系應當包括以下幾部分:
①認識實習。認識實習的開展是在學生尚未接觸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時候進行,認識實習一般安排一周的時間,由實訓專任教師負責。通過對企業的調查、參觀、認識企業基本的生產工藝流程、財務管理在企業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企業財務管理涉及的內容,使學生對財務管理工作有一個感性認識。
②畢業實習。畢業實習是在最后一個學期開設的,就是為了畢業論文的寫作做準備,通過在企業的實習,搜集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的過程。實習結束應該完成實習日志、實習報告的撰寫任務,同時,能夠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發現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通過這個過程,達到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③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的開展可以更加靈活的運用多種手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可以開展財務管理知識競賽,財務案例分析大賽、財務管理沙盤對抗賽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也可以與企業聯合幫助企業設計實用的財務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既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財務管理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