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良飛 王田榮
只有更好更快地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才能在城區競爭格局中占據有利位置,才能不斷增強區域吸引力和影響力

近 年來,寧波市江東區緊緊抓住“東擴”和“中提升”重大戰略機遇,按照區委、區政府深入開展“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的總體部署,狠抓落實。東部新城與五大服務業集聚區等重點區塊建設全面快速推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出“總量逐年擴大、結構持續優化、重點日益突出”的良好發展勢頭。
——投資規模逐年擴大。從發展規模看,江東區“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規劃實施以來,江東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迅速擴大,1999年至2008年的年平均投資率高達39%,主導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加強;從投資強度看,隨著“東擴”和“中提升”戰略的深入實施,江東區大批重點項目的加快建設,近年來江東區平均投資強度不斷加大。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從產業結構看,自從江東區“服務強區”戰略有效實施以來,服務業投資主體地位進一步穩固,占全部投資比重不斷上升,與此同時服務業內部投資結構繼續優化,現代服務業投資快速增長;從行業結構看,房地產、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等行業一直是近年來拉動江東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力行業;從效益結構看,隨著江東區投資總結構的日益優化,投資效益結構日益合理;從資金結構看,江東區民間投資不斷壯大,成為推動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投資重點日益突出。從東部新城看,“十一五”以來,在市區兩級的共同努力下,東部新城建設進展順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8年底,東部新城已累計完成投資45億元,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22.5%;從五大服務業集聚區看,東外灘文化走廊、三江匯金融街等五大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建設,形成了齊頭并進、全面開花的良好態勢。
今后幾年將是江東區全面加快現代化新中心城區打造的關鍵時期,也將是江東區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城區建設的黃金發展期,江東區固定資產投資運行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然而,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由于外部形勢變化以及江東區自身轉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江東區固定資產投資運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一是外部發展形勢不明朗,江東區投資運行過程中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從宏觀層面看,經濟是否探底回升趨勢仍不明確,市場投資主體大都持觀望態度,市場信心恢復尚需一定時日。從微觀層面看,由于與寧波市中心城區定位趨同,區域經濟發展競爭進一步加劇,同一城市內爭投資、搶項目競爭激烈。
二是受資源要素制約,江東區投資增長后勁有待進一步增強。首先是江東區作為寧波市的中心城區,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目前由于土地瓶頸制約,投資項目規模難以進一步擴大的矛盾日益突出。長期來看,江東區可用土地儲備急劇減少,將直接導致江東區項目后續儲備不足。其次是資金來源的制約加劇。考慮到金融危機和金融機構自身風險,銀行等金融機構更愿意將資金投放到國有企業或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對非國有企業融資形成了“擠出效應”。
三是受客觀因素制約,江東區項目推進進度有待進一步加快。雖然江東區在推進項目建設中成績顯著,但是由于受到拆遷掃尾推進艱難、項目前期手續較為復雜等客觀因素影響,江東區重點項目推進過程中仍存在較大阻力。
四是投資效益長期偏低,江東區產業化投資比例需進一步提高。長期來江東區固定資產的投資效益不盡如人意。從投資效果系數看,2000年到2008年間江東區僅于2005年、2007年超過全市平均水平,一個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產生增量GDP的能力長期弱于全市。究其原因,主要與江東區的投資結構密切相關。由于2006年以前,服務業投資中多屬住宅類房地產項目和基礎設施開發,難以為江東區帶來可持續的發展收益,導致江東區投資效益長期偏低。
優化區域投資結構,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和城市功能完善。一是要加強投資規劃引導,推進江東區固定資產投資統籌協調發展。堅持規劃先行,結合江東區目前產業發展特點,在總結“十一五”規劃經驗的基礎上,以提升項目檔次、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能級,全面優化投資結構為主要目標,超前謀劃江東區“十二五”重大項目建設規劃。二是要加快功能載體建設,全面優化江東區投資空間布局。要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和空間布局,加快載體建設是當務之急,因此必須堅持大項目帶動戰略,全面加快江東區重大功能區塊建設。為此我們要緊緊圍繞“中提升”戰略要求,凝心聚力,以重點區塊與重點項目為龍頭,舉全區之力推進東部新城和五大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面優化江東區產業投資結構。并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善于通過提供特色服務,打造特色樓宇,聚集特色行業,為優化江東區產業投資結構打下良好的基礎。
提高區域投資效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根本轉變。一是要提高產業化投資比例,進一步優化投資效益結構。在繼續保持合理的基礎設施投入比例,保證城市化建設必需的配套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產業化投資的比例,逐步減少住宅類房地產等難以帶來可持續效益的項目投資。二是要鼓勵改建擴建項目,加大存量調整力度。大力推行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努力盤活土地存量,鼓勵土地優用,積極推動城市工業用地騰退改造,加快東力研發項目、建工股份寧穿路老廠房等區塊的改造提升。三是要完善項目投資管理體系,提高項目投資效益。對項目投資的控制應從以往概、估、決算管理和靜態管理轉向全過程動態跟蹤控制管理,制定相應的辦法措施,減少并杜絕項目建設中資金浪費和流失現象。同時制定相應監督措施,督促投資者在規劃和設計項目時提高工藝和技術水平,在項目投入運行后加強管理,努力做到每個項目的投資效益最大化。
創新投資體制機制,推動江東區投資環境全面升級優化。一是要強化投資服務理念,完善投資管理工作體制。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減少企業項目在行政環節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增強“抓投資環境就是抓機遇”的意識,以深化“三服務”活動為契機,優化投資發展環境。二是要創新投融資體制,努力拓展資金渠道。建立健全政府投資機制,進一步拓展政府投資的融資渠道,打破壟斷,全面放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經營,采取經營權轉讓等多種方式面向社會投資者招標,引導外資和民間資金進入,確保建設項目的資金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