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潔 高誠毅
出版集團的決策作用、信息度、自主權、協調能力四個要素對不同競爭力的運作結構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本文運用了對出版企業運作結構模式進行分析的層次研究方法,通過構造的判斷矩陣,分析計算出出版企業集團內部的最佳組織形式為股份聯營制。
出版集團的決策作用、信息度、自主權、協調能力四個要素對不同競爭力的運作結構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本文運用了對出版企業運作結構模式進行分析的層次研究方法,通過構造的判斷矩陣,分析計算出出版企業集團內部的最佳組織形式為股份聯營制。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方法
當前我國籌建了不少的出版集團,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1)分權一監督型模式。對出版社、書店等單位主要起協調、監督作用,各成員企業獨立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中央出版集團、跨地區、跨行業專業出版企業集團多屬此類。(2)集權與分權結合型模式。由集團最高層作出重大決策,并制定相應經營管理政策,統一的總體規劃與設計;統一生產經營任務,統一的監督與方針政策的控制,但各成員企業獨立經營、自負盈虧,這類企業集團主要是由大學出版社組建的集團。(3)集權型模式。如地方出版局組建的集團。
在評價企業組織變革時,可以根據結構一功能原理,其中適應是系統適應環境的能力,是判斷與決策;達標是企業調動員工動力的發揮的能力,是責任制度;整合是企業系統內部各部分責權利關系是相互聯系并協調一致的能力;維模是企業系統維持終極取向的價值模式的能力,是企業文化。

二、出版集團運作結構模式設計
1企業運作結構模式分析
一個企業系統功能的主要表現為:企業的控制與決策(目標系統)、集團成員的積極性(運行機制系統),信息的暢通(系統的連接與開放),協調性(內部責任制與文化)。因此,為使模式設計既能客觀反映集團企業的特點和規律,又能體現出對組織模式的客觀要求與判斷,可以使用層次分析方法。根據對客觀情況的判斷,對每一層因素相對上一層的重要性進行比較,如決策、自主、信息、協調等對目前集團競爭力影響的排序,通過評分以定量化,求出本層對上一層某一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數值,逐次計算出某一層相對于上一層各因素的單排序數值,然后用上層各因素之間的組合權重再加權綜合,即可計算出某層因素相對于上一層各相關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權值,也就是得到層次總排序數值。如此依次由上到下逐步排序計算,最后可以算出最低層因素對于最高層的相對重要性數值也就是所有可選擇方案(方案層)對于總目標(目標層)的優劣次序值。

2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層次及因素分析是將所涉及的因素分成不同的層次,其中目標層表示解決問題的目的(要達到的目標),準則層表示最佳企業集團組織模式所要達到的指標與要求,筆者認為影響企業功能有以下四個主要的因素:企業的控制與決策(目標系統)、集團成員自主、積極性(動力機制系統),信息的開放、暢通(系統的連接與通信效率),公司與企業協調性(內部責任制與文化)。方案層表示可選擇的集團內部組織模式,目前有以下諸方案:(1)股份聯營制,成立股份制公司,各分社為子公司,人、財、物仍獨立,產、供、銷除集團協調安排的計劃外,由子公司企業自己解決;(2)集團一分社制,各分社,統一人、財、物的管理。集團對分廠的編印發亦有較大的業務干預和指導作用;(3)集團一總社制,將所有聯營單位合并入主體企業,實行直線職能式的組織形式;(4)事業部制,各成員社為獨立的生產事業部,集團實行集中政策、協調和控制職能,事業部是一個有獨立經營權、獨立核算和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也有一定的人、財、物管理權限。(5)集團一編輯部管理制,各成員企業有生產經營自主權,不是獨立的經濟實體,不直接與市場發生聯系。而是通過集團的總營銷窗口進出。據上述,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圖1)。
三、集團運作結構模式系統分析
1構造判斷矩陣
首先是根據問題的性質、特點和要達到的目標,把問題分解成不同的組成因素,然后將各種因素劃分為相互聯系的有序層次,在此基礎上,把各個層次因素向業內人士進行調查,對有效提及做加權計算構成,判斷矩陣元素的值,表1是作者通過特菲爾方法對我國地方出版集團競爭力要素的重要性調查的一個結果,集團競爭力要素重要性排序分析表如下:
上述結果在集團運作空間中,與集團的結構要素是模糊相關的,同在一個開放系統集合的空間域,對其每個相關集合的數據經過加權,可以給出判斷矩陣的具體數值。若最佳組織模式我們設其為A層元素,與下層次中各元素(決策作用、信息度、自主權和協調能力)都有聯系。如b31=3,表示自主權與決策作用相比,對某個集團組織模式來說,機構自主權要比決策作用重要,即該集團認為發揮積極性更重要一些。判斷矩陣元素的值基數用1,2,…,9及其倒數的標度方法,表示對各因素相對重要性的認識與評價。
(1)判斷矩陣A-B(相對于最佳企業集團組織模式這個目標,與各準則之間的相對重要性比較),通過特菲爾專家調查法,由40位專家對四要素兩兩比較法后得:
(2)判斷矩陣BI-C(相對于決策\控制作用能力準則,與各方案間相對重要性比較)由40位專家側重決策\控制能力對五種模式兩兩比較法后得如下數據:
(3)判斷矩陣B2-C(相對于信息傳遞作用準則,與各方案之間相對重要性比較)由40位專家側重信息傳遞能力對五種模式兩兩比較法后得如下數據:
(4)判斷矩陣B3-C(相對于自主權作用的發揮,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情況,與各組織模式可選方案之間相對重要性比較),由40位專家側重自主能力發揮對五種模式兩兩比較法后得如下數據:
(5)判斷矩陣B4-C(相對于企業集團協調能力,監督,與各組織模式方案之間相對重要性的比較),由40位專家側重協調與監督能力對五種模式兩兩比較法后得如下數據:
2層次單排序
主要歸結為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問題,即
BW=λ~W
(6)其中:B,判斷矩陣;λmax·B的最大特征根;w.對應于λmax的正規化特征向量,其分量即相應元素單排序權值。
為保證評價選擇方案過程的一致性,需要計算一次性指標:CI=(λmax-n)/(n-I)。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的值可查表而得,對于四階矩陣,RI=0.90。五階矩陣RI=1.12。判斷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比率為CR=CI/RI,當CR<0.10時,則認為層次單排序的結果有滿意的一致性,否則需要調整判斷矩陣的元素取值。據此求得各判斷矩陣的單排序和一致性檢驗結果為:
對判斷矩陣A-B,w:(0.20555,0.46083。0.79231,0.34294),λmax=4.24008,CI=0.080,RI=0.9

四、結論
根據上述研究,出版集團的決策作用、信息度、自主權、協調能力四個要素對不同競爭力的組織結構模式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構造的判斷矩陣,并通過計算,得到這個企業集團內部的最佳組織形式的權值優序為:
C3股份公司制為0.0159,C4事業部制為0.6579,cC5編輯部制為0.6102,C1集團集權制為0.5570,C2總社分社制為0.2224。基于這種分析與所得的結果,我們得到該企業集團內部的最佳形式是股份聯營制。
綜上所述,應用層次分析法評價、選擇企業集團運作的結構模式為股份聯合經營制比較符合市場規律及出版集團的戰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