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燕山,鄧璐莎,吳文清
(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廣東佛山 528000)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目前成人糖尿病發病率為3.2%,其中55~64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高達7%。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提出糖尿病治療基本措施即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體育鍛煉、藥物治療和自我檢測血糖5項內容[1]。現就我院通過健康宣教使患者主動合作達到良好控制血糖的情況報道如下:
根據國際糖尿病協會診斷標準,將2005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初次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160例,年齡40~60歲,利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共78例,無宣教,均采用口服降糖藥。觀察組為82例,通過宣教取得患者的依從性,同時亦采用口服同類相同劑量降糖藥,觀察1個月將血糖控制水平作為療效。血糖降至正常視為有效,未降至正常視為無效。
1.2.1 糖尿病宣教內容
1.2.1.1 糖尿病基本知識 告訴患者什么是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分型、癥狀、并發癥和誘發因素,使患者能夠了解自身疾病的表現,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1.2.1.2 飲食指導 主要向患者介紹低糖、低脂清淡飲食。總熱能應滿足和維持理想體重情況下,其中碳水化合物占總熱能比例的55%~60%,蛋白質占15%~20%,且優質蛋白質不應少于1/3,脂肪占總熱能比例的25%~30%。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飲食,特別強調定時、定量進食。讓患者理解合適的飲食有利于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壓,改善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
1.2.1.3 運動指導 告知患者運動的意義和重要性。根據患者個人體質,循序漸進,適可而止,一般每日堅持半小時,可酌情延長至1 h。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
1.2.1.4 用藥指導 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向其講解藥物的劑量、用法及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介紹降糖藥飯前飯后服用的不同類型,用藥要準確,特別在聯合用藥時更應小心謹慎。為患者示范注射部位方法,囑其有計劃地輪流用注射部位。
1.2.1.5 預防并發癥的指導 包括預防血糖過高、過低,預防心血管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眼部病變、糖尿病足的知識。注意保持清潔衛生,防止皮膚損傷及感染,預防感冒及其他感染,保持生活規律,情緒穩定,隨身攜帶疾病卡,并帶糖果,以備低血糖時迅速食入,定期到醫院復查[3]。
1.2.1.6 心理指導 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其病程呈慢性,患者常因反復血糖偏高而導致緊張恐懼心理,在基本知識教育中,應客觀地向患者介紹疾病有關發展過程及預后知識,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提高患者堅持治療戰勝疾病的信心。
1.2.1.7 血糖監測 每周定期監測血糖、尿糖、尿酮體,根據結果調整飲食及用藥劑量。
1.2.2 糖尿病宣教的主要途徑和方式
針對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宣教:①舉辦糖尿病知識學習班,使患者了解有關基本知識、治療方法和自我監控技術,如學會注射胰島素、使用尿糖試紙及血糖儀等。②開設糖尿病咨詢門診及熱線服務,及時解決患者治療中可能碰到的問題。③組織患者經驗交流會,討論治療體會,使患者之間進行自我教育,有利于樹立康復信心,改善生活質量,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④建立患者登記卡及患者自我監測記錄卡,便于系統地觀察病情及進一步指導患者的治療,提高醫生和患者本人的糖尿病防治水平。
1.2.3 宣教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宣教的對象為非醫學專業的糖尿病患者,所以護理人員宣教的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點:①宣教前要先要對每位患者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和狀況,制訂適合個體的教育方案、教育計劃。②宣教過程中盡量避免使用醫學術語,盡可能使用患者熟悉的語言來進行講解、宣教。一次講解的內容不要太多,而且最先講的內容是患者最感興趣和最應掌握的問題。③護士應先把握好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與他們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的關系,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才能有效地進行宣教和干預。④宣教的目的要明確,條理清晰。護士應考慮到患者聽、記及理解的能力,注重重點突出,控制語速,使患者能容易接受。其次宣教的內容應反映科學性、實用性、可行性、深入淺出、反復講解。增加鼓勵和引導患者,直到其掌握宣教內容。
兩組血糖控制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比較(例)
采用χ2檢驗,用SPSS13.0系統軟件計算,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健康宣教是綜合治療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美國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的臨床實驗結果也顯示:開展糖尿病教育,取得患者主動合作是達到良好控制的前提[2]。近年來糖尿病的宣教已被列為糖尿病治療中的必要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宣教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醫療護理需求。為此,探索適合糖尿病患者的宣教方式與內容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1]傅祖民.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0,16(6):389.
[2]Gliden JL,Hendryx MS,clars.Diabetes support groups improve health care of older diabetic patients[J].J Am Geriatr Soc,1992,40(2):147.
[3]姚景鵬.內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12.
[4]王亞麗.50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初探[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1):249-250.
[5]張霞.糖尿病足的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