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燕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一種傳染病,其感染率高,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廣。為控制傳染源,保護人們身體健康,依據《食品衛生法》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08~2009年我市對從事食品飲食和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在預防性體檢時進行HBsAg、HBeAg和ALT檢測,現將檢測情況分析如下。
1.1 對象 2008~2009年,對轄區內從事食品生產,飲食和公共場所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共檢26863人,其中男9968人,女16895人,每人抽取靜脈血3ml分離血清檢測HBsAg、HBeAg和ALT。
1.2 試劑與方法 HBsAg和HBeAg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由北京萬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ALT檢測采用賴氏法,試劑由上海榮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2.1 各年度HBsAg和HBsAg/HBeAg陽性率 26863名受檢者中,HBsAg陽性416人,陽性率為1.55%;HBsAg陽性者做HBeAgs檢測,檢出HBeAg陽性者148人,占從業人員比例為0.55%,同時雙陽性率為33.58%。
2008年和2009年HBsAg陽性率分別為1.77%和1.36%;HBsAg/HBeAg陽性率分別為0.73%和0.39%;由此可見,2008年HBsAg陽性高于2009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7.14,P<0.01),2008年和2009年HBsAg/HBeAg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02,P<0.05),見表1。
2.2 性別與HBsAg、HBsAg/HBeAg的關系 兩年共檢測男性人數9968人,女性人數16895人。HBsAg陽性中男女分別為185人、231人;陽性率分別為1.86%、1.37%;HBsAg/HBeAg陽性中男女分別為88人、60人,陽性率分別為0.88%、0.35%。兩項結果的陽性率比較男性均高于女性,其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x2=9.51,P 0.05;x2=31.47,P 0.05),見表2。
2.3 ALT(谷丙轉氨酶) 26863名受檢者中,ALT增高27人,檢出率為0.10%,其中伴有HBsAg陽性為18人,伴有HBsAg/HBeAg陽性6人,HBsAg陰性檢出ALT異常9人。

表1 HBsAg與HBsAg/HBeAg陽性率比較(%)

表2 性別與HbsAg、HBsAg/HBeAg陽性率關系(%)
我市城區從事食品生產、飲食和公共場所從業人員HBsAg陽性檢出率為1.55%,低于我國一般人群HBsAg平均10.1%的水平[1]。也低于前幾年我市從業人員HBsAg2.13%的水平[2],這與依法每年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對HBsAg陽性者及時調離以及加強乙肝疫苗接種等因素有關。2009年的陽性率(1.36%)低于2008陽性率(1.77%)也說明了這一點。在HBsAg陽性者中HBeAg陽性檢出率達33.58%,該類人HBV-DNA陽性率最多,HBeAg攜帶者病毒復制和傳染性臨床上稱為活動期乙型肝炎,是乙肝的重點防治對象。在肝功能檢測中,超過正常值的有27人,其中雙陽性的為18人,提示該人群體內病毒復制活動強,肝臟有損害,傳染性強,易轉為急,慢性乙肝,應及時給予治療并囑其注意休息。血清ALT異常增高占ALT陽性的比例較高,分析其原因與營養補品的使用、藥物的使用和人群中有關,同時脂肪肝引起的血脂增高也引起ALT增高,應引起足夠重視。
兩年來檢測男性HBsAg陽性率(1.86%)比女性(1.37%)高,雙陽性率男性(0.88%)也比女性(0.35%)高。這可能與男性社會交往頻繁,流動性大,感染機會相對大有關[3]。研究顯示我市乙肝疫苗計劃免疫比較成功,群體免疫水平整體提高,乙肝陽性率明顯降低。
[1]莊輝,王勤環,田庚善,等.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治研討紀要[J].中華傳染病雜志,1997,15(3):183.
[2]耿貫一.流行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725.
[3]王平忠,周永興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學標志物與DNA檢測結果的比分析[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1999,10(7):91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