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魯 原宗保
羅哌卡因是一種長效酰胺類局麻藥,硬膜外麻醉效果確切,心臟毒性小,但神經阻滯起效慢。舒芬太尼是一高選擇性的μ阿片受體激動劑,具有椎管內鎮痛作用。本研究擬評價行子宮次全切除術病人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60例擇期行子宮次全切除術的患者,ASAⅠ或Ⅱ級,年齡35~51歲,體重52~70kg,身高158~170cm。隨機分為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組(A組)和羅哌卡因組(B組),每組30例。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均未使用術前藥,入室后監測ECG,BP,HR及SPO2。建立上肢靜脈通路,麻醉前輸入生理鹽水6ml/kg。取左側臥位,于L2-3行硬膜外穿刺,向頭端置管3cm。兩組均首先注入0.75%羅哌卡因5ml試驗劑量,觀察5min,確定無藥物誤入蛛網膜下腔后,A組給予0.75%羅哌卡因13ml混合舒芬太尼20ug(2ml);B組給予0.75%羅哌卡因13ml混合生理鹽水2ml。SBP低于90mHg或低于基礎值20%為低血壓,靜注麻黃堿10~15mg。HR低于50次/分,靜注阿托品0.2mg。術中病人因牽拉反應不適時,靜注1/2劑量杜氟合劑(哌替啶100mg+氟哌啶5mg)。
1.3 觀察指標 注藥后每3min用針刺法測定感覺平面,并記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感覺阻滯達到的最高平面及所用時間。注藥后30min采用改良Bromage法評分評定下肢運動阻滯情況(0分,無運動神經阻滯;1分,不能抬腿;2分,不能彎曲膝部;3分,不能彎曲踝關節)。將麻醉效果分為4級(優,鎮痛完善,腹肌松弛,患者安靜;良,鎮痛良好,腹肌較松弛,內臟牽拉反應輕微;中,鎮痛不全,內臟牽拉反應明顯,需要輔助用藥;差,麻醉失敗,需改用其他麻醉)。記錄術中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如低血壓、惡心、嘔吐、瘙癢、呼吸抑制等。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1.5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感覺,運動阻滯情況

表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例(%)]
2.1 兩組患者年齡,身高,體重,手術時間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A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及達到最高阻滯平面時間均明顯短于B組(P<0.01);A組最高感覺阻滯平面明顯高于B組(P<0.01);兩組術中血壓、心率和脈搏氧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均未見嘔吐,瘙癢,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兩組下肢運動阻滯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A組麻醉效果優,明顯高于B組(P<0.01)(表2)。
連續硬膜外麻醉是子宮次全切除術常用的麻醉方法。本研究結果標明,A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及達到最高阻滯平面時間明顯短于B組。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20ug硬膜外麻醉可明顯增加羅哌卡因的麻醉效果。局麻藥和阿片類藥物聯合應用于硬膜外麻醉具有協同。兩種藥物通過各自不同的機制發揮作用。局麻藥選擇性作用于神經纖維膜上鈉離子通道,抑制鈉離子內流從而阻斷神經動作電位的發生和傳播。舒芬太尼脂溶性高,迅速吸收入血,快速通過血腦屏障發揮中樞鎮痛和鎮靜作用。舒芬太尼硬膜外鎮痛機理是通過與原位脊髓阿片受體結合發揮藥效:呈現節段性鎮痛,并協同(或增強)局麻藥的鎮痛作用;產生抗內臟傷害性刺激作用,并與局麻藥協同[1]。綜上所述,子宮次全切除術羅哌卡因復合小劑量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其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縮短,麻醉效果優于單純應用羅哌卡因。
[1]Saito Y,Kanneko M,Kirihara Y,et al.Interaction of intrathecally infused morphine and lidocaine in rats(part Ⅰ):synergistic antinoiceptive effects[J].Anesthesiology,1998,89:1455-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