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晴
一個錯誤的觀點正在諸多老年人中蔓延,即想長壽就吃素。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每日吃粗糧和全素的菜肴,以為這樣就可以對抗高血壓、高脂血癥以及各種老年病。然而,事實卻證明吃過分清淡的食物會降低體質,疾病反而更容易侵襲人體。
長期吃素衰老快
一個調查表明,吃素食者并不都健康。某寺廟的90名僧人,常年吃素食,他們中大多數患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究其原因主要是飲食中攝入的蛋白質、脂肪等嚴重不足,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
研究表明,長期吃素食使人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比例失衡,造成消化不良、記憶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內分泌和代謝功能障礙。容易引發貧血等癥。此外,長期素食還會引起胃酸及消化酶減少、味覺降低,導致食欲不振;飲食中不飽和脂肪酸所產生的過氧化物,與人體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褐素,在器官中沉積,加速人體的衰老。
葷食并不是疾病的禍首,而應該是人體攝取營養的重要來源。人體在生長發育和代謝過程中每天都需要大量優質蛋白和必需的脂肪酸。素食中除了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其他食物中含量均很少。而且營養價值較低,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
魚和肉中,尤其是魚類中含有非常豐富的優質蛋白和能夠降血脂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人體容易缺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由此可見,人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吃葷吃素,而在于吃什么和吃多少,也就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是不是全面,是不是適量。“收入”和“支出”相等,是營養攝取最基本的原則之一。
老人長壽不是夢
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很多。除遺傳、環境因素外,生活方式、膳食營養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從長壽地區調查結果看,在全國人口普查中,我國廣西巴馬縣每10萬人中9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106.7人,成為有名的長壽地區。老人們以玉米為主食,輔以各種豆類、紅薯和大米,用火麻油作烹調油。此外,他們吃各種野菜、野果及水果,如番石榴、柚子、牛奶果。
我國另一長壽地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長壽老人主要食物是牛肉、羊肉、鮮奶、酸奶、奶油、雞蛋、面粉,一年四季水果不斷。
百歲老人怎么吃
我國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范圍內的14萬余人中做了一次系統的營養調查,結果發現,國民飲食中,蛋白質、鈣和核黃素(維生素B2)攝入不足,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適量的葷食。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葷素搭配,比例適當,才能健康長壽。
老年人可以大米、面粉或雜糧為主食,菜肴以瘦肉以及各種蔬菜為主,每日喝豆漿或牛奶,吃鮮魚、蝦、海帶等。
★小貼士★
老人適宜的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大米、小米、面粉、燕麥、蕎麥、黑米、綠豆、赤小豆、黑豆、黃豆、豆腐及其他豆制品等。
2肉蛋奶類的選擇。豬瘦肉、雞肉、羊肉、黃魚,鯽魚、草魚、蝦、蝦皮、海參、牛奶及雞蛋等。
3蔬菜的選擇。冬瓜、藕、胡蘿卜、茄子、芹菜、荸薺、筍、白菜、海帶、黑木耳等。
4 水果的選擇。梨、西瓜、香蕉、草莓、桃子、葡萄、龍眼、大棗等。
5 老年人應該多喝蜂蜜、紅茶和綠茶。
(李悅摘自《食品指南》第15期,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