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慧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院,廣東茂名 525000)
異位妊娠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是孕婦孕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所有妊娠的1%~2%[1]。近年來因人工流產、藥物流產及盆腔炎的增加導致了異位妊娠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且趨于年輕化,未生育者明顯增加[2];同時由于現代診斷技術如陰道B超、血β-HCG檢測的提高及婦產科醫師的警覺,使80%的異位妊娠在未破裂前被診斷[3],因此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治療方法顯得更加重要。如何提高藥物治療的成功率、增加再次宮腔妊娠率及減少副反應,現將我院用藥物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并取得良好療效的情況報道如下:
我院2005年3月~2008年6月收住的異位妊娠并符合藥物保守治療者208例,藥物保守治療指征:①異位妊娠未破裂型或流產型。②血β–HCG值<5000 IU/L。③B超檢查宮腔未見妊娠囊,宮外孕包塊直徑<5 cm。④血象及肝腎功能正常,無藥物治療的禁忌證。⑤生命體征平穩,無明顯腹痛及腹腔內活動出血的表現[4]。A組:123例用傳統方法即MTX肌注及口服米非司酮并同意服用中藥;B組:85例單用MTX肌注并口服米非司酮。兩組比較,在年齡、停經時間、孕產次、血β-HCG值、包塊大小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情況的比較()

表1 兩組一般情況的比較()
組別 例數 平均年齡 平均停經 血-HCG值 包塊直徑(歲) 天數(d) (IU/L) (cm)A組12329.6±3.350.3±6.22633.8±335.23.5±0.76 B組8531.2±2.149.5±5.92718.3±422.73.7±0.58
治療前與患者及家屬說明病情,征得同意并書面簽字。A組:MTX 50 mg第1天肌注,并動態約第4、8天測血清HCG值,若下降至300 IU/L以下或下降幅度>50%則停用MTX,否則需重復劑量注射MTX;并于第1天始服米非司酮片75 mg,每12小時1次,連服3~4 d;同時服傳統中藥異位妊娠通經殺胚方加味,主要成分為丹參、赤芍、桃仁、三棱、莪術、元胡、天花粉、蜈蚣、紫草等,身體虛弱加黃芪、黨參扶正祛邪;腹痛甚加延胡索、炒五靈脂;出血多加白及、仙鶴草;惡心嘔吐加陳皮、半夏,每日1劑,連服5~10 d。B組:同A組用MTX及米非司酮片,不服中藥。
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T、P、R、BP)腹痛及陰道流血情況,注意有無異位妊娠破裂出血;動態監測血清HCG值,若呈下降趨勢以后每7~10天復測β-HCG;復查B超監測包塊大小。
臨床癥狀消失,血β-HCG正常,B超顯示包塊明顯縮小或消失為治愈。臨床癥狀加重或腹腔內出血,血β-HCG逐漸升高,B超顯示包塊增大者為失敗。
治療成功并有生育要求者,于治療后1~6個月月經干凈后行子宮輸卵管通液術或碘油造影術,了解輸卵管通暢情況,欠通暢者繼服活血化瘀中藥10 d。對有生育要求者隨訪2年,了解懷孕情況。
A組治愈118例,B組治愈46例,A組重復用MTX治療較B組少,而血β-HCG轉陰快,包塊消失快,平均住院時間短,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有生育要求者A組73例,B組42例,分別治療后1~6個月行子宮輸卵管通液術或碘油造影術,結果通暢者A組61例,占 83.6%(61/73);B 組 18 例,占 42.9%(18/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年內隨訪,A組宮腔內正常妊娠38人,再次異位妊娠3例,B組宮腔內妊娠9例,再次異位妊娠5例,A組較B組再受孕情況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A組用藥后出現惡心嘔吐者13例,無一例發生口腔潰瘍或肝功能異常,B組出現胃腸反應者28例,口腔潰瘍3例,肝功能檢查轉氨酶升高者5例,予肝泰樂等護肝治療后好轉。
治療異位妊娠的藥物有MTX、米非司酮和中藥等。MTX是目前治療異位妊娠中最常用,療效肯定的藥物,屬抗代謝類藥,是一種葉酸拮抗劑,使四氫葉酸合成障礙,干擾細胞DNA的合成,抑制胚胎滋養細胞增生,破壞絨毛,使胚胎組織壞死、脫落、吸收。米非司酮是一種合成類固醉,可拮抗孕酮,在分子水平與內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受體,使異位妊娠的胚胎失去孕酮的支持發生壞死、吸收。異位妊娠按其臨床表現,散見于中醫學“妊娠腹痛”、“胎動不安”、“癥瘕”等病中,其發病機制主要是血虛、氣郁、虛寒等致胞脈受阻或胞脈失養,氣血運行不暢,因而發生腹痛,亦稱“胞阻”,屬中醫癥積范疇[5]。不通則痛,發為本病。治療宜活血化淤、消積殺胚。方中全蟲、蜈蚣、丹參、乳香、沒藥活絡通經;赤芍、桃仁活血化淤;三棱、莪術消癥破積;諸藥合用,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共奏活血化淤,消積殺胚,通腑排濁之功。國內文獻報道單用中藥治療異位妊娠,其成功率為47.1%~66.6%[6]。中藥以活血化瘀,消積殺胚為主,可以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阻止滋養細胞和胚胎的生長,使異位妊娠病灶加快壞死、吸收,明顯縮短病程,有效疏通輸卵管,提高宮腔妊娠率。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較B組治愈率高,β-HCG下降快,包塊縮小明顯,輸卵管通暢率及再次宮腔妊娠率明顯增加。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具有安全有效、時間短、副作用少、成功率高等優點,并且可免于損傷性手術,杜絕術后并發癥,提高輸卵管暢通率,減少再次異位妊娠發生率,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生育功能,易被患者接受,是治療異位妊娠的較好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鏡在異位妊娠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4:204.
[2]韓紅敬,關菁,沈浣,等.異位妊娠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處理[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4,5(1):27.
[3]宋瑩.甲氨喋呤聯合活血化瘀中藥治療異位妊娠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07):921-922..
[4]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9.
[5]馬惠榮.現代中醫臨證經驗輯粹婦科疾病[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18.
[6]陳建玲,吳瑞芳,邱芳.宮外孕的藥物保守治療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雜志,2007,4(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