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強
(福州市第七醫院普內科,福建福州 350001)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最終發展階段,加之患者老齡、機體狀況差、病程長、傳統強心藥物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難把握等原因給臨床治療帶來很大困難,而心臟起搏、心臟移植、基因治療等又因技術要求嚴格、費用高昂而受到限制[1]。近年來關于環磷腺苷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報道越來越多,我科應用環磷腺苷靜點治療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較好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選擇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55例,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齡55~88歲,平均68歲;基礎病因為冠心病14例,肺源性心臟病1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1例,風濕性心臟病5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擴張性心肌病3例,其他心血管疾病6例;心功能Ⅱ級6例,Ⅲ級26例,Ⅳ級23例。依據治療過程中是否使用環磷腺苷分為治療組(n=30)和對照組(n=25),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基礎疾病、心功能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給予休息、吸氧、低鹽清淡飲食,洋地黃、利尿劑、擴血管藥物、ACEI類藥物常規應用,依據病情需要給予抗感染、祛痰平喘、補充電解質等對癥治療。治療組給予環磷腺苷40 mg入250 ml 5%葡萄糖液中靜點,qd,規律治療14 d。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心功能改善情況。
依據NYHA標準對治療結果進行評定,顯效:患者心衰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級或2級以上或心功能達到Ⅰ級;有效:患者心衰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心功能改善1級但未達到Ⅰ級水平;無效:患者心衰癥狀、體征無改善或惡化死亡。
應用SPSS 1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2.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69,P<0.05),見表 1。 治療組死亡1例,對照組死亡3例,其中3例是心原性,另1例死于嚴重肺感染。兩組患者均可耐受治療,治療組部分患者有發熱、皮疹、惡心等癥狀,減慢給藥速度或對癥處理后消失。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變相當復雜,心功能受損會引發一系列的代償機制及神經體液調節,然而心肌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最終會發展至心肌損害和心室重構,降低了心臟的射血能力而形成惡性循環[2]。傳統的治療藥物都致力于阻止或延緩這個過程,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的目的。環磷腺苷(cAMP)作為新型的非強心苷類抗心力衰竭藥物,具有容易穿透細胞膜、藥效穩定持久、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已被臨床廣泛應用。環磷腺苷參與調節細胞功能,通過改變心肌細胞內Ca2+濃度來發揮正性肌力作用,達到強心改善泵血功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后負荷的作用,且環磷腺苷不會引起心率增快,不增加心肌耗氧,增加心肌供給,改善心肌代謝[3-5]。另外,環磷腺苷可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改善肺通氣,加強氣道纖毛清潔功能,因此是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選藥物[6]。本組觀察表明環磷腺苷在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作用肯定,安全性好,尤其適合心臟明顯增大、肺功能差、洋地黃耐受不良的心衰患者。環磷腺苷是細胞內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其作用廣泛,參與體內很多物質的合成和代謝過程,值得深入研究。
[1]回皓升,梁高燕,吳鏗.環磷腺苷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研究[J].河北醫學,2004,10(7):627-629.
[2]周莉華,張杰清,康林,等.老年心力衰竭186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9):56-57.
[3]徐繼杰,劉斌.從慢性心力衰竭學說的發展認識和掌握其現代藥物治療觀點[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2):285-287.
[4]張喜君.環磷腺苷注射液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07,14(11):1881.
[5]廖玉巍,吳秀英.環磷腺苷葡胺對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患者術中血液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綜合版,2007,30(8):8-10.
[6]吳大偉,趙穎,楊麗萍,等.環磷腺苷-葡甲胺治療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2001,40(7):46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