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力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一個與中醫理論有關的武術問題
程大力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傳統武術與傳統醫學,數千年來同是在一個自成體系的文化區域內發展著,傳統醫學理論對傳統武術理論和技術產生了重要影響。經絡學說在武術中的運用,是傳統醫學理論對武術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文章對經絡學說與點穴技術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科學的經絡學說,或許正為武術的浪漫追求提供了一塊堅實的土地或可以望及的目標。
武術 中醫 經絡學說
傳統武術與傳統醫學,數千年來同是在一個自成體系的文化區域內發展著,傳統醫學理論,不可能不對傳統武術理論和技術產生影響。“拳起于易,理成于醫”,這句武林諺語,應該說就是對這種影響的恰當的概括。經絡學說在武術中的運用,是傳統醫學理論對武術最重要的影響之一。在功夫片和武俠小說中,我們都見識過神奇的點穴法。一旦被對手點中穴位,不是立時斃命,便是終身傷殘。還有所謂被封住穴道的,數個時辰之內動彈不得,解開穴道方能恢復自如。中國武術的技術內容中是否真正具有這樣近乎神奇的點穴法呢?如果有,這樣的點穴法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典籍不乏有關點穴法的記載:
《少林拳術秘訣》云:“蓋以三豐,綽號張臘遢,為明時技擊術之泰斗。……能融貫少林宗法,而著力于氣功神化之學。晚年更發明七十二穴點按術,為北派中之神功巨子。”又有所謂張全一者,“以俗子內家,忽而傳外家衣缽,而又創明點穴法。于是緇衣之徒,亦相率而宗之。”
黃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鉻》亦載:王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據說一次一個惡少侮辱王征南,一擊之下,這個惡少竟數日撒不出尿來。登門陪禮道歉后,王征南才解了他的穴道,一個牧童偷學王征南的手法,用來點擊伙伴,伙伴立刻死去。請來王征南,他問明情況說:這是暈穴,不久就會蘇醒過來。果然牧童的伙伴一會兒就醒過來了。
這都是明確記載為點穴法的。
清毛祥麟《墨余錄》載云:當時有一個叫褚復生的人,以拳勇著稱。他尤精于槍法,“橫矛飛赴,旋轉如風,名日‘四平槍’。數百人莫能近,”某縣有個人叫獨骨張擎的,虎勁鐵肋,力舉三千斤,橫行鄉里,商販旅客,莫不受害。大家請褚把他除掉。褚說想先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能耐。于是商人們設宴請張,褚也應邀前往。酒過兩巡,褚從容地用筷子頭點他的胸說:“你為什么不坐下講呢?”張于是落坐,吃完席一言不發,褚也沒再開口。一會兒,張告辭。大家對褚說:“他這樣傲慢,鄙視一切,先生為何還不出手呢?”褚說:“他若稍微謙虛一點,還可活命,就因為驕橫,現在一定死在路上。”當時大家不不相信。第二天,聽說張死在亭橋,渾身青色,象藍靛染了一樣。人們都驚駭嘆服。褚復生所用手段,似乎也是點穴術。看來,點穴之法仿佛是有其技的,武林中習練此功者,至今仍偶有所見。據說功夫之王李小龍在逝世前不久,也開始醉心于這種所謂的上乘武技。
點穴法理論上是怎樣施之于人體而在技擊中奏效的呢?
傳統醫學認為:人體存在氣血循行的路徑——經絡。經脈是經絡系統的縱行線;而絡脈是經脈大大小小的分支,縱橫遍布全身。經絡是氣血運行,聯系臟腑四肢,調節人體各部功能的必要通道。人體有“十二經脈”,即: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人體又有“奇經八脈”。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在經脈的行經處,又遍布穴位,也有稱為穴道、腧穴的。奇經八脈中的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沒有本經的穴位。十二經加上奇經八脈中的督脈、任脈,共有穴位三百六十余。除此還有“經外奇穴”若干。穴位是經絡、臟腑氣血輸注出入處,在穴位處施以某種刺激,便可阻斷、壅塞經脈的氣血運行。《靈樞·經脈》云:“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脈的阻塞,便會導致臟腑正常功能的破壞。武術的點穴法,完全以傳統醫學的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
然而,人體經絡的存在從來沒有由實驗科學得到證實。由解剖學、組織學的研究,我們找不到經絡。我們所能看到和知道的,只有肌腱、血管、神經、內臟。
然而隨著近代以來實驗科學的不完善的日益顯露,人們開始注意到:用解剖學、組織學、生物化學等方法研究人體,都在很大程度上干擾甚至消失了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這樣研究的對象——生命已不再是活的生命,生命運動已不再運動,研究對象已不再是對象本身,而只是從人體整體割裂開來的一個局部或片面。
現代控制論、系統論的人體研究,卻日漸獲得同中國傳統醫學一致的結論。有人用黑箱理論解釋經絡學說,把人體比作裝底片的黑箱。沒有打開黑箱時,底片上或許有你拍攝的種種景物,然而黑箱一旦打開,底片曝光,這一切也就不存在了。活生生的人體就好比是關閉的黑箱,而人一旦死去,或者說人體一旦被破壞,就好象黑箱被打開了。也就是說,經絡只在活人身上,或完整的生命體上才存在。
中科院學部委員祝總驤先生在1976年便以某種實驗證實了經絡的存在。他自述道:“用一個小橡皮錘沿古典經脈線垂直叩擊,叩擊力量要均勻。把聽診器放在叩擊點的附近的皮膚上聆聽,每當小錘叩擊到某個點上時,你就會聽到一個音量加大,聲調高亢洪亮,如叩擊在空洞地方的那種嗡嗡的聲音,我們把它叫做經絡的高振動聲,把這個點叫做高聲點。用藍筆標記,把所有的高聲點連成一線,這條線就是經脈線,就是我們利用經絡線具有低陰抗,高振動聲的特點所測出來的經脈線,我們把它叫做實驗經絡線。”在隨后的時間里,祝總驤又借用現代設備,陸續采用“高振動聲音線”,“聲頻譜分析”,“低電阻線”三種方法,證實了最初的結論。
從理論上講,點穴方法確實成立。但點穴術又是怎樣具體施行的呢?
《少林拳術秘訣》云:張全一點穴法“實只三十六手。其中有軟麻穴九,昏眩穴九,輕穴與重穴各九,合一為三十六點按手。”其中死穴,即所謂“點按而死者”,僅有九穴,即“腦海穴、氣門穴、耳根穴,氣俞穴、當門穴、命門穴、肺海穴、氣海穴、臍門穴,共為九穴。”
清代趙廷海《救傷秘旨》則云:“凡人身上,有一百零八穴,內七十二穴不致命,不具論。其三十六大穴,俱致命之處。”
而在今人德虔所著《少林點穴法》中,除“致命三十六要害穴”,又有了“致暈十一穴”,“致殘一百零三穴”,以及“點打二十六要害穴”,“點打十八穴”等等。
穴位有敏感的,有不敏感的,有深藏的,也有現于體表的。點穴所取穴位便因之相應地有所區別和選擇。據唐豪《人身穴道并治療法》介紹:這些穴位受擊后初期癥狀不一。重創腰眼穴,可致發笑不止;重創長強穴,可致屎出脾泄;重創正分水穴,可致大小二便不通;重創華蓋穴,可使人立即昏厥——等等。在實際運用中,上述穴位肯定有點中即能奏效的,但是否都能奏效,仍需系統研究與證實。
點穴法所擊部位也不全是經脈穴位,也包括淺表敏感神經,神經叢,血管重要通道及諸如骨縫等人體薄弱部位。不過,畢竟以點打經脈空位為主。
點穴法又以傳統醫學針灸學的“子午流注法”理論為技擊指導。
“子午流注法”本是古代針灸按時配穴的一種理論方法,在《內經》、《難經》、《甲乙經》、《子午經》中已具雛形,至金代何若愚、閻明廣《子午流注針經》中,以十二經脈肘膝以下的六十六個經穴為基礎,配合出井、流滎、注俞、行經、入合的氣血流注、盛衰開闔的道理,配合陰陽五行、天干地支、日時變易,作為取穴的依據,使該理論基本完備。
子午流注學說和現代生物學揭示的人體具有生物節奏規律的生物鐘學說,即人體內有一種近似時鐘的機制,使人體生理活動隨晝夜交替,四時變更而發生相應的變化的學說,有不少近似和吻合之處。在氣血盛衰、經穴開闔之時,點打相應的穴位,便能更有效地造成氣血或因堵塞而壅滯、或因繼絕而衰竭。所以《少林拳術秘訣》云:“又有血度流行時刻表,乃點按術之極要也。”
萬籟聲《武術匯宗》具體敘列了按時點穴秘要,其文云:“最要緊為十二大穴時辰。打穴中為:子時人中穴,丑時天庭穴,寅時喬空穴,卯時牙腮穴,辰時雙陰穴,已時將臺穴,午時脈腕穴,未時七坎穴,申時丹田穴,酉時四海穴,戊時下陰穴,亥時涌泉穴。”其它武術專著論及按時辰點穴法時,所取穴位亦大致同此。
醫家針灸取穴,多依北宋王惟一鑄制針灸銅人。拳家點穴取穴,亦一依于此。《王征南墓志銘》云:“征南搏人,皆以其穴,一切如銅人法。”武俠小說之類多提到少林練功用銅人,有“十八銅人”之說,恐即本于此。實際上,拳家練點穴多用木人樁,標識穴位于上,進行逼真的練習。《少林點穴法》即要求“取較堅硬的木材刨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繪標出某一經的諸穴,循其經脈點其穴位。初藝成,另換一經,依上法習之,依次增加,將人身全部穴位練熟后,可合并通練。”
穴位多固定于一點,面積不大,因此點打時多用指。偶爾也用拳、肘、膝等。武諺有“三拳難當一掌,三掌難當一肘,三肘難當一尖,三尖難當一指”的說法。尖,是指掌尖。受力面越小,壓強越大。所以拳、肘、膝、尖皆不如指。一般人指力多弱,必須經過點沙袋、點石頭、點木板來提高手指的硬度和力度。著名武術家海燈法師所擅一指禪功,實際上就是用于點穴的功法。另外,諸如“判官筆”、“鐵扇”等兵器,都有點穴的功能。至于暗器點穴,雖有所聞,卻無由證實。從理論上分析,只要達到相當的精確度和力度,當屬可能。
被稱為少林“護法之秘術,鎮山之絕技”的擒拿術,堪稱中國武術的一門特技,而擒拿術的產生,亦直接得益于傳統醫學的指導,由于擒拿術多用抓筋、拿穴、反關節等技法,因此,練習擒拿術須先識得人體結構、經脈、穴位。《少林拳術秘訣》云擒拿為淮北大俠王一飄所創。王一飄行拳,“如醫家之切脈式,按其部位而切取。”“其秘訣,在深悉人身氣血流行之時刻,與其穴道脈絡之部位。若按時按穴而擒拿之,可以隨輕重而致其命之死生。”金恩忠《少林七十二藝練法》則云擒拿法“蓋深究其人身筋骨狀態、經絡之系統,以及氣血循行之道路,與內臟感應之理由,分各經所依之本,按五行生克之道,變化而神明之,乃成此擒拿之術。”擒拿為誰所創眾說不一,但其基于事實基礎上的這樣的結論當不會有分歧,即沒有傳統醫學及其理論的高度發達,就不會有武術擒拿術的誕生。
然而并不是說所有的問題都已解決或完全解決。經絡的存在似乎已經被證明,但經絡到底是一個什么人體系統,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為什么關于經絡的理論在漢代突然出現,而且一開始就十分完備等,仍然不十分清楚,至于“穴位”到底是什么,眾說分紜,更是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結論,“氣血輸注處”,這樣的解釋是相當含混的。
完全否定點穴法的亦大有人在。
形意八卦名家張占魁先生的學生,號為“格斗專家”的趙道新先生就持這種觀點,他在遺作《點穴——拳手之夢》中指出:
“我不敢以通曉點穴術自居對其妄加詳論,可據我所知,古今中外還未有一名點穴師或一種點穴術經過了嚴格的鑒定和論證。假設點穴學說為真,那么,人與人在游戲競技或角斗廝殺時,必然存在有意無意地偶然擊中穴道上那個‘活東西’的可能性,我從拳一生且與各層次的同道素有交往,如此多的人,如此長的時間,在數不清的格斗中為點穴術碰巧靈驗創造了如此大的機會。然無論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我和我所接觸過的所有拳手都不得不承認,沒有一宗事件可能證實點穴的說法,這就使我不盡疑惑了。
對上述檢驗結果只能作出兩種解釋,要么確認點穴學說的失敗,要么承認點穴術的使用成功率極低。有誰愿意學習此技后在搏擊中出手百次而找不準目標呢?我學習拳術亦有數十年,與同道較技尚且不能發而必中,即使擊中又不好說一定出現何種效果,因為雙方是處于不停的運動變換之中,攻守間或隱或現,舉動無常,一種高命中率的擊法都不一定奏效,這種低命中率的點穴又有什么實戰意義呢?
再者,如有兩名精通點穴術的人相搏,他們都熟知某時某穴的所在,預先死守此穴,戰斗又將如何進行呢?
我不知道點穴術是否能適用于世界的其它時區。對于外國人,周游全球的人和宇航員,他們的生物鐘和生理結構已被打破,卻不知能否影響到那個‘活東西’的運行?當然,近年實行的夏時制也是個問題。
總而言之,我希望點穴說能在未來的人類文明史上有所作為,但今天我敢以我的名譽斷言:在我寫這篇稿子時,點穴還未具備格斗的功能。”
趙道新先生的敢講真話,文字的幽默,都讓人由衷地敬佩。但他講的基本上都是由技擊實效出發的“可不可能擊中”的問題。
但凡做過按摩推拿點穴治療的人,恐怕都會驚異人身上居然會有那么多部位能在點擊切拿的讓人難受——這種難受沒超過一定限度進可能又是快感。趙道新先生實際上也沒有否認一旦這些穴位被擊中將奏效,武術點穴法事實上正基于“一旦被擊中將奏效”而產生的技擊方法。
中國人是最實際的也是最不實際的,武術家的追求有極端功利的也有最不功利的,武術技術有非常實用也有最不實用的。“一旦被擊將奏效”,“一旦這個運動作完成將奏效”,實際上武術中絕大部分技術都是這樣的技術,無數人于此的想象、設計,極大地豐富了武術的內容。在中國人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浪漫也不是憑空發生的,事實上科學的經絡學說,或許正為武術的浪漫追求提供了一塊堅實的土地或可以望及的目標。
G85
A
1004—5643(2010)06—0001—02
程大力(1954~),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武術文化。