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增春,席朝輝,洪艷,顧四勝
(華電宿州發電有限公司,安徽宿州234101)
鍋爐是由東方鍋爐(集團)有限公司制造的超臨界參數變壓運行螺旋管圈直流鍋爐,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采用前后墻對沖燃燒方式,平衡通風、固態排渣、露天布置燃煤鍋爐、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Π型鍋爐。鍋爐采用前后墻對沖燃燒方式,24只煤粉燃燒器分三層布置在爐膛前后墻上。在最上排燃燒器上方布置一排燃燼風口(OFA),減少NOx的生成。煤粉燃燒器采用日立-巴布科克公司(BHK)的HT-NR3型低NOx旋流燃燒器。配有等離子點火裝置,用于鍋爐啟停。鍋爐采用冷一次風機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配6臺ZGM113G型中速磨煤機,B-MCR工況時5臺磨即可滿足,1臺備用。風煙系統配有2臺動葉調節軸流式送風機,2臺靜葉調節軸流式吸風機,2臺動葉調節軸流式一次風機,2臺密封風機,2臺火檢風機,2臺三分倉回轉式空氣預熱器。
自2009年上半年以來一直存在1號鍋爐金屬壁溫高問題,尤其以屏過壁溫最為明顯,表1為鍋爐壁溫報警值,至12月底,多次出現屏過壁溫超過600℃的情況,且1號爐出現過屏過掛焦現象。圖1為2010年1月6日至8日屏過壁溫監測曲線,可以看出,短短3天內壁溫有5次超過600℃,最高611℃,遠遠高于屏過壁溫控制值585℃,對鍋爐安全運行產生嚴重影響。

表1 鍋爐壁溫報警值℃

圖1 調整前2009年12月鍋爐屏過壁溫監測圖
通過對現場運行工況全面分析,認為造成1號鍋爐受熱面金屬壁溫高的直接原因是爐內燃燒行程拉長,火焰中心上移。
1)燃盡風噴嘴中心風拉桿開度過大。根據HTNR3型燃燒器燃盡風噴口的設計特點,必須對燃盡風進行節流,以免造成燃盡風量偏大,下部煤粉燃燒器供氧不足。

圖2 燃燒器配風示意圖
2)磨煤機出力不夠。磨煤機選用ZG113G中速磨煤機,保證出力71.36 t/h,選型偏大,但是實際磨煤機出力一般在45~50 t/h,很難達到55 t/h。磨煤機本身的運行狀態不佳,造成出粉細度達不到要求,煤粉細度偏粗造成燃燒行程拉長,火焰中心上移。
3)一次風量偏大。一是一次風速偏高,二是磨煤機投運臺數偏多。一次風速偏高造成煤粉顆粒入爐速度偏高,煤粉在爐內停留時間變短,著火點推后,火焰中心上移。同時,鍋爐的控制邏輯決定一次風量偏大必然造成二次風量偏低,燃燒器區域二次風供應不足。
4)二次風量測量裝置不準,鍋爐總風量計算邏輯不合理。具體分析是鍋爐二次風測量裝置測量結果比實際值偏大。
5)爐內總風量計算邏輯有問題,計算邏輯未考慮空預器漏風??疹A器漏風以一次風漏入煙氣側為主,而在總風量的計算邏輯中以一次風機出口風量計算,所以計算總風量大于實際值。因一次風機以保證制粉系統安全為前提,而爐總風量跟蹤負荷曲線,所以一次風計算量偏大就造成了送風機出力下降,二次風量偏小。
6)燃燒器三次風影響。三次風門設置呈明顯的“倒三角”布置,即最上層燃燒器三次風門全開,中間層三次風門開度50%,最下層燃燒器三次風門全關。此種配風方式針對較好煤質有降低爐膛中心溫度,拉升火球長度,降低NOx排放的優點。但對于劣質煤而言卻存在著供氧不及時,火焰中心上升,燃燒器區域溫度下降,爐渣含碳量升高等劣勢。同時,燃盡風比重加大又加重了“倒三角”的影響,勢必造成屏過吸熱量及壁溫的升高。
7)過熱器減溫水量影響。分析發現,在給水流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減溫水量的增加,因屏過蒸汽流量減少,金屬冷卻效果降低,屏過壁溫升高。
1)針對電廠入爐燃料多變、煤質不穩的情況,采用“正三角”的配風方式。三次風門均設置在50%位置,而采用風箱入口電動門調節配風方式。根據HT-NR3型燃燒器的設計特點,適當關小燃盡風中心風量,拉桿位置關小15%~20%。
2)運行人員對風機的調正以調平風機電流為原則,以調平兩側風機出力,必要時可進行手動設偏置調節。
3)進行磨煤機調整,優化磨煤機出口煤粉細度,同時降低一次風速,降低一次風量,降低火焰中心。
4)運行人員保證風箱一定的二次風箱壓力,保證二次風射流剛度及三次風旋流強度。在一次風速偏高的情況下,根據燃燒器設計特點,二次風入爐風速應高于一次風,形成“風包粉”的形式,三次風需要一定的風箱壓力以形成旋流動力。如果風箱壓力無法保證,則無法保證二次風及時送達劇烈燃燒區域而沿爐墻上升,造成二次風與缺氧區域混合延遲,火焰中心上移。所以運行人員應根據負荷情況及時調整送風機出口風壓,以保證風箱壓力。
5)合理調整過熱器減溫水量,避免大幅調節。
6)利用停爐備用機會進行一次風冷態試驗,對一次風速進行測量調整,提高測量準確性。2010年2月一次風冷態試驗發現,一次風速存在較明顯測量偏差,最大偏差超過8 m/s。
通過制定合理的解決策略,進行針對性的調整,至2010年2月底解決長期困擾鍋爐安全運行的屏過壁溫超溫問題。圖3為2010年3月4日至7日的屏過壁溫監測圖,可以分析出屏過壁溫與調整前整體運行水平下降15℃,最高溫度一般在580℃以下,瞬間未超過583℃。

圖3 調整后2010年3月鍋爐屏過壁溫監測圖
超臨界燃煤鍋爐運行中受熱面壁溫應該嚴格控制,發生超溫時通過認真分析原因,制定解決策略,進行細致的調整試驗,可以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