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文亮
表演藝術的最高境界莫過于塑造鮮明獨特的人物形象,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去年夏天,宿州市文化局和宿州市墜子戲劇團決定,讓我在小型現代墜子戲《打工奇緣》中扮演老農民郝運來。當時我心里沉甸甸的,覺得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決不可以掉以輕心。
我以前是演丑行的,要塑造好一個老農民的正面形象應該說是一種突破,也是有難度的。遇到自己喜歡的劇本,能使自己充分發揮,是我從藝近三十年來所期望的。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演好郝運來這個人物。
我決定先熟讀劇本、理解劇情,準確把握郝運來這個人物的性格,對郝運來的生活環境,和家庭背景,進行細致地分析、思考。漸漸的我的大腦中便形成了郝運來的大致形象,而且這種形象越來越清晰地在我眼前出現。
郝運來,一位地地道道的老農民,今年五十八,一副硬骨架,耳不聾眼不花,身體好力氣大,讓他干啥能干啥,勤勞善良,生活樂觀,形象可親可敬。我心里有了大致的形象,回頭便跟自身的條件相比照。首先我有在農村土生土長十幾年的經歷,加上嗓子、基本功、音樂素質、思想素質的各方面基礎,幾者有機地結合運用,就有可能使一個活生生的郝運來形象呈現出來。
郝運來的外部形象和他所發生的故事,已經非常明確了,作為演員怎樣才能把郝運來的形象及他的故事表現得真實、有血有肉,使觀眾看后感覺真實可信、生動感人?為了角色,我每天到人多的地方,特別是集貿市場去觀察農民不同的外貌特征、行為方式和性格特點,有目的地收看農村題材電視劇,在生活中尋找郝運來的影子,探討和挖掘郝運來的思想內涵及他的人格魅力。
郝運來生長在農村,老伴已去世,兒女也已成人成家。他生活寬裕無憂無慮,他純真而豪爽、勤勞又善良、熱心助人、嫉惡如仇、仗義扶危、敢于擔當、可敬可愛。在排練過程中,在不脫離劇本基礎框架和導演整體構思的前提下,我盡情發揮認真地進行三度創作。本著“演戲演人,演人演情,演情演心,演心演魂”的原則,從內在到外在,從表現到體現的結合,逐漸使郝運來鮮活起來,完成了郝運來人物的塑造。
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首先要保持虛心請教、集思廣益的心態,能聽進去各方面的意見,同時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朝前走,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演員個人素質修養是決定塑造人物成敗的關鍵。
其次,表演情緒要在自己思想的控制之下,要隨著角色的軌跡往前走,不能把自己置身于角色中而完全情緒化。開始演出時受到劇情的感染,我情緒有點失控,腦子一片空白,幾乎把臺詞忘了。演戲就是演戲,要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恰到好處控制人物思想,語言和行動,才能合情合理地完成角色的任務。
通過幾場演出,沒想到有那么多的觀眾喜歡郝運來這個人物,給了我很多的鼓勵,說我演得的確像個農村的郝運來。我想,這是因為自己塑造的角色和觀眾產生了共鳴。在宿州市藝術節和安徽省小戲小品調演中,我都因飾演的郝運來榮獲表演一等獎。但是我知道,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等待我去努力,去認真鉆研、學習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