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芳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勒流醫院,廣東佛山 528300)
乙型肝炎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主要傳染病之一,主要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其病理機制錯綜復雜,與肝硬化、肝癌關系密切。目前我國約有1.3億人口被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有3000萬。病毒持續復制和機體免疫清除障礙是乙型肝炎發病的兩個基本要素。因此,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關鍵[1]。近年來,乙型肝炎抗病毒藥物不斷面世,但是由于抗病毒治療尚不規范,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正確的治療理念和規范化的治療方法對廣大醫務人員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十分重要。國內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和替比夫定等,臨床可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和經濟承受能力分別選用[2]。近年來,我院采用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06年6月~2008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23~65歲,平均31.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國病毒性肝炎會議修訂的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3],條件如下:①均具HBsAg陽性、HBeAg陽性、HBV-DNA 定量>1×104copies/ml;②治療前 6 個月均未接受免疫調節劑和抗病毒治療;③臨床上沒有明顯肝硬化表現。排除標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疊甲丙丁戊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A、B、C三組,各20例。三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肝功能及病毒指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藥物劑量與用法 A組采用拉米夫定100 mg聯合阿德福韋酯10 mg治療;B組采用拉米夫定100 mg(葛蘭素史克公司提供)治療;C組采用阿德福韋酯10 mg(葛蘭素史克公司提供)治療,每種藥物口服,1次/d,療程為1年。
1.2.2 觀察項目及檢測方法 ①肝功能:ALT等;②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HbeAg等;③采用5700型熒光定量PCR儀(中山醫科大學達安基因診斷中心供試劑)檢測HBV-DNA。以上指標每3個月檢查1次對比變化情況。
采用SPSS l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0例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較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A組療效最明顯,B組次之。A組HBV-DNA和HBeAg轉陰率、ALT復常率、HBeAg/抗HBe血清轉換率優于 B、C組(P<0.05)。三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無嚴重不良事件發生,耐受性良好。

表1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1年后主要療效指標變化[n(%)]
HBV屬嗜肝DNA病毒科,其基因組的復制過程包含逆轉錄的步驟,即從前基因組RNA逆轉錄為DNA的過程。拉米夫定是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和逆轉錄酶活性,并對病毒DNA鏈的合成和延長有競爭性抑制作用。國內外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表明,每天口服100 mg可明顯抑制HBV-DNA水平,HBeAg血清學轉換率隨治療時間延長而提高,長期治療可以減輕炎癥、降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生率,同時也可能出現HBV變異而致耐藥和停藥后復發,均可使病情加重,偶可引起肝炎失代償而致命[3]。阿德福韋酯是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病毒新藥,目前臨床應用的阿德福韋酯是阿德福韋的前體,在體內水解為阿德福韋發揮抗病毒作用。阿德福韋是一種單磷酸腺苷的無環核苷類似物,在細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為有活性的代謝產物即阿德福韋二磷酸鹽。阿德福韋二磷酸鹽通過下列兩種方式來抑制HBV-DNA多聚酶(逆轉錄酶):與自然底物脫氧腺苷三磷酸競爭;整合到病毒DNA后引起DNA鏈延長終止。本品適用于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活動復制和血清氨基酸轉移酶持續升高的肝功能代償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本研究結果表明,阿德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治療1年,受試者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值、ALT復常率、HBeAg陰轉率和HBeAg血清轉換率都比其單獨用療效顯著[6]。由于本研究觀察時間有限,樣本量較小等原因,尚不能對遠期預后進行評價,有待今后更深入的研究。
[1]方鑫,梁爭論.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的研究進展[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7,8(4):499-452.
[2]中華醫學套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套,肝病學分套.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5-61.
[3]郭曉東.拉米夫定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68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11):93-94.
[4]張晶芬,王彥寬.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36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5):6226-6227.
[5]袁術生.阿德福韋酯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性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6):37-38.
[6]李惠珍,周小平,李玉珍,等.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活動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三年療效觀察[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9,12(4):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