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項楓沙虎居
要把積極培育高端商務咨詢與研發設計確定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兩大中心目標。尤其是要以產業集群區為依托,以資本與技術為紐帶,以政策和人才為保證,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延伸產業鏈
以“服務業大省、服務業強省”為發展目標是浙江謀取戰略競爭優勢的重要保證,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就當前而言,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更是浙江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提升抗風險能力的戰略舉措,不僅有利于拉動當前乏力的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對于身陷轉型困境中的浙江制造業來說,具有推動其升級和轉型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制造業發達國家,以制造服務業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模式已經占到服務領域總額的50%以上,成為引領制造業升級和促進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制造業配套的生產服務業主要包括現代物流業、科技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商務服務業等。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應加快建立物流發展戰略聯盟,構建快速便捷、貨暢其流的融集散與分運于一體的物流支撐體系。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起覆蓋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的公共物流信息系統,完善與其他地區信息交換和多式聯運的信息服務功能。還要合理整合區域內的物流資源,從戰略性和效益性的角度認識物流資源布局的重要性,實現科學合理的物流資源的定位和布局戰略。

目前,在制造業發達國家,以制造服務業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模式已經占到服務領域總額的50%以上
就當前而言,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對于身陷轉型困境中的浙江制造業來說,具有推動其升級和轉型的重要作用
——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要發展技術開發及轉移、科技信息及咨詢、知識產權及認證、技術轉讓及交易等科技服務業;積極興辦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加強區域性和行業性生產力促進機構以及科技創業服務機構的建設;有效發揮技術“藍領”集中的優勢,加緊建立生產型企業的技術服務公司;努力建立健全風險投資機制,增加對創新創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建設公共科技平臺,尤其要加緊建設國際科技開發的亞太地區平臺,主動接受國際先進技術的轉移,并通過這一平臺輻射,提高科技資源社會共享的程度,形成互補、共享和共建的格局。
——加速發展金融保險業,尤其是浙江本土金融保險業。近年來,服務業在浙江經濟中的比重有所增加,金融業作為現代市場經濟核心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已成為現代服務業中增長最為迅速的產業之一。需要加大金融業對第三產業的扶持力度,根據不同客戶群體開展金融創新和市場細分,并將第三產業作為金融服務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努力發展商務服務業。要抓住上海舉辦“世博會”的戰略機遇,打造亞太地區新興的旅游會展中心。應引導發展法律、會計、審計、稅務、咨詢、評估、廣告、策劃、調查、就業和勞務中介、經紀代理等商務服務業,推動商務服務產品和商務服務方式的創新。應加緊推動有品牌、有影響、有規模的律師、會計師和知識產權等各類中介機構以及行業協會的業務拓展,特別要聯手推動已入駐國內京滬與香港等地城市的國際著名咨詢機構向浙江省內中心城市的滲透與擴展。
同時,始終要把積極培育高端商務咨詢與研發設計確定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兩大中心目標。尤其是要以產業集群區為依托,以資本與技術為紐帶,以政策和人才為保證,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延伸產業鏈。要致力于提高科研開發、市場調查等產品前段生產性服務業的競爭力,逐步提高其所占服務業的比重。同時,要把加強生產性服務業教育培訓與指導咨詢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開拓服務市場,不斷提升現代制造服務業的產業結構、現代化程度和服務水平。在此基礎上,一方面應促進現代制造服務企業實行專業化、集團化、網絡化、品牌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另一方面,積極扶持和引導中小型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按照產業鏈的分工和“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原則,大力推進資產重組和地區性產業集聚,構建和發展具有上下游產業關聯特色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鏈,積極引導制造企業和現代制造服務業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建立“以區塊經濟為依托,產業集聚型”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模式。即重點打造特色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當今世界各國和地區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如硅谷的信息服務業集群、華爾街的金融業集群、印度班加羅爾的軟件產業集群,以及我國中關村信息產業集群、上海陸家嘴金融服務業集群等等。浙江生產性服務業雖然初步形成聚集發展的態勢,但產業鏈條還不夠完善,產業集群的綜合效益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未來應圍繞重點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積極推進各類專業性園區和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強化生產性服務業的聚集效應。
建立“以杭州、寧波為依托,總部經濟型”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模式。隨著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國的移動,中國市場的份量不斷提高,巨大的潛在利益驅動跨國巨頭們加速在我國設立地區總部。對于浙江來說,必須以杭州、寧波為重點城市更多地吸引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總部入駐。各類型企業總部的聚集,將產生大量的金融、會計審計、法律、信息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需求。浙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應與發展總部經濟緊密結合起來,重點圍繞企業總部的需求,促進與企業總部相配套的知識型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實現總部經濟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良性互動發展。
建立“以高新產業區為中心,服務外包型”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模式。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服務業轉移已經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領域。浙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應積極抓住國際服務業轉移的新趨勢以及國家鼓勵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良好宏觀環境,加強軟件外包、研發服務外包等服務業新業態領域的承接和轉移工作。在承接國際服務外包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制造業“低增值”(即主要承接生產制造環節,獲取微薄利潤),積極引導本土外包企業通過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技術服務水平、規范服務外包流程等方式,不斷增強承接服務外包的能力,逐步拓展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高端領域,增強浙江生產性服務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建立“以電子商務、動漫游戲、數字新媒體”為主體的新業態發展模式。即在加快原有重點產業發展的同時,重點關注生產性服務業新業態的發展,在專項資金扶持、聚集區建設、公共平臺建設等方面對軟件外包、動漫游戲、新媒體等現代服務業新業態領域予以支持。但是與其他成熟行業相比,生產性服務業新業態發展中仍然面臨許多問題,如知識產權保護、市場秩序等,有賴于政府的規范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