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愛
新生兒撫觸是以按摩油為介質對嬰兒皮膚進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科學按摩,讓良好刺激通過皮膚傳到中樞神經系統以產生生理效應,促進嬰兒的生理和情感發育,改善睡眠,提高機體免疫力。游泳是以水為介質利用水波輕柔地愛撫,以及大關節.大動作的自主活動和被動游泳操活動,促進嬰兒的視覺、嗅覺、觸覺和平衡覺的綜合信息傳遞,引起全身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良性反應,二者互為補充,把它們有機結合,這項技術受到許多嬰幼兒專家推廣,對寶寶的身心發展及健康成長非常有利。現就撫觸與游泳對新生兒健康的影響進行了觀察,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09年1月~6月在本院產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兒90例。胎齡≥37w,體重≥3000g,Apgar評分≥8分,男51例,女39例,均為母乳喂養,母親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對50例為游泳組進行撫觸并游泳,另40例為對照只進行撫觸。兩組新生兒性別、胎齡、出生體重、Apgar評分及健康狀況等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撫觸方法依照中華護理學會推薦的《強生嬰兒撫觸醫務人員指導手冊或DVD碟錄像進行》,利用按摩油按頭-胸腹-背部-肢-下肢順序進行按摩。游泳方法:水溫38℃左右,室溫28℃左右,1人1桶水,臍部給予防水臍貼保護,頸部使用雙保險游泳圈。由專職護士利用水波撫觸給嬰兒四肢做伸、屈、展的游泳操。游泳組在新生兒娩出24h內,每天1次,每次10~15min,于進食后1h進行撫觸與游泳,每天堅持先游泳再撫觸,持續14天以上。對照組常規沐浴后撫觸10~15min,每天1次,住院期間指導產婦或家屬學會撫觸,出院后由她們實施撫觸。
1.3 觀察項目 每天記錄兩組新生兒哺乳量和大小便,稱體重,每天定時測黃疸指數1次,記錄胎糞轉黃時間,觀察新生兒皮膚、鞏膜黃疸消退時間。出院后兩組新生兒在生后14天由電話或上門隨訪。
2.1 兩組新生兒24h平均攝入奶量比較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體重變化比較見表2。
3.1 撫觸與游泳相結合可顯著增加新生兒奶量攝入和促進新生兒體重增加新生兒撫觸能通過中樞神經系統使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加,加快胃腸蠕動,提高嬰兒哺乳次數與哺乳量,隨著胃泌素、胰島素釋放增多,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排泄。新生兒撫觸的腹部適當按摩,可以促進腸蠕動,減少腸脹氣。新生兒游泳讓大量溫和良好的水波刺激皮膚,通過感覺器官傳導至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生理效應,也可以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在水中的自主和被動的全身運動,水對胸廓的壓力可增加嬰兒肺活量和肌肉、骨骼的活動強度,加快血液循環,使嬰兒的胃腸道激素分泌增多,同樣使食欲增加,促進消化和吸收。撫觸與游泳有機結合起來,使嬰兒全身活動度增加,更可促進新生兒奶量的攝入,提高新生兒的生長發育,使新生兒體重迅速回升。表1、2結果表明撫觸與游泳相結合比單純撫觸對促進新生兒奶量攝入和體重增加效果更佳。
3.2 撫觸與游泳相結合降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發病率新生兒腸腔內胎糞中含有膽紅素80~100mg,相當于新生兒每天膽紅素產生量5~10倍,胎糞排出時間和變黃時間延遲是正常足月兒生后3~4天血清膽紅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黃疸范圍的因素之一,若糞便積聚在腸內不能及時排出,由于肝腸循環使膽紅素重吸收相應增加,從而新生兒血液中膽紅素的濃度增加,易發生黃疸或程度加重。而撫觸和游泳活動可加快腸蠕動使其食欲旺盛,增加排便次數,胎糞排出時間和轉黃時間均顯著提前,速了膽紅素的排泄,避免了太多膽重吸收,減少新生兒黃疸。表3顯示撫觸與游泳相結合,降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發病率優于單純撫觸。
綜合上述,把被運動的撫觸與主動運動的游泳有機結合比單純撫觸,不但對新生兒身心發育和智能開發有著促進作用,而且是一項科學性的,新穎性的健康保健措施,也是一項新型的護理服務,值得我們去推廣。

表1 兩組新生兒 24h 平均攝入奶量比較 ml
表2 兩組新生兒體重比較 ±s kg

表2 兩組新生兒體重比較 ±s kg
P<0.01
分組 例數 出生時 第6天 第14天游泳組 50 3.1±0.26 3.2±0.42 3.53±0.25對照組 40 3.05±0.25 3.10±0.35 3.32±0.34

表3 兩組新生兒排便與黃疸消退情況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